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姐死门槛断,哥走侄不亲,下句同样经典,老祖宗的良苦用心

 子夜说文化习俗 2020-07-29

俗语:姐死门槛断,哥走侄不亲,下句同样经典,老祖宗的良苦用心

俗语,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流传于市井民间。将简单却又深刻的哲理融入其中,使得哪怕目不识丁的老农都深以为然。

俗语流传最为广泛的地方当然还是在农村,很多人觉得“乡土文化”既然沾了“土”字那必然土里土气,实则不然。

讳莫如深的诸子百家学问似乎很新鲜,然而传到今天了解其中真意的又有几人?

而俗语所传扬的普世文化价值哪怕到了今天依然有着广泛的认同基础,老祖宗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句俗语“姐走门槛断,哥走侄不亲”。

俗语:姐死门槛断,哥走侄不亲,下句同样经典,老祖宗的良苦用心

封建社会,说到底是由一个个宗族、大地主构建而成,能够解决一大家子的事委实不易,因此,古人说“修家治国平天下”,如果连家族都没法做到修缮如新,又谈何治理国家,扫平天下不平事?

当然,对于咱们市井小民来说有些太大了,更何况豪门望族从来就没见过。一枝独秀是很难的,因此很多宗族为了做生意或者抵抗当地政府便会联起手来,虽然可以用白纸黑字的约束条款,但终究不如血脉来的靠谱些。

俗语:姐死门槛断,哥走侄不亲,下句同样经典,老祖宗的良苦用心

因此“大家”与“大家”之间会通过联姻的手段巩固彼此的关系,但人生在世难免会有意外发生,若是嫁出去的女儿或娶进来的妻子不幸夭亡,那么对于两家来说得养家的关系来说无疑是有着致命的威胁。

就以这句俗语的表面意思来说,如果姐姐去世了,那么家里人与姐夫家走动就会变少,与之同理,若是娶了嫂子的哥哥得病去世,那么他的后代因为没有长辈的维系,嫂子的家人哥哥家人也就不亲了。

俗语:姐死门槛断,哥走侄不亲,下句同样经典,老祖宗的良苦用心

这句话说得很现实,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如此。熙熙攘攘,利来利往,这本是世间最常见的现象。当然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还记得爱情公寓里张伟说的那句话“我虽然没有亲戚,但是亲戚嘛,走着走着就亲了”。身为孤儿的张伟却可以获得亲情,便在于他的反其道而行之。

人情冷暖说不尽的是是非非,如果仅是以“姐死门槛断,哥走侄不亲”还不足以表达这份亲情散尽的无奈与心酸,那么其下半句可以说真的让人肝肠寸断,“姑死了,舅埋了,表兄表弟不来了”,尽管这就是现实。

俗语:姐死门槛断,哥走侄不亲,下句同样经典,老祖宗的良苦用心

姑姑属于父亲家里的人,而舅舅则是母亲家里人。如果姑姑和舅舅过世之后,那么姑母和舅妈这一帮的人是彻底不来往了。一个家族从一开始开枝散叶到庞大起来,修族谱对于一个家族来说不是一件小事,往往耗费巨大。

隔代亲人长辈过世,很容易便导致“断代”这一情况的产生。现象很浅显,背后的寓意却很深刻。

血缘亲情不同于朋友之间的交情,更多时候前者是一份责任和担当。举个例子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苦情剧哥哥为了弟弟能够好好念书,早早的辍学打工为家里减轻负担。这份舍弃自己前程的恩情能说得清吗?

俗语:姐死门槛断,哥走侄不亲,下句同样经典,老祖宗的良苦用心

说不清。然而却经常有着弟弟长大之后不再理会哥哥的情况。每个人都会逐渐长大,不再是那个理应享受家人宠爱的小孩。

有时候回首望去,蓦然间发现自己原来都这么大了。都说在父母眼里,孩子无论年纪多大都是孩子这句话不假,但孩子却不能把自己真的当作年龄小。

如今,时代在飞速发展着,生活的压力和节奏也在步步紧逼。各种外在的因素让我们对自己的直系血缘可能都没法太过关注,更别提表亲堂兄弟了,可能也正是因此这些节假日才有了意义。

平时多走动道了,需要帮助的时候才会有人愿意开口,不要埋怨一方有难,八方无视,觉得亲戚还比不上朋友,平常的妥善经营在需要的时候才能派上用场,你说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