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副眼镜可换一匹良马?古代眼镜的二三事

 昵称70965419 2020-07-29

眼镜在现代早已经是很多人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然而在五六百年之前的古代社会,眼镜绝对算得上不可多得的稀罕物。

而说到眼镜的发明不得不提“透镜”,据记载,我国古代先民已经懂得用水晶或宝石、黄玉、紫金等矿物材料经过研磨可以制成透光的“镜片”,在外部以龟壳、编织物进行装饰,精致美观,这种古老的凸透镜,供贵族把玩之余,也起到了放大镜的效果。

到南宋时期出现了双片镜片,但这种“水晶眼镜”工艺品并非用作改善视力之用,只是为了彰显身份的尊贵。因为制造困难,曾有一位绅士用一匹良马换得一副“眼镜”的记录。

真正意义上的眼镜由一位意大利玻璃手艺人在13世纪发明,在明朝时传入我国,明朝作家罗懋登在16世纪末著《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一书的第五十回写道:永乐八年(1410年),满剌加国王朝贡“叆叇 十枚”。这“叆叇”即是西洋眼镜的中译名。

明万历年间,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提学副使湖阳林公有二物,如大钱形,质薄而透明,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名曰叆叇。” 较早期的眼镜没有腿,只有两个镜片中间的鼻梁可以折叠左右镜片各打一孔用线打个圆结挂在耳朵上,此时的眼镜只有朝廷高官才能享用,已经具备了“老花镜”的实用功能。

明末清初之时,随着西洋传教士和国际商人来华逐渐增多,西洋眼镜也逐渐出现在上流社会,这种使用高透光玻璃制成,用铜等金属材料做为框架,具有矫正视力功能的光学器具,因为数量稀有,依旧是被当作奇珍异宝。

乾隆以后,苏广两地的能工巧匠开始仿制,并形成一定规模,后来又经过不断改良,制作出了中国式的镜架,较早镜架用马粪纸制成形,外用黑漆涂刷,干后坚硬光洁,镜片夹在圆圈内,轻巧而避震,圈旁有两小孔,穿绳索挂于耳后,以后又用白铜牛角甚至玳瑁等良材制作镜架,同时又增加了眼镜脚,这就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对眼镜的使用。

清代中叶眼镜已较为普及,既然眼镜为人宝之,眼镜盒也应运而生。有木雕、皮覆、缎缝、铜刻、漆制、壳造,争奇斗艳、目不暇接,大多眼镜盒穿绳带、垂流苏佩于腰间,如同玉佩、荷包、烟袋招摇过市。后来眼镜制作工艺逐渐成熟,民国时期国产眼镜质量可与欧洲产品相媲美,工匠追求更加精致的做工,采用18k金或白银作为镜架材料,在白铜、黄铜镜架上加以雕花和镂空雕刻技术,将眼镜的艺术感与实用性巧妙的结合。

从一副小小的眼镜之间,在那个没有高科技的年代,回望古人的手艺,赞叹惊艳之余,也不得不欣赏前人的智慧和前卫的创新意识。

合作推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