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第四届“最美的风景杯”旅游名胜大奖赛作品展:余显斌

 世界作家图书馆 2020-07-28

余显斌

★古镇,绿色的水乡

1

古镇,常与水相伴,一般都婉约,白墙、红瓦,老树,如一个素面朝天的女子,旗袍飘摇,打着一把伞,如丁香一般洁净,一般羞涩,而眉目温婉,让这样的女子更加典雅,更加灵秀。

这样的女子,如民国的林徽因。

这样的古镇,则如古劳。只是,由于处处绿色,以至于古劳如披着绿纱的女子,给人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古劳的历史,已经有六百多年了。至于其得名,大概是古劳人最初在这儿定居,所以才有此名吧。也就是说,当年,朱元璋长袖飘飘刚刚在金陵登基的时候,这儿,就有人划着渔船,打鱼,采藕,在墩上建起草庐,炊烟袅袅,隔水一方,淡淡升起。

也就是说,这一片水乡,曾见证过明朝的水军,旗帜招展地经营岭南;也见证过大清马队,一路蹄声如鼓,来到这儿;更看到过大清的水师,在这儿横江而去,疾如旋风吧。

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争鸣。

而今,古镇静静地躲在这儿,如当年明朝《桃花扇》里的婉约女子,虽已风华远逝,却仍净白如云,清静如水,在这儿,在西江的水边取一片静谧,优美着,典雅着,小词一般,一片绿意荡漾。

2

这儿静静的,远离着热闹,远离着世俗的红尘。

热闹是属于交际花的,属于现代风情的女子,属于霓虹灯下频频的媚眼。古劳,有六百年岁月文化的沉淀,有六百年时光的洗涤,是古典的,是古诗词里的风景,有着“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温柔;有着“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多情;有着“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超凡脱俗。

这儿,有高楼,可都不高,静静地临水而立,照着自己的影子,一派素净,一派淡雅。

这儿,没有人事嘈杂;没有车来车往,尘埃漫天。

静静的石板路,长长地延伸着。两边是水塘,平得如女子温情的脸儿,带着一丝丝淡淡的微笑,在夕阳里。水面是荷叶,还有荷花,无边无际。古诗人说杭州的荷叶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因为他没来这儿,没看见这儿的荷叶荷花。这儿,真正是莲的故乡,莲的天下。荷叶绿绿的,一直铺向天边,中间点缀着珍珠般的荷花。人歌人笑,在莲叶间飘扬,在荷花间摇曳,就是看不见人。待到荷叶一动荷花摇曳,一只小船钻出来,才看到一张白白嫩嫩的女子的脸儿,月亮一般,带着微笑。

荷叶映碧,翠了女子的眉眼。

荷花带粉,艳了女孩的脸颊。

“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唐诗里的采莲女子,大概就和这儿采莲的女孩很有点相似吧,都温柔,可人,给人回眸一笑余意绵绵之感,让人心一片沉醉。

只是,这儿女子的家不在横塘,在水边,大多是几层楼,白白的粉墙,红瓦覆顶。还有院子,还有栅栏,被一棵棵榕树笼罩着,笼罩着一堆苍翠。一切,都如青绿山水画,一片洁净,一片清明。翠绿深处,漫步走去,总能看到古代的建筑,青砖黛瓦,木柱石刻,透出一派古色古香,也透出一种巨大的静,如东坡亭,如李氏宗祠,如咏春拳祖师爷梁赞故居……

走在这儿,一声悠长的歌声,或者一声悠扬的二胡声,让人的心就净了,就无限地轻盈了,云朵一般。

如果有雨,很好,丝丝缕缕的,扯起一片儿烟,人行其中,走出一丝清愁,心,也润润的,如一朵花儿。晴天,这儿更美,旧时燕子,叽叽喳喳,谈着小镇过往,平仄清脆,晶亮犹如露珠滴落,鸟鸣的声音,仿佛也沁着绿色,沁着水光。

总之,小镇岁月,宜雨宜晴。

但是,无论晴日和雨日,绿色都浮动在荷叶上,浮动在树叶上,浮动在人的眉眼和心上,浮动在行人的衣襟上。

3

一个小小的镇,缘水而生。一派白净的西江,在小镇旁白天黑夜地流淌着,流淌了千年万年。也因此,古镇辉映着一片水光,一片清润。如果,古镇是女子,水,就是它的眉目;如果,小镇是一颗珍珠,水,就是它的光泽。

