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球之后是篮球!阿里体育7年合约锁定CUBA,中国离NCAA还远吗?

 新用户49687622 2020-07-28

近日消息,在大足联赛CUFA被阿里体育拿下之后,校园体育再次迎来重磅消息——阿里体育获得CUBA(Chinese University Basketball Association)未来七个赛季独家商务运营权!

这一消息目前已经在大体协官网公示,公示时间截至8月3日。中标后的30日之内,阿里体育将与大体协、康湃思正式签约。

此前圈哥曾经报道过,在2017年11月,阿里体育与大体协、中体协宣布签署十年合约,共同运营校园体育赛事,此后的第一个成果,就是大足联赛

该赛事前身是运营了18年的“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在阿里体育接手运营之后,正式改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组)赛事,简称CUFA(China University Football Association)大足联赛。

这个唯一被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正式认可的全国性大学生11人制足球赛事,如今参赛球队超过2000支,赛事近5000场,参赛球员48000余名(含女足),辐射数千万大学生。

今年6月,阿迪达斯与阿里体育合作,开启了对大学生足球联赛的赞助,赞助周期是本赛季的余下比赛,外加此后的5个赛季,金额加上装备约为2亿,这对于大足联赛来说,无疑是一种肯定。

在大足联赛领域取得初步成效之后,CUBA也终于归于阿里体育。

策划于1996年,成立于1998年的CUBA,比大足联赛历史还要悠久,起初的运营方是恒华体育(广告)发展有限公司,2013-2018年的周期运营方为李宁旗下的非凡中国,并在2015年将另一个大学生篮球联赛“大超联赛”并入CUBA。进入新的运营周期,阿里体育最终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在新的7年周期中独占鳌头。

其实,阿里体育对于CUBA的布局也一直在进行 ,2016年他们就通过非凡中国,拿下了CUBA的3年合作权益,转播方面主要放在优酷平台,此外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商务开发尝试。

当时,阿里体育副总裁魏全民告诉生态圈:“在校园体育和年轻一代的运动生活中进行布局和侧重,是阿里体育的基本策略。”

如今看来,持续发力校园体育的阿里体育,彻底拿下CUBA的独家商务开发运营权,也表明了彻底深耕校园体育的决心。

如今,经过了20年耕耘的CUBA每年的基层预赛参赛队伍已经超过1200支,分区赛参赛队伍为112支,在今年的CBA选秀大会上,也有3名来自CUBA的球员被选中,此前也涌现出过韩德君、曾令旭等人才,这都凸显了其人才培养层面的重要意义。

CUBA得分王王思齐顺利登陆CBA

不过,在2010年中国经济商务协会、中国品牌价值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体育品牌商业价值百强名单中,CUBA位列第87位,可以说还是一块璞玉。当时圈哥曾撰文分析,品牌价值难以提升、赛事影响力有限及球队的商业收入偏低,是阻碍CUBA发展的三座大山。

在2016年生态圈了解到的数据里,CUBA球队的参赛经费有63.3%来自于学校自筹,36.7%来自于企业赞助,而剩下的10%由教育局专项拨款。

从这样的收入分布来看,想要彻底改变CUBA的生存现状,让这次数亿元的价格收到回报,阿里体育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考美国大学体育营销的巨头IMG College和Learfield,同样是从转播权合作到不同领域的商业开发,虽然中美的校园体育从历史到发展模式、方向有天壤之别,但从他们的成功经验中,我们或多或少能够得到启发。

作为NCAA的版权合作伙伴和商业开发方,IMG College能够为大学体育球队、组织提供各个方面的商务开发服务,包括赞助商谈判、特许产品的经营权、赛事视频、音频节目制作、版权售卖、票务安排等等。

▼NCAA从2010/11到2015/16赛季的收益情况

事实上,这样一种多项服务打包的合作模式,不仅为大学的运动队省去了许多琐碎事情,也让IMG Collge靠着这些球迷基数高的大学球队而赚得盆满钵满。

这样看来,阿里体育与CUBA的合作方式,需要从简单的转播权渗透至联赛运营的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对方兴未艾的CUBA联赛的发展产生足够的推力。

从转播和媒体覆盖,提高比赛的影响力,从而形成影响力越大→关注度越高→商业价值越大→产生更大的影响,这样的正向循环,再利用社交媒体而使学生产生主动性传播,辅以衍生品的开发和售卖,逐步打造出我们的校园体育文化,方才有望在中国趟出一条中国特色的“NCAA之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