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BA月最佳塔图姆:乖乖仔时代,巨星不配有个性

 新用户49687622 2020-07-28

文 / 刘 金涛

编辑/ 李 禄源

「我想要成为科比。」

「所以,你想要打篮球吗?」

「不,我只想成为科比!

「你不应该想着成为科比,你应该成为比科比更优秀的人!

这是尚且年幼的塔图姆与母亲布兰迪之间的一次对话。

近期再度回忆母子俩那场交流,布兰迪也大笑着说道:「塔特姆那时还小,他疑惑地看着我,仿佛在说‘比科比更优秀?你肯定不知道科比是谁’。」

 
塔图姆刚刚当选NBA东部2月最佳球员 

北京时间3月4日,NBA官方公布了2月东部最佳球员,凯尔特人前锋塔图姆首次当选。温文尔雅的少年,如今正奔着偶像科比的目标前去。

但比起科比飞扬跋扈、唯我独尊的性格,塔图姆更像是一个乖宝宝,而像他一样的球员不在少数。

的确,「金元时代」的职业体育联盟中,球星们不仅要打出漂亮的数据,更需要「把个性隐藏起来」,维护好自身形象,以求获得更广阔的商业空间。


「我职业生涯中从未见过,在他那个年龄,如此成熟的球员。队友马库斯·斯玛特评价道,「过去谈到那样的球员时,你会提到科比·布莱恩特,凯文·加内特,现在你得加一个塔图姆了。」

这个刚满22岁的年轻人内敛而深沉,待人接物温和有礼。但除了球技与颜值,很难找到塔图姆性格上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

金元时代,人人都在扮演着「好好先生」,尽量避免自己出现在媒体报道的负面消息中,甚至躲避场下的球迷争论,这也成了球员尤其是球星们的处世哲学。

因而,球星们的内敛与沉稳,或许并非生来具备,更像是后天学到的商业准则。

少年时期的塔图姆 

成为巨星,一直以来都在塔图姆的计划之中。

「那个夏天后,我们的目标变了,变得不再仅仅是登陆NBA,」塔图姆的母亲布兰迪(Brandy Cole- Barnes)说,「我们的新目标越来越远大,从能在NBA稳定出场,到连续入选全明星,并最终实现进入名人堂的梦想。

那个夏天,指的是2013年。彼时冉冉升起的塔图姆被招入U16国家队征战,虽然夺冠,但他场均仅有10分和4.6个篮板入账,并没有被多少人记住。

常与之相比较的约什·杰克逊则有11.4分,5.6 个篮板、1.8助攻和2.2抢断的全能数据。也是从那时起,塔图姆暗下决心要成为最好的球员之一。

早年为美国队效力的塔图姆 

与自己的偶像——科比一样幸运的是,他的父亲始终陪伴在身边。

贾斯汀·塔图姆曾是圣路易斯大学的球员,也曾远征欧洲,但因伤病困扰而草草退役,于是兑现天赋的期待,便寄托在了自己儿子身上。

在塔图姆8岁那年,贾斯汀开始亲自指导,即便有时候逼迫着小塔图姆做些超出常人在那个年龄能力的事。

「为了让他能出人头地,总有一些事我不得不去做,纵使人们会评价说,‘贾斯汀,你怎么能那样对待一个三四年级的孩子,你真是疯了’。可事实不是那样,他们不明白我的所作所为都是在帮助他。」

塔图姆与父亲贾斯汀·塔图姆(右)

而在儿子五年级的时候,贾斯汀就要求他参加高中生的训练赛,「我想看到的是他在跌倒之后,还能站起来做好该做的事。

虎父无犬子。

塔图姆进步飞快,并接连参加了U17和U19的比赛,在高四那年更是入选了麦当劳全美最佳阵容,并且获得老K教练的亲自邀约,如愿加入杜克大学……

现在看来,这背后每一步的成长都堪称完美。天赋之外,塔图姆付出了无数汗水,换得了如今在NBA赛场上的风生水起。


有趣的是,在这些履历背后,年少成名的塔图姆却显得有些「小家子气」。

从进入NBA的那一天起,塔图姆便拿到4年3007万美金的新秀合约,但时至今日,塔图姆都没有动过这份合同挣到的钱。

用他的话说,「明天并不是有保障的,下一份合同也不是一定有保证的,想要尽可能省下所有的钱。

而这,也是为什么他看起来总是那么稳重,既不开玩笑,也没有场外绯闻,甚至毫无脾气。

在谈到上赛季欧文更衣室指责年轻人的话题时,塔图姆如此回应:

「那没有特意指向某个人,但他说的是非常真实的,他知道怎样去赢得总冠军,而我们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有时候你必须特别真诚,这样才能发挥每一个个体的才能。如果那些话来自一个很棒的时机,是不会打击到任何人的。」

在那个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度,塔图姆显得有些另类,甚至「圆滑」。但仔细想想,「好好先生」似乎已经成了当下联盟的一种风潮。

当「追梦」格林、贝弗利喷垃圾话的时候,很多人甚至把他们与「肮脏」画上了等号——这在十年前简直不可想象。

虽是科比忠粉,但塔图姆与前者在性格上却完全不同——这就不得不提他近似贫民阶层的少年时代了。
布兰迪18岁还在读大学的年纪,便生下了塔图姆 
塔图姆由母亲一手带大,出生时因为布兰迪还非常年轻,经常需要带他一同去上课,是不是还得靠祖母接济。很长一段时间,母子俩都得挤在圣路易斯西侧的一间小砖房里。

为了维系生活开销,布兰迪不得不在课余时间去打工以贴补家用,日子过得十分清贫。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日子,也没有维持多久。因为资不抵债,小茅屋被法院拍卖了。

「当时母亲就哭了出来,」塔图姆回忆道,「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是感到非常无助,我多么想帮帮她啊。但那个时候,我才11岁。」

这份无奈和苦痛深深印在了塔图姆心里,给了他更多的危机意识,同时也使他缺乏安全感。高中时期,塔图姆就与家人达成共识:禁止自己花费NBA的薪酬。唯一可以受自己支配的,只有他代言合同中的钱。

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塔图姆铺张浪费,另一方面,则是激励他维持良好的形象——即便这意味着他需要长期压抑自己的个性与脾气,营造出一个世人期待的球星模样。



塔图姆代言的品牌,从上到下依次为Air Jordan、Nike和A&F香水 

与伯德、魔术师、乔丹、巴克利、科比、艾弗森这些具备鲜明个性的球员相比,当下体育联盟的商业规模更为庞大,体育赞助与代言的价值被不断挖掘。且不说三四线球星,就连保安的胡子都有赞助商愿意掏钱贴标。

而整洁、时尚的联盟形象更容易吸引中产球迷,这也使当下的球员们更为自律,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人物标签。在众多商业准则下,在赛场外构建起现代篮球的运行准则。

只不过,球迷期待看到剑拔弩张的画面以及恩怨故事,也只能从过往的交手中寻找了。

在当今联盟,已经很难看到球星缠斗的画面了 

像塔图姆一样,贫苦成长环境下锻炼了大多数球员精明的性格。而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处事圆滑、八面玲珑、精打细算,以求得利益最大化。

即便已经大概率预定亿万富翁的位置,却依旧谨慎,保持着对个性的压抑。毕竟「朝饭碗里吐痰」的行径,非常人之所能。

就像一位《体育画报》记者曾说的,「安安静静把钱赚到,然后避开媒体和球迷的喧闹,剩下的精力拿去快活。」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