古镇人爱水,也会利用水。

他们将家建在墩上,用桥或者船,将家与家联系起来。这样,水也就进入镇内,或钻街过巷,或游走于房前屋后。总之,一个小镇,和水依偎在一起,缠绵在一起,“水是眼波横”,到了这儿,你才知道这句诗的妙处。由于处处堰塘极静,因而水白,水净。任何时候看,都是汪汪一脉。

水边墩上,植着榕树。

时间长,树亦古,皆粗可合围。一个墩被几株大榕树一罩,就罩成一颗绿色的珍珠,在水面浮一片绿影。水,也就白中透亮,亮中透绿了,正如恋爱中女子的眸光,向恋人悄悄一瞥,微微一笑,偏不说话,可那千言万语都融入脉脉的眸光里。

从来好水如女子,万千心思回眸中。

诗,不知是谁写的,好像专为古劳写的。

水边的房门前水上有荷叶荷花,亭亭的,将绿色映入院内。院内呢,或莳花;或搭着瓜架:丝瓜垂垂,叶大如掌,叶影沁绿,随风摆动。水光飞上来,映着墙,映着瓜,映着摘瓜女子的眉眼。那眉眼很细柔,在水光里敷一层水色,有点清风流水的韵味。

这儿房子的窗子皆大,雕花镂纹,与进出房子的女孩一衬,如唐人周舫的仕女图。至于绿色,通过水光,或者阳光,折射入房中,碧莹莹的,如浮着一层碧纱。人住在里面,呼吸的空气,也仿佛是绿色的。

4

既然是水乡,桥就多。小小一镇,就有很多桥横卧在水面上。在街上走,时时见人上桥,坎坎走过,真怀疑是从唐代走来的,从宋代走来的。

这儿的人身上总带着古韵。男人说话,语言很慢,不愠不火。而女人呢,一说一笑,两个酒窝荡漾脸颊,还有那一低头的温柔,水一样柔弱。

人美着桥。桥,也美着人,美着水,美着小镇。

点天灯桥简练,但却古。这粗朴的桥上,是否走过巡视各处的大明皇帝,走过鞭马而来的大清诗人,不得而知。

丁财两旺卧在水面上,如一件精致的小品。

另外,水龙桥如带,福星里石板桥如笏。

每一座桥,都是古劳的一段凝固的历史。走在桥上,如走在竖行文字中,走在汉文化的巷道中。桥边有榕树合围,叶绿如盖,半遮着桥。有的桥上,更是藤萝垂垂,叶色如帘。这样以来,桥如躲在深闺的女子,“犹抱琵琶半遮面”。

水上有船,不大,一撇如叶,轻轻滑过水面,滑向桥洞那边去了。

而你站在水边,一颗心随着船儿,也悄悄滑向桥洞去了,一直滑向荷叶深处,今夜,不须回去,就让心躺在荷花荷叶深处的船上,静静地睡上一觉。明天,你的心也许就变成了古劳的一片荷叶,绿成一片,毫无杂色。

作者简介:

余显斌,《读者》《意林》《格言》等签约作家,至今出版文集十七本,写作至今,在几百种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三千余篇文章,《父亲和老黄》等五百余篇文章在各级征文中获奖,《知音》等八十余篇文章被各种高考会考、中考以及其他考试选做考题。

金奖10000元,奖金总额50000元!

全国第四届“最美的风景杯”中国诗人眼中的旅游名胜景点大奖赛征稿启事

一、征稿体裁:诗歌(现代诗、古体诗、歌词、辞赋、散文诗均可)。每人诗歌1—10首(古体诗三首以上),请勿重复、反复、变换名字投稿;

二、投稿要求:

二、投稿要求:写出你眼中最美的旅游景点,地域、时间不限。每篇(首)除题目外,如能加上副标题,注明所采写的景点名称、地理位置(含省、市、县、乡镇、景点全称)更好,并在稿件后面附上作者简介、个人照片一张(一定要注明笔名、真实姓名、性别,出生年月、邮编、地址、收件人、电话、电子邮箱、微信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