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ID是江南美人丨非剧评,谈谈风口浪尖的“娘炮”“少女感”

 芸淡风倾 2020-07-28

小冒坚持原创的day148  真心希望有一天,我们身处的环境不再会因为一个人的颜值和外在而被轻易地否定所有,也不用因此遭受无端的人身攻击。

《我的ID是江南美人》这部剧快要完结,开播前我就觉得以男主车银优这个号称统一了饭圈审美的“脸蛋天才”在(PS:就是指不管是不是他的粉,都不会质疑他的高颜值),再加上他能鉴别心机女二并屡屡冷面相对的人设,不火都不可能。何况把整容这一话题光明正大摆出来,真的是引发一系列的话题:

整容到底应不应该被嘲笑?整容到底能多大程度改变人生改变命运?该不该整容?应不应该接受或者怎么样去面对,这让天然颜值的稀缺性看似大打折扣的“人造美”?

这种社会性议题不是几句话就能论证清楚,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的。

所以即使这部漫改剧本身存在有注水嫌疑,情节单薄,演技也不突出的问题,我还是坚持快进着追完,除了因为车银优的“神颜”确实养眼哪怕面无表情,也是因为这个故事本身以及最近被群嘲的现象——影后周迅的“少女感缺失”(嫌老)以及要将娱乐圈“娘炮”一网打尽,为民除害。

车银优本优

作为一个从小到大,颜值普通的姑娘,我很清楚地体会过,即使有充分的自知之明,也还是会因为不那么好看受伤害。尤其是在心智并不成熟的青少年时期,真的会因为别人的无心评价或者有意夸大的批评介意伤心很久,甚至久而久之会不自觉地自卑,把颜值看得很高很重。

当然现在的我也相信,好看不代表顺风顺水。颜值高的人也有她们成长的烦恼。

但不能否认,好看,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天赋和优势。

长得不好看,有点像是原罪。整与不整,似乎都不会太平。

女主说:“我只是想要一张普通的脸普通的人生”。我很能理解女主即使整容后,骨子里还是那个因为丑被欺负被孤立的姑娘,还是会不自信不相信别人会真心喜欢她,而且还要因为没有刻意隐瞒的整容事实被以残忍的方式故意揭穿,以及整得太明显而遭受舆论的“二次伤害”。

颜值不高和颜值普通会受伤,颜值高也会。

我一直很喜欢周迅演戏的超越年龄的灵气,以及把自己撕裂在角色中的投入。《如懿传》和《延禧攻略》我都没有看,但没想到影后被抨击的点,居然是在44岁的她不够少女,脸没有剧透的硬照好看。

中国的女演员要想做女一号,用尽各种手段永远也不能老去,否则只能客串着家长里短通俗剧里男女主的妈妈辈。演技吊打小花也是无剧可演。

我也没关注突然兴起的除“娘炮”之风是因何而起。只是一夕间铺天盖地。

我承认,我们社会的主流审美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现在的审美流于主观化,粗暴扁平化。只有靠近标准才是正确的,比如“白幼瘦”;“标新立异”不管是不是破格出位,都会被另眼相待,放大质疑。

所以大多数姑娘们选择大刀阔斧或者精益求精的时候,保险起见,还是力图美成千篇一律,也不愿意变得万里挑一。《创造101》火起来的小姐姐里,如果要你选自己想要拥有的脸,有个性的菊姐一定竞争不过被群嘲的杨超越。

而所谓的“娘炮”、“油腻”、“网红脸”虽然有很多不好的例子,但被轻易划分进这些个标签和刻板印象的所以被连带攻击的人也大有人在。

看到那些妆容和五官比我还精致的小男生,我也会赞叹一句,但不是我的style,我不喜欢——

我不会仅仅因为精致的脸喜欢,但也不会仅仅看了脸不喜欢,就要把整个人都否定。甚至要把他们“灭掉”。

选择做娱乐业明星的人,不论男女,自身外在条件就优越,老天爷赏饭吃。行业本身又是一个将展现美好外在作为前提和基本的职业,注重形象打扮就和白领穿正装一样,是职业要求。男性随便上上妆,不见得比女性妆容重浓,都可能非常明显。

我研究过很多男爱豆精致的妆容,然而私底下他们也还是不喜欢化妆,连卸妆都不会,自己分不清唇釉和唇膏的区别,用个tint都能化成大妈嘴的直男糙汉子。仅仅因为主流审美喜欢精致,喜欢好看,他们的团队就向着这个方向包装展示他们。

就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主流审美和能顺应、引导甚至引领审美的人的关系也是互为因果循环的。

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不是仅仅减少哪几个人就能改变的。

当然,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喜好,也有权利正确充分地去对外表达自己的喜好。有些关于这个话题的论述,虽然言辞激烈,可我觉得没问题。我也是赞同的。审美应该更包容更多样化。

男孩子除了精致的长相,更需要的是作为一个成熟的个体,阳刚健康活力正能量有责任感。就像女孩子也不应该柔美纤细娇滴滴,一样可以坚强独立,就像《碟中谍》第5、6部的女主一样优秀,身材并不纤细可是聪明有力量,能拯救男主并肩作战,而不是只负责养眼性感。

首先任何行业任何观点任何问题都应该经受得住批评和质疑,其次,既然沉默的大多数,已经不愿意沉默,顺应大家的观点,良性促进另一种审美的壮大也未尝不可。比如,更多像《红海行动》一样展现男性美的好电影去流传。我本人其实也更喜欢这一类。

最后,我们尊重个人的喜好,就是不要强制所有人都朝着大方向去绝对靠拢,总有个体差异的存在。从古至今也有对文质彬彬的翩翩君子的推崇,一味地推向另一个极端,不也是另一种简单粗暴的审美吗?

有些更为偏激地观点,已经上升到对个人的人身攻击了。仅仅因为一张照片,就要把二十岁左右的少年,当做一“害”除掉,挺可怕的。

其实这和因为不好看而去嘲笑一个少女,因为整容而去贬低对方的全部,因为个子矮或者相对文弱而轻视一个男生,也没什么区别。很多被攻击的小鲜肉,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甚至也没什么黑料,抨击他们的人可能都不愿对他们有所关心,不仅仅就是因为他们的装扮太“娘”吗?

他们收到很多喜爱和追捧,可能有其他的原因,比如有趣的灵魂,比如数十年如一日扎实的舞蹈功底,比如励志的追求梦想的经历。不仅仅是一张脸。

发展下去,很可能,以后连带着一些比较讲究干净清爽的个人习惯优秀的普通男生也可能会因此被抨击——怎么能用护肤品、防晒霜、折腾发型、讲究搭配,这不都是女孩子才做的事?甚至宁可晒死男子汉也绝不能打伞。女孩子就该做像女孩子的事。

外在很重要,保持舒服的仪表是礼貌。可是也没到要因为外在定义整个人整个人生的程度。从小我们不是就在被教导不能以貌取人吗?虽然没什么用。

所以真诚地希望有一天,不论男女老少,都不会在因为颜值而被轻易否定掉整个人,也不会因为不被喜欢而被莫名攻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