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届“中秋诗会”海内外华语诗人征稿作品大展:马小平

 世界作家图书馆 2020-07-28

马小平

立秋

太阳的光晕   红高粱的芒刺

高原的包容   凉风袭来   尘世

手挽高山的粗狂也阻挡不了凉爽的降临

带着一代一路的协作  使命

一份叶子由青转黄的责任

喜马拉雅山  天山   祁连山的影子追逐着牛羊

清澈见底的湖水谱写着牦牛   羚羊的传说

坎儿井里的水渗透着葡萄深入地下根系

雄鹰沿着从透明的天穹中飞上天池

只有雪白的积雪覆盖  常年守护在此

数不清的溪水从这里出发

奔向各方向造福一方百姓

脚下的泥土喝足了来自云朵的施舍

轻风吹拂着枯黄的小草翻着滚

昼夜不间断   穿梭时空隧道

大地酝酿了个秋

我心中的石嘴山

一缕白云从川藏高原缓缓升起

是谁带来千年的期盼

把一个民族带着穿过古镇

从高原深处移动

越过人间

踏过历史长河

久远的石头见证那一刻

天穹慧眼素写在浮云的表面上

摆脱不了“不知稼穑  土无五谷”的生计

于是

酋长拓跋氏率领八大部落沿着东方走去

举着苍茫的云烟

望着浩瀚的夜空

若隐若现的星光闪烁

弱肉强食的岁月

战火迎着烽火台

随时覆灭

该留的留

不该留的不留

艰难地举着鞭子挥舞着

发出出发的号令

失地存人

存地失人

历史长河中却留下足迹

山是那么的高

沟是那么深

河是那么宽

水是那么急

云是那么白

天是那么蓝

地是那么绿

优秀的民族在历史岁月

抉择

开始新的征程

立足于天地之间

朝天穹射出第一箭

独立  

融洽

犹如尘土

藏在鬘发里

刻在头马心灵深处的忠诚

不求回报

担负使命在身

战场上抒写文明的进步

经历的素影

四踢中发挥淋漓尽致

 

