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为名流作画,一生放浪不羁的传奇美女画家

 爱艺理工男 2020-07-29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除了20多岁时在巴黎有过一段短暂的穷困生活外,她一生过得富足而奢华。

她从不为穷人或者生活中穷酸的事物作画,而只给那些名流,富商、贵族画肖像。

塔玛拉·德·兰陂卡Tamara de Lempicka(1898-1980),出生于波兰(当时的波兰是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华沙的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

这位富家小姐在她18岁的时候嫁给了同样是名门望族出身的一位俄国律师。

然而婚后第二年,她的丈夫就在俄国“十月革命”中遭逮捕入狱。

不到20岁的塔玛拉·德·兰陂卡为了营救丈夫,导演了一出仿佛是电影中才有的桥段:她不惜出卖肉体,献身做了当时瑞典驻俄国领事的情人!最终通过外交途径侥幸救出了丈夫。

1918年,她与获释的丈夫双双逃往巴黎。

我的肖像(绿色布加迪的自画像)

那时的巴黎是个开放的城市。一战的阴影还未散去,法国经济衰弱无力,百废待兴。

战争带来的伤痛使得巴黎弥漫着颓废的情绪,上流社会的名流和贵族流连于各种派对和奢华晚宴,他们不断地寻求身体和精神的刺激,试图在荒淫无度的生活中忘记战争的噩梦。

波兰女孩(1933年)

阳台上的女孩 (模特是画家的女儿Kizette)

塔玛拉·德·兰陂卡看透了这种糜烂生活背后的真相,并且凭借自己对奢华生活的向往,明星般的美貌,出色的社交手段和极其大胆的绘画在27岁时一跃成为被誉为“美貌新锐女画家”的社交明星。

一杯苹果

春天

她那一幅幅带有很强装饰性的,线条圆润、色彩鲜艳、散发着强烈欲望的女体肖像画猛烈地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和感官。

偏执的性格和惊世骇俗的美貌更是颇具谈资,使得追随者趋之若鹜。

塔玛拉·德·兰陂卡精力充沛。一到晚上,她就穿梭在巴黎灯红酒绿的晚宴或沙龙中,不断地在一群俊男靓女中变换情人。

凌晨回到家里她开始工作,一直不知疲倦地画到第二天早上才去睡觉。

圣阿维拉

他的丈夫最终受够了她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在1928年选择和她离婚。

塔玛拉·德·兰陂卡伤心之余,在35岁的时候与年长她20岁的奥匈帝国最大的庄园主库夫纳男爵再婚。

至此,她拥有了新的绰号:拿画笔的男爵夫人。

二战开始后他与男爵迁居美国。

二战后现代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的崛起使得她赖以成名的装饰艺术变的不受欢迎。

潮流瞬息万变,更多新潮前卫的艺术家涌现,塔玛拉·德·兰陂卡的时代结束了。

晚年她完全放弃了绘画并移居墨西哥,1980年去世。

弹曼陀铃的女人

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塔玛拉的艺术连同其传奇的经历又重新受到了瞩目,作品交易价格大幅攀升。

女星麦当娜收藏了很多她的作品,她曾说:“我在纽约拥有许多塔玛拉·德·兰陂卡的画作,我的藏品甚至可以开一座塔玛拉·德·兰陂卡博物馆。”


带鸽子的女人体

花瓶里的玫瑰

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塔玛拉·德·兰陂卡的创作很大胆。

在当时,人体画是属于男性的特权,一般女画家都不敢尝试,塔玛拉·德·兰陂卡却敢于挑战这一领域。

她画的女人丰满妖艳、性感魅惑,毫不掩饰的对性的欲望进行赤裸描绘。


带锁链的女人

她的画用色鲜亮,人物撑满整个画面,傲慢又漠然的眼神目空一切,这些全都迎合了上流权贵的生活态度。

塔玛拉·德兰陂卡将极端个人主义表现在了自己的绘画作品中:高大壮健的肢体,略显倦怠的双眼和散发着欲望的形象是她对男性社会的蔑视和攻击;冷艳,颓败和不羁是她对现状的不满和抗议。

贝壳 40.6 x 51.1厘米 1941年

塔玛拉·德·兰陂卡的绘画在立体派绘画特色上加入了现代工业装饰风格,创作中她大量使用直线、对称、几何图形,线条简单干净,画面立体大气,凸显机械化的美,制造出一种与古典审美截然不同的散发着奢靡和欲望,冷峻却性感的艺术风格。

博卡德夫人肖像 1931


M夫人肖像 1930

拉萨尔公爵夫人画像(自画像) 1925

塔玛拉·德·兰陂卡在作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