分享

就算没台风也赢不了?军力装备能甩日本八条街,《对马之魂》背后的蒙古军队为何这样菜

 冷兵器研究所 2020-07-28





编者按:当下,由索尼公司发行的游戏《对马之魂》可谓人气火爆,虽然其在盔甲还原上招致了不少吐槽,比如冷兵器研究所的《让日本人懵逼,让忽必烈要掀棺材板,游戏大作《对马岛之鬼》有多穿越?》一文,但却不妨碍玩家们对此趋之若鹜。对于其背后的历史——文永之役,即元朝第一次入侵日本的历史,想必大家也很有兴趣,我们就来说道说道。

                  

对马之魂


通说一般认为是日军聚集了十万大军,而元朝仅仅调集了3万左右兵力(蒙、汉、女真军1.5-2万,高丽军万余),寡不敌众,因此被击退,而后因台风损失惨重。《元史·刘通传》就记载“与倭兵十万遇,战败之”。然而日本当时是否可能调集十万大军呢?参与文永之役的武家领袖有少贰景资、大友赖泰、菊池武房、岛津久经、竹崎季长等人,即南九州的岛津氏也参与出兵,镰仓幕府对于九州岛进行了充分的动员当无疑问。但由于船只不足,本州及四国的兵力并不能有效投送于对抗元军。事实上哪怕到弘安之役时,西国(本州西部)的兵力都很可能未能参加战斗。


镰仓时期的日本人口,按劝进上人净光的《言上状》,里面有“大日本国记称,水陆三千里、国六十六、岛二岛、郡五百七十八、乡三千七百七十二、男女四十五亿八万九千六百五十九人(这里的‘亿’相当于‘十万’) ”,那么大概是四百五十九万人。即便在元日战争后又过了200年,即15世纪后期的应仁之乱前后,日本人口也只有700万。


我们考虑到日本三大平原——关东平原、浓尾平原、大阪平原均位于本州岛上,九州岛地狭土薄,仅有西部海湾沿岸有较大平地,镰仓时代的九州岛人口应该只有数十万,全面动员也只可得5万左右兵力,较元军并没有多少兵力优势。

日本九州岛地形


而当时日本的军事体系极为简陋,完全靠少量武士引导农兵进行冲锋,农兵缺乏训练,可以说远远落后于大陆。实力远在日本之上的元军,看起来没有进攻失败的道理。那么,为什么文永之役中元军无法打开局面呢,我们得注意观察元军的登陆位置——博多湾。


博多湾位于九州岛西北方向,西面是系岛半岛,南面是今福冈市,由福冈向东南方向,即可抵达镰仓幕府在九州岛的统治核心太宰府,并可沟通南面的九州西部沿海平原。显然日方兵力大都是通过这条谷道先北上到太宰府,再前往沿海地区抵御元军的。


元军从朝鲜出发,攻陷对马岛和壹岐岛,渡过日本海峡之后,主要在早良郡的博多、箱崎、百道原等地登陆,登陆面是非常逼仄的。东征军的主力运兵船是“千料舟”,就算百道原等地的海水较深,也无法直抵滩头,还是要靠那300艘“拔都鲁轻疾舟”穿梭于大船和滩头之间,输送部队抢滩登陆。成功登陆的元军,可能只有万人左右,显然博多湾并非一个太好的进攻位置,但元军显然希望由此攻陷太宰府,对日本在九州地区的统治实施斩首行动。(《大汗之怒:元朝征伐日本小史》一书认为只有3000-4000元军成功登陆,这个估计又显得过少,毕竟时至今日,福冈仍是日本的深水良港)


不过,元军上陆的都是最精锐的部队,三大主帅——忻都、洪茶丘、刘复亨,都在其中。日军总指挥是镇西奉行少贰资能,不过其子少贰景资才是元日战争中两次拯救日本的英雄人物。我们之前推测日军总动员可得5万兵力,那么是否都能投送到前线呢?由于当时有日军期待援军的说法,笔者以为以当时日本的兵员调集和补给能力,很难一次性将所有部队投送到前线,前线的兵力当在2万左右,是登陆元军的2倍,但武士较多(文永之役中南九州的岛津氏并未参与实战,应当是作为预备队使用)。


