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人在位仅20多天,却做了1127件坏事,专家挖掘他的墓:冤枉他了

 子夜说文化习俗 2020-07-29

文/愚人

他在位不到一个月,却做了1127件坏事,专家挖掘其墓后:冤枉他了

从发掘到其陪葬品的展览,海昏侯不仅让考古专家和历史学家倍感激动,还吸引了社会上许多历史爱好者的眼睛。海昏侯墓中文物来北京展览的时候,游客们几乎要把首都博物馆的门槛踏破了。为了便于管理,工作人员还采用了预约制来平衡人次,但这并不妨碍人们边感叹一票难求边在网上拼命刷票。

为什么海昏侯墓的发掘这么受关注呢?历史上的海昏侯又是怎样一个人呢?小编觉得,海昏墓发掘的最大意义,就是可以从实物角度去真实了解历史上真正的海昏侯。

此人在位仅20多天,却做了1127件坏事,专家挖掘他的墓:冤枉他了

尽管史书上海昏侯的记载还是挺详细的,但是也并不能完全排除史书不准确的可能。历史上史书的执笔之人受个人主观思想和政治权力影响的例子也不是一个两个。但是本人使用过的实物则完全不一样,可以真实地从侧面反映主人的思想和认识。

事实证明,从海昏侯墓中文物了解的海昏侯本人,与史书记载的海昏侯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史书记载的海昏侯很有可能是不真实的,关于他的负面评价也很有可能不尽客观,我们很有可能冤枉了海昏侯很多年。

海昏侯,真名叫刘贺,之所以如此有名,是因为他的人生很具传奇色彩。刘弗陵去世的突然,他也没有留下子嗣,因此继承皇位的人只能从他的兄弟们中找。但当时的权臣霍光又看不上先帝唯一的兄弟,觉得他整天只知道狩猎和玩,没有一点帝王的样子。如此一来,新皇帝就只能从先帝的侄儿辈寻找。

此人在位仅20多天,却做了1127件坏事,专家挖掘他的墓:冤枉他了

就这样,命运的曙光突然就落到了刘贺身上,他这个昌邑的小王爷突然被霍光选成了皇位继承人。确定了这个事实之后,刘贺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打马往京城赶。从昌邑到京城有将近一百五十多公里路,可刘贺一刻也等不及,硬是活活跑死了四五匹马才跑到长安。

根据史书的记载,刘贺糊涂平庸,坐上皇帝之后几乎没做啥好事。传说他在去长安的路上就开始暴露本性,凭借自己的权势强迫民女嫁给自己。进入京城之后,刘贺作为皇位继承人,应当到先帝灵前意思性地哭几声,然而刘贺却死活不去,硬是说自己喉痛疼没有参加。他被废的时候,霍光曾经把他的罪责全部梳理过一遍,罗列出了1127条。

自登上皇位,刘贺常和宫女太监们厮混在一起,丝毫不管应有的礼节。先帝出殡的时候,他的脸上不仅没有悲伤的神态,还让人找来了乐师,天天吹拉弹唱。在霍光列出的1000多件坏事当中,关于刘贺还有一件事特别恶劣,就是这边在举行着葬礼,他却正和先帝的妃子们搞在一起,还下令不准向任何人透露。

此人在位仅20多天,却做了1127件坏事,专家挖掘他的墓:冤枉他了

27天之后,刘贺还在玩,可是霍光受不了了。是他选定的刘贺,可选出来的这个人竟如此不堪,他实在没有颜面去面对文武百官和后宫太后。经过深思熟虑,霍光决定怎么把他推上皇位的,再怎么把他废了,还派手下去全国搜罗关于刘贺的罪行,打算寻找机会把刘贺废掉。

他在收集刘贺罪行完毕后列出了一个单子,上面全部是刘贺的罪行,并带着它去见了太后。结果,刘贺被皇太后废除,一不小心又回到了以前的日子。回到昌邑四年后,刘贺在悲痛中离开了这个世界。

如果读史书,你印象当中的刘贺应该十分无能,还不喜欢读书,但是墓中文物反映出来的却不是这样。墓中的陪葬品里有许多圣贤题材的屏风,根据墓里的文献可以知道,这些屏风都是要摆在刘贺的墓室中的,说明刘贺本人生前十分喜欢这些屏风,喜欢圣贤。除此之外,墓中还出土了许多竹简,从这些竹简可以看出,刘贺本人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否则不会看这些竹简。

此人在位仅20多天,却做了1127件坏事,专家挖掘他的墓:冤枉他了

古人是十分重视死后生活的,讲究对待死后之事要像对待生前一样。刘贺应当也不例外。假如不是刘贺自己特别喜欢那些圣贤屏风,那么,他不可能同意把那些屏风放在自己的客厅里。如果不是刘贺本人要看那些竹简,那么竹简也不可能被放在墓里。因此,霍光有可能是因为别的事把刘贺从皇帝的位子上推了下去,比如说观念和他不同,不过这事可能永远也无法知道了。

所以海昏侯之所以被霍光废除,原因可能没有那么简单,或许是他和霍光理念不同的缘故,也有可能他太早露出锋芒让霍光感到恐慌,而且仅仅27天,就能找到千余件罪状,这是不是太多了些,如果刘贺如此昏庸,霍光为何之前没能发现呢?可这些谜底或者永远无法解开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