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俗语:“宁卖九毛九,不卖一块一”是何意?古人经验值得借鉴

 子夜说文化习俗 2020-07-29

农村俗语:“宁卖九毛九,不卖一块一”是何意?古人经验值得借鉴

中国古代,因为“重农抑商”政策将商人排在末尾,但这并不代表我国古代商品经济欠发达。相反,中国在相当长时间里都处在世界经济体最前端。“经商文化”在历史的跌宕起伏中传承至今。

今天,中国商人遍布世界,要说现在这世界上最会做生意的是哪两种人?一是犹太人,二则必须是中国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不是吹的。既然咱们自古以来就会做生意,那么大家可知道古代有哪些商场上的讲究呢?今天给大家介绍一句农村俗语:“宁卖九毛九,不卖一块一”,古人的经验值得借鉴。

农村俗语:“宁卖九毛九,不卖一块一”是何意?古人经验值得借鉴

平常逛超市,经常可以在打折专区看到许多“物美价廉”的商品,其标价往往很有意思。不取整数,以9块9,90块9这样的价格吸引过往顾客,这要是遇上有强迫症的,可得闹心一番了,说不得吸引了这类人的目光,还能把商品给卖出去。

这倒不是说以这样的定价方式去吸引“强迫症客户群体”,这里当然是有讲究的,用专业的话来说,此类定价方式简称为“尾数定价”,凭此来增加消费者购买东西的心理需求,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

老话说“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这不仅是教导商人“铁肩担道义”,更是在告诉经商之人想要做好买卖得先学会做人。

农村俗语:“宁卖九毛九,不卖一块一”是何意?古人经验值得借鉴

故而咱们可以看到现在一些豪商巨贾,人家不仅生意做得红火,做人也做得非常通透。人家为什么能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况下,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阳光大道,这并非偶然。真正成功的商人可以精准地抓住客户心理上的空缺,一百元和九十九元的差距,明面上仅仅一元。面对这个价格,客户心里就会想毕竟还没到一百块,无形中潜意识里会觉得产品的价格还算公道。

从文化角度来说,九是数之大者。古人将“九”立意为至阳,可以用作时令名称。比如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在现代日历中很少有提及此方面的信息,但毕竟是古代文化,此中生意还是很多的。

农村俗语:“宁卖九毛九,不卖一块一”是何意?古人经验值得借鉴

咱们常说“九九归一”,其真实含义是算来算去最后还原,故而也称九九归元。在道家中,又可称之为圆满,总之是好词。商人将其用在商品定价上也是图个吉利,希望这一天所卖能够获取最大利润,对于购买者来说,也是悄然间接纳了那个“圆满”的善意。

在这句俗语中,一块一仅仅是对九毛九的对比,在前文中九毛九已经解释得非常透彻,但在今天,“一块一”的含义却有了些许变化。假如一件东西值一块钱,为了稳赚不亏,我们便硬生生将价格砍到九毛九,这件东西的品质不会改变,但得到的服务肯定有所偏失,但终归砍了这一毛一还是我们赚了。

农村俗语:“宁卖九毛九,不卖一块一”是何意?古人经验值得借鉴

如今这个社会,服务业迅猛发展,如果用这一块钱去买一个人的服务,砍价砍到九毛九,成交了,但得到的服务质量必然会变差。

咱们在高中学“运动”这一理念时,都知道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一成不变,只会故步自封,在商言商,就得有创新二字。敢想敢做才是创业,不然再怎么走别人的路,终究是跟在他人后面吃灰。话说回来,我们想用公道的价格买到超值的服务,咱们可以主动给他一块一的价格,这样便能得到超值回报。想来这便是老话“对人一块一,对物九毛九”的深意吧。

农村俗语:“宁卖九毛九,不卖一块一”是何意?古人经验值得借鉴

农村俗语:“宁卖九毛九,不卖一块一”就介绍到这里,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是文章”,想要做好生意,就得先学会为人,不求看透人心,起码要知道顾客真正需求什么,您说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