在《日本流镝马哪里神奇?骑着驴一样的马,《帝国时代3》对抗龙骑兵》一文中,我们已经提到日本骑马武士以优异的单兵作战能力给元军造成很大压力。《元史·赵良弼传》也记载,赵良弼出使日本后对忽必烈说“臣居日本岁余,睹其民俗,狠勇嗜杀”。当时日本民风颇为尚武,虽然缺乏训练,但农兵也并非全无战斗力。


忻都登陆后,领部属进至今津、佐属等地,分别在赤坂和百道原击败日军菊池康成和少贰资能所部。但在激战少贰氏时,日军主帅少贰资能之子少贰景资一箭射伤身披赤甲的元军副将刘复亨,令其坠落马下,伤势不轻。元军虽然仍保持强劲势头,在郊外松林中大破大友康赖所部,却与重新聚集起来的菊池氏兵马遭遇,菊池氏家督菊池武房指挥兵马力战,元军在祖原山前受阻无法推进。而少贰资能则率军前往水城固守以休整,等待援军。显然元军未能成建制地有效歼灭任何一支日军部队,而日军打得非常顽强,败退之后也能重新聚集。


按照《八幡愚童记》和《太平记》记载,上陆的这批元朝东征军打得很有章法,战术体系远远超过日军。大将卓立高处指挥,全军闻鼓而进,闻金而退,排列成队,步骑相资,配合娴熟:“彼甲轻,善乘马,力强而不惜命,豪势勇猛,进退自如。”阵中则排列长楯,近者刺以矛,远者射以箭,日本人形容是“射如雨降”。镰仓武士尚未冲到阵前,就被破甲箭矢杀伤众多。据说箭矢上还涂了毒药,中箭者过不了多久,就伤口剧痛,倒地哀号不止。东征军还时不时抛出纸或铁包裹的“炸弹”(铁砲或てっぽう)。爆炸之后,火光四散,烟气弥漫,声如雷震,令敌人肝胆俱裂,头晕目眩,惊慌失措。一旦有零星的日本武士突入,东征军则“左右回围之,协力合击,无一人得脱者”。


然而,刘复亨的中箭,仍然使元军主帅忻都心生撤兵之念。由于攻打日本是元世祖忽必烈一意孤行的决定,元军诸将本来就斗志不高,而日军疯狂的抵抗显然也使得元军士气沮丧。另外,博多湾沿海地区山峦起伏的复杂地形,以及当初白江口之战后防御唐军的石墙遗址,也限制了元军的行动。周遭的平原开阔程度有限,也使得元军无法通过掳掠获得足够的物资。


而且当时九州居民民风彪悍,掳掠也并非那么容易。日方资料记载经过一日的战斗后,日军俘获了元军120人,这更可能大多是四出掳掠物资的元军因寡不敌众,被对元人仇视之极的日本乡民所俘获的,因为元史也记载元军“惟掳掠四境而归”。总之失去战意,军队箭矢也消耗殆尽的忻都选择上船休整,甚至没有在沿海建立任何滩头堡垒,我们无法知道他是否还有第二天再反扑的计划,因为当晚就刮起了台风,使得元军损失惨重,不得不班师。滞留在志贺岛的一艘元军战船遭到日军围攻,其士兵被全歼。文永之役中被俘的120名元军也都被处死。


随后,镰仓幕府在博多湾一线,以之前的石墙遗址为基础,构筑了元寇防垒,在随后的弘安之役中更加有效地阻挡了多达十万的元军登陆。


事实上,如果元军选择从九州岛西部,佐贺、熊本所在的沿海平原登陆,无疑可以获得更多登陆点,也能从较开阔的平原上获得更多补给和更宽阔的战场,或许便能打开局面,乃至占领整个九州岛。然而九州岛西部海湾海况复杂,却是元军不愿意去侦察和冒险的,于是第二次进攻的元军虽然准备了更加充足的补给,却再次选择进攻博多湾,一头撞在元寇防垒上,优势兵力无从发挥出,登陆部队在石垒前方数十米的海滩上进退不得,洪茶丘作战不利几乎被俘获,元军终于在台风袭来后遭遇第二次惨败。在弘安之役中,日军主帅少贰资能战死,但其子少贰景资在平户岛、鹰岛两战中歼灭、俘虏了数万失去斗志的元军。


元日战争,元军的装备、士兵素质,都要远远胜过当时还组织非常落后的日军,在弘安之役中兵力也获得了优势。然而日军仍然击败了元军,这不仅仅是依靠台风助阵,也有战略得当,上下一心拼死奋战的结果,体现了古典民族主义的效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