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名字镌刻在星辰之上的人

 闲云野鹤qpab3u 2020-07-28


全文共3010字 | 阅读需7分钟

于书无所不窥,于学无所不闻,这是世人对清代女学霸王贞仪由衷地肯定。

在清朝,有位学贯中西、博览古今、通晓天文地理的女科学家,她的生命短暂却充满传奇。2004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金星上的一个陨石坑,以她的名字命名,以纪念她对天文学的卓著贡献。

她,就是王贞仪。

王贞仪

乾嘉学派代表人物钱大昕评价她:班昭之后,一人而已。藏书家朱诸说得就更直白了:比王贞仪会写诗的,没她会写文章,比她文章写得好的,没她懂历算,她堪称是天下女子的典范。王贞仪出身官宦之家,因为家庭氛围开放,她不用像别的女性那样学习三从四德、女红缝纫,而是跟随祖父、祖母和父亲读书。

她家中藏书丰富,祖父精通天文历算,父亲精通医学。王贞仪极为聪明好学,在家人的影响下,她如同海绵吸水一般学习着各种知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广泛的兴趣爱好,为她今后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八岁以前的王贞仪跟随父亲宦游,她的足迹遍布北京、陕西、湖北、广东和安徽,她曾经横渡黄河、长江,登攀山海关、泰山,游览洞庭、岳阳楼、燕子矶,观钱塘江潮、秦淮竞渡。


在游历的过程中,她学会了射箭、马术,还写得一手质朴情真的山水诗。她说: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袁枚称赞她的诗:“有奇杰之气,不类女流。”


纵情山水之间,著有《德风亭集》等诗集和散文的才女王贞仪,注意力逐渐被另一件事情所吸引。那就是历算。我国古代将天文、历法和数据合称为历算,从事历算的人称作“畴人”,即便在当时,这也是一门相当有难度的自然学科。这种事搁在现代,估计还会被不少父母劝诫,你一个女孩子学什么理科?女孩子到了高中成绩就比不过男孩子了,去学文吧。但是出生在十八世纪的王贞仪却说,学问并不是专门为男人而设的,女子的智慧并不比男子差,但凡学成了一样,都有益于社会。


如此气度,能把多少现代人扫进封建遗老的垃圾堆里。就这样,王贞仪开始研究一代历算宗师梅文鼎的著作,经过“无日夕焉、无寒暑焉、无寝食焉”地刻苦自学,她成为梅氏传承中唯一的女畴人。

开始动笔写数学教科书

动笔之时,她才觉艰难。数学这门学科和其他学问不同,即便是数学家们不藏私,将所学成果刊印成册,公开发布,其中深奥的原理也足以在开篇之初吓退许多学者。王贞仪为了让数学知识更易于理解,她将梅文鼎的数学巨著《数理精蕴》分解成五卷本的《筹算易知》,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数学的初学者们介绍概念和方法。


她还写了三卷书向国人介绍西洋筹算,将西方的数学运算方法引入中国的数学体系。在她的著作中,西洋筹算也变得简易明了,她介绍的纳皮尔算筹乘除法,是当时最容易被理解的西洋筹算。


此后,她先后写了《西洋筹算增删》《重订策算证讹》《象数窥余》《重订策算证伪》《术算简存》一系列数学著作。


她自己打破了自己的诗词才女人设,成为一名当之无愧的数学家。数学和天文在中国古代是不分家的。假若数学是参天大树的根基,天文则是繁花和枝叶。天文因此成了王贞仪的挚爱,最终成为她短暂人生中最有造诣的学科。王贞仪潜心观察璀璨星河的云波诡谲,计算着浩渺宇宙的运行轨迹,取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天文数据资料。


天文研究在古代一直是禁忌,于是王贞仪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偷偷做实验,她以水晶灯做太阳,圆桌作为地球,镜子作为月亮,凭借自己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居然以这种简陋的实验设备领悟了月食的形成机制。


她以此写出了《月食解》,提出月食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互之间位置变化,引起的光线被遮挡,这也是对月食的一次比较完整地解释。在探索天文的过程中,王贞仪接触到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并积极宣传阐述,在十八世纪的欧洲,“日心说”还存在着争议,但是在遥远的中国,哥白尼却有这么一位知己。王贞仪特地写了一篇《地圆论》,旗帜鲜明地批评“地心说”和“天圆地方”说,还提出了六条理由来证明地球是圆形的。

一是顺着罗盘往东走,只要方向不变,必然会返回出发点;

二是向北方行走,会看见北极星越来越高;

三是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四是港口的船都是先看见船桅,然后才看见船身;

五是月蚀的时候月亮上的阴影是椭圆的;

六是东方看见日出会比西方早。

月食

这六条理由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科学观点,至今还被用来在各种科普图书里给孩子解释地球为什么是圆形的。在数学家的人设旁边,王贞仪又立起了一座天文学家的人设。以为这些人设就够了,还是太小看了王贞仪。前文说过,王贞仪的父亲精通医学,她从小就向父亲学习医学理论,她不但精通医理,还能切脉、开处方。

如同她在探索天文学的时候注重观察和实验一样,她在医学的实践过程中,也重视医理和临床相结合,她提出了察脉、视人、因时、论方、相地的医道五诀。史书记载她医术高明,有“女华佗”的美称。

王贞仪热爱真理,终其一生都向着未知的真理探索,她前进的道路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她刚开始钻研天文学的时候,就有一帮人嘲笑她不应以文史翰墨为事,甚至攻击她从事科学是想青史留名。这种人放在现在有个更合适的名字——键盘侠。王贞仪当然不会屈服于那帮“键盘侠”,她批评那种“妇人女子以吟咏诵读为事,唯作食缝纫为务”的偏见。认为女子一样可以取得不逊色于男子的成就。她一面从事科学研究,一面为女子争取学习知识的权力而发声。

意大利书籍中王贞仪的画像,正在观天象


键盘侠们的攻讦,对她来说不过轻风拂耳,在她的心弦引不起半分波动,反而是她探索未知的激励和动力。这也使得她的成就在十八世纪的全国乃至全世界,都能占得一席之地。


在斗争和探索的过程中,王贞仪遇到了她的丈夫、也是她的知己——詹枚,两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婚后生活幸福美满。詹枚对王贞仪敬佩而包容,婚后主动操持家务,得以让王贞仪的研究一往无前。婚后四年时间如同流水一般过去。躲过了封建社会对女子的束缚,战胜了封建遗老们的冷嘲热讽,解决了实验过程中的疑难困扰,王贞仪追求真理、探索科学的道路上,却遭遇了严重的病痛折磨。


她曾描述那时的自己:病后形销减,支颐百虑煎。容光悲镜影,诗思冷炉烟。


嘉庆二年,王贞仪一病不起。这一年,29岁的王贞仪因病去世。


死生为昼夜,万般不舍,终究水流花谢。


临终前,她依然在编著《德风亭》,却嘱咐丈夫将多年手稿删除或焚毁,至多留下十二三卷,而后笑着安慰悲伤的丈夫:“我先你而去,并非坏事。”剩下的手稿部分交由好友蒯夫人处置。

于书无所不窥,于学无所不闻,这是世人对清代女学霸王贞仪由衷地肯定。她入选美国畅销书《勇往直前:50位杰出女科学家改变世界的故事》,被世界上最权威的科学学术期刊《自然》称为科学发展奠定基础的女性科学家。王贞仪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却做出了不凡的成就,她是划破黑夜的火炬,其光芒不应该被遗忘。


她将永憩于星辰之上。

- 完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