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懂纳兰词的人,心里都藏着伤

 昵称39863659 2020-07-28

读纳兰词,需要一点心理建设。

因为,一不经意,你就被卷进了一段段撕扯不断的哀怨往事里。

那个出身豪贵、文武皆修、格高韵远、风流倜傥的纳兰容若,以惊鸿一瞥的姿态告诉我们,他的内心有多苦,他的词就有多美。你没有办法知道他的内心,只能在只言片语里感受一二,因此,你永远没有办法真正走进一个诗人的内心。

我们踯躅良久。那么,就不妨做一回“代入者”,把自己当成容若,可好?或许,这样,我们能有一点点的可能,靠近纳兰词的灵魂。

读懂纳兰词的人,心里都藏着伤

01

我们读文学作品,总是被引导要从时代、从文化语境、从作者身世去解剖这个作品,然后在支离破碎的片段里,和牵强附会的解剖里,去记住一些特点,一些因由。以为这样就读懂了一个作品,读懂了作者。回想一下读书时代的“读书”,真正是几无所获。

直到有了阅历,内心有了沧桑,才算是悟得了一星半点关于读书的意义。

读书,其实读的是自己,是世人,是世间情谊和花树鸟虫。就像纳兰容若,一切忧愁悲思皆赋予了一夜一秋,寒衾西风。

读纳兰词,所有的韵律章节,起承仰合,都只是情之所至,思之所归。他念的过往,抑或就是我们的过往;他的所伤所感,又岂会不是我们内心沉郁的症结?

只是,一直活在过去的人,总是会一直悲伤。

如若,容若能用更奋争的心,把往事了却,再坚强一些,再看淡一些,或者,他便不会在30岁的时候,匆匆离去。

02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读懂纳兰词的人,心里都藏着伤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人生若只如初见”,这似乎是纳兰容若最有名的一句诗了,它道尽了人们对初遇美好的留恋,但人世间,哪有什么美好是永恒的呢?我们无可避免的一直在历经失去。而我们唯一能与失去对抗的就是:珍藏,并且勇敢地前行。

纳兰容若终其一生,都在纠结过往的美好,面对失去,无法释怀,无法自拔,如此情志,又哪能不郁结成疾?

03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长相思·山一程》)

读懂纳兰词的人,心里都藏着伤

《长相思·山一程》被选入小学语文教材,这是比较出乎意料的。这首词表达的是思乡之情,笔触朴素,毫无雕琢,但细细读来却有着无比的凄苦和无奈。

山一程,水一程,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行路艰难?如若有过,就会知道那种风雨跋涉,却是离家越来越远,这里面的凄苦,不是用思乡两字能容纳的。尤其纳兰容若本不愿身向榆关,因此,更加重了其中的凄苦和无奈情绪。或者,你会说纳兰容若真不适合领兵打仗,这样情感细腻敏感的人,怎么能当得了将军!确实,纳兰容若似乎只是个诗人,骨子里透着诗人的细腻、柔弱,和清高。

你看,风一更,雪一更,更把气氛的寒冷孤寂推到了一个极致。在这里,我们看不到唐朝边塞诗的雄浑无畏,更看不到金戈铁马,饮马江湖。

我们看到只有抛去那些阵前宣誓、铁骨铮铮的军马之后的,人们真实的心境。这种心境,需要的是共情,需要的是切身体验,是有过切肤之痛后的懂得。

纳兰容若是一个真实的人,真实到让你不忍啐读他笔下的文字。“夜深千帐灯”,那些灯没有带来温暖,反而让你的心更加凄冷;“故园无此声”,你看应说还休,为什么要说破真相呢?

做一个真实的人很难,做一个把真相说破的人更难。

纳兰容若的一片赤诚,在当时又遭遇了什么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样真性情的人,终归是应了慧极早夭的验。

我们努力做真实的人,这是本性。但是,身入世俗,是否更要做一个聪明通透的人呢?

看破,不说破。给自己,也给这个世界,彼此留一点退路。

04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读懂纳兰词的人,心里都藏着伤

说实话,开心的人,看了这个会不开心,这种情绪的传染不用细读,只从用词就能被瞬间拉黑心情。所以,我一直不建议年轻人读纳兰。因为,伤心的人读了,只会更伤心,一种情绪的共振,会让你瞬间感怀人生况味。

该词语本晏几道《醉落魄》词:“心心口口长恨昨,分飞容易当时错。”但只纳兰的当时错,让人久久不能释怀。纳兰的真性情,总是使他不惜用最直白的词汇,你看“凄迷”、“泪偷垂”、“百事非”、“来无计”、“强说”、“一别”、“落尽梨花”、“月又西”,无一词不伤怀,无一词无奈何。就梨花一词,宋梅尧臣《苏幕遮》词:“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人家怎么样都还有一丝悲壮之意,只纳兰,梨花落尽,偏又和上西边月,怎一个寒字了得!这种独创的凄迷冷艳之色,虽说肌骨独存,别有一番欣赏之处,但真正的,把人内心的凄凉说尽了。

人生不如意事八九,给自己留一点光亮的所在,这是自救。

你一味地诉说曾经的美好,又一味地诉说失去的悲痛与郁结,到底是不准备放过自己了!

这就是纳兰容若,百转千回,浅吟低唱,最终仍然未曾释怀。

05

夜深了,纳兰容若可还在低眉婉转?

当年,乾隆看了和珅进呈的《红楼梦》,说:“此盖为明珠家事作也。”具体如何,无证可考,只道纳兰容若该也是宝玉般子弟,或者更为华茂俊秀。我们读纳兰词,就像读自己的遭际,感时伤怀,幽怨哀愁。只想,这样的玉人,倒不如让他如宝玉般继续活在那个梦里。而不是这样匆匆年华,只留遗憾!

从此,年华匆匆过,不再读纳兰。

读懂纳兰词的人,心里都藏着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