坚强意志

四季迁徒

怀中揣着族人的梦想

落后 愚昧  追求   先进  

传着前人给后生的生存之道

草儿记载着家族变迁史

印证在心扉深处

翻越高耸的雪山

趟过湍急的大河

走过茫茫的草原

驰出草莽莽的河西走廊的战壕

慰藉着岁月的暗殇

喝着油奶茶的茫然

日月星辰中穿梭着奋斗的历程

放飞的心灵

也抛下负荷

坎坷时

迎着黄土高原深处

雄鹰盘旋空中朝某个方向指点

气流也阻挡不了党项族的驻足

陕北独特的地理位置

阻挡侵略天然地貌

富有个性天然屏障

胸怀大志的决心

大笔一挥

划破两汉的纷争

两晋南北朝的融合

享受大唐的安抚

喝着“卧薪尝胆”精神

站在云端徘徊

首曲黄河蜿蜒的从遥远而来

借助神的力量

故意在高原边上拐了一个弯

造就广阔的平原

踩好了将来安息之地

歌唱信天游

敲打着腰鼓

默默的积攒

休整了几百年之后

等待时机

冲出云端

干雷为你发起冲锋号

…嗷…嗷…

高亢的呐喊声

一鼓作气拿下朔方

惊醒了贺兰石头

元昊站在山上张望

草场温顺竖起云朵

石子急忙让道

顺手指点一个地方——石嘴山

黄河依然缓缓流着

包裹含羞几颗柳树

命中注定

这里将是一个王朝的守护大门

轰轰烈烈的建设拉开序幕

把党项族的未来推向顶峰

终于

一零三八年迎来自己名分

石嘴山曾经的辉煌

撒下黄河随东而去

西夏叱咤风云二百年后

随着蛋黄的太阳躲在贺兰山背后

成就

蒙古铁蹄印证下化为灰烬

但是

脚下的石嘴山之城

千百年来

不知更换了多次主人

不变其形

不该其色

不移其志

固有的灵性、秉性不变

今天

我更加喜欢心中的石嘴山

闻名天下平原产出大米供给着

取之不完    用之不尽

温暖千万家的心田

牵着世人的目光

瞻着卓见的眼光

分分   秒秒

促使你向环保节约迈进

而今

我再次喜爱心中的石嘴山

舒适   悠闲    文明    和谐

赋予你最高的荣耀

建设者最后流出泪珠见证一切

街道两边的柳枝轻轻地摆动含羞垃圾躲得远远的

时来运转

事事如意

宽敞的柏油路载着现代文明凯歌

十一

悠闲、宁静的公园

老人、情侣、一家子含着笑容

迈着轻盈的步伐

追逐着戏耍

构成一幅和谐之画

偶尔

只有山脚下

屹立一方千年古寺

钟声阵阵

香烟袅袅

千百年来

朝代更替

狼烟明灭

断不了祈求国泰民安的香火

烟灰记载着变迁史宿影

也见证从古到今

金戈铁马

荒塚乱丘孤影随风漂泊

百里之外金字塔相呼应

东方金字塔传承着西夏破碎的心

四季更替拧了一把

上演着昙花一现一幕

十二

珍惜来自不易幸福

无数鲜血和汗水明白了和平心思

座座高楼拔地而起

交通便利链接生活节奏

浓郁文化又一次沉淀在黄河的中心

街上偶尔遇见半截枝条在翻滚

打着节奏

迎接游客到此观光

滨河大道把心中石嘴山捧在手中

向世人昭示

借着一带一路东风

包银高铁不久穿过心脏

为自治区六十岁送上祝福

以更加开放、包容现代化  工业化迈开劲头

从此

走向世界

走向未来

走向神州大地

十三

塞上西部边陲的文化精髓

欢迎世界各地、五湖四海游客

到此一游

到此扎根发芽

到此携起手

共同开拓美丽的石嘴山

实现塞上江南大城市的梦想

作者简介:

马小平,回族,笔名:林子,80后。现为中国散文诗协会会员,宁夏吴忠市作家协会会员;大学时代发表过散文:《小草颂》,《遥远》,《当代大学生——学习牛玉儒精神》;2018年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罗山文苑《大地心事》,《村庄的变迁》;新诗百年.中国当代诗人佳作选入选作品《随想录》;新时代诗典.中国优秀诗人作品入选作品《北方的天空》;新时代诗典签约作家入选作品《歌颂红寺堡》,《狂想清水河》;《中国魂.散文诗》2018年第一期入选作品《冬韵.律动》;全国第二届“父亲节.母亲节”诗歌入选作品《写给母亲》;“放歌夏天”全国第二届文艺作品大奖赛入选作品《放歌夏天》、《界限》。中华汉诗联盟《孔雀杯》大赛参赛作品(2015.5;《当代美文杂志》公众平台(2018.4、5)。

第三届“中秋诗会”面向海内外华语诗人征稿启事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文学与艺术》微刊(微信公众平台)2016年3月5日创刊至今,先后连同《世纪诗典》《中外华语作家》《世界诗人》《新时代诗典微刊分别于2016、2017年成功举办两届海内外华语诗人中秋诗会”,受到了广大文朋诗友的好评。现在应广大作者、读者的强烈要求,经五大微刊编辑部研究决定,第三届“中秋诗会”面向海内外华语诗人隆重征稿。

20189月24日(中国农历8月15),是全球华人的共同节日——中秋,这个节日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不同凡响,特别是在海内外华语诗人的心中,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因为这一天被约定俗成为“团圆节”。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主要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是一个最能激发诗人灵感的日子,更是一个让人诗情迸发的日子。投稿的优秀诗歌将本着随到随审、随编随发的原则,在《文学与艺术》《世纪诗典》《中外华语作家》《世界诗人》《新时代诗典五大微刊隆重推出特别优秀作品将推荐有关报刊、书籍发表,并将邀请部分优秀作者参加“中秋诗会”海内外华语诗人作品朗诵会。

一、征稿内容如下:

1、题材不限,题目自拟,首数不限,(现代诗和古体诗均可),现代诗总行数不超过200行,古体诗三首以上(诗歌、简介一起不低于300字,否则后台自动拦截,不能推出原创作品)

2、严禁一稿多投,以及抄袭、盗投他人稿件,只限本人投稿;

3、每人只限投稿一次,请勿重复投稿、反复投稿、变换笔名连续投稿;

4、文责自负,非原创作品请勿投稿

二、投稿方式:

2、投稿包括诗歌、作者简介100—200字、照片一张(三者缺一不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