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后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基诺族有何历史渊源,有哪些多彩民俗?

 子夜说文化习俗 2020-07-29

坐落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省,不仅有着彩云之南的雅称,而且也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在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中,仅云南一省就有二十五个少数民族,可以称得上是名符其实的少数民族大省。

在云南地区的众多少数民族中,有七个起源于当地的原生民族,这其中就包括聚居于基诺山上的基诺族。作为1979年才被确定为,具有单一民族条件的少数民族,在建国之前还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由于没有民族文字所以只能,通过刻木、刻竹等方式记事。

最后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基诺族有何历史渊源,有哪些多彩民俗?

关于基诺族的最早记载始于明末清初,也就是说在清朝建立之后,基诺族才被发现。基诺山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区域内,相传基诺山漫山遍野都长满茶树。汉族茶商曾深入基诺山腹地,并发现了世居于此地的基诺族。

由于基诺山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所以基诺族曾与傣族有过密切交往。据说傣族土司曾实际控制过基诺族村寨,并以领主的身份任命过叭、鮓、先等,基诺族内部基层头人以便于管控基诺族。

作为我国境内最后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基诺族就像一颗沧海遗珠一样,隐匿于方圆600多公里的基诺山中。正所谓“小隐隐于野”,基诺族人就像热爱隐逸的文人雅客一样,千百年来一直栖身于茶香飘逸的基诺山。

最后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基诺族有何历史渊源,有哪些多彩民俗?

隐逸于基诺山中的基诺族

相信去过云南西双版纳基诺山寨的人,都能够被这隐逸于深山的民族所吸引。层峦叠嶂的山峰、茂密深邃的原始森林,总会给人一种无尽的神秘之感。历经岁月沧桑的基诺山中,到底隐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传奇呢?走近基诺族才能掀开这个谜底。

基诺族先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对自然现象并不是特别了解,所以形成了很多比较原始的自然崇拜行为。基诺族认为世间的万物皆有“灵”,所以天、地、日、月、山、河等,都是基诺族人崇拜的对象。

同时,基诺族人还拥有祖先崇拜,尤其对诸葛孔明更是倍加尊奉。相信提到这一点很多人都会特别疑惑,基诺族是聚居于基诺山上的少数民族。而诸葛亮则是蜀汉丞相,这二者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呢?

最后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基诺族有何历史渊源,有哪些多彩民俗?

一、基诺族与诸葛亮的传说

相传基诺族先民曾是蜀军麾下的普通士兵,诸葛亮率军“五月渡泸,深入不毛”时,由于当地气候过于潮湿且瘴气特别多,诸葛亮曾下令停军休整,于是将士们就在森林中席地而坐。但由于过于疲劳所以皆酣睡,当蜀军开拔之时有一部分人,居然因没有听到号令而耽搁于此地。

但大军已经渡河,他们无法与之汇合,所以就只能长居于此地。并且与当地少数民族结婚,经过千百年的繁衍生息之后,终于形成了一个有认知感的民族,只不过并未形成单一民族而已。这其实就是关于基诺族起源,较为广泛流传的传说之一。

最后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基诺族有何历史渊源,有哪些多彩民俗?

二、女神“阿嫫腰北”创造

在基诺族的传说中曾有一位女神,她的名字叫“阿嫫腰北”,是她创造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但是当她把这个个世界被创造出来之后,却发现这个世界充满了喋喋不休的争吵。于是她决心毁掉这个旧世界,重新创造一个安静、祥和的新世界。

女神阿嫫腰北将一对亲兄妹,“玛黑”、“玛妞”放入木鼓中,然后就开始了毁灭世界的计划。当这对兄妹在木鼓里漂泊了七天七夜之后,整个世界都变得异常安静。于是他们破鼓而出肩负起了,创造人类的重要历史任务,这也是基诺族的起源传说。

最后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基诺族有何历史渊源,有哪些多彩民俗?

可能有很多读者看到基诺族,是由亲生兄妹结婚后形成的民族,都会感到既惊奇又特别诧异。事实上作为少数民族起源传说,不仅在真实性方面欠缺真凭实据,而且也只是基诺族人的一种想象罢了。

笔者认为关于基诺族的起源,虽然时至今日依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基诺族是云南省的土著民族;也有人根据史料猜测基诺族,应该是由普洱、墨江或北方迁徙而来。无论哪一种说法目前都尚未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基诺族在基诺山上,已经聚居了大约两千年左右。

最后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基诺族有何历史渊源,有哪些多彩民俗?

三、关于基诺族迁徙说

目前,史学界关于基诺族到底是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原生民族,还是由外地迁入当地的迁徙民族,始终都存在着较为激烈的争论。实际上就算基诺族属于迁徙民族,但也只是由云南的普洱迁至基诺山而已。

所以笔者认为关于基诺族的族源问题,实际上根本没有必要过于较真,毕竟都是云南地区的特有民族,所以无论基诺族起源于何地,其实都没有离开过云南地界。而基诺族的族名中的“基诺”二字,既可以译为“舅舅的后人”,也可以称为“尊重舅舅的民族”。

最后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基诺族有何历史渊源,有哪些多彩民俗?

尤其是基诺族聚居的基诺山,曾经又被称作“攸乐山”,而“基诺”二字则译为“攸乐”。这其实就已经充分说明了,基诺族应该起源于基诺山,否则也不可能将族名定为“基诺”。所以笔者认为从这一点来看,基诺族应该就是基诺山上的土著民族。

普洱茶山上的基诺族,别具一格的民风民俗

基诺族聚居地基诺山,又被称作普洱茶山。这主要是因为基诺山上一年四季,都飘逸着令人回味无穷的茶香。虽然基诺族不像阿昌族,将自己称为“茶树之子”,但是每天都生活在茶香四溢的基诺山上,也会给人一种犹如人间仙境之感。

最后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基诺族有何历史渊源,有哪些多彩民俗?

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的基诺族同胞,由于在清朝时还依然保留了,原始的母系氏族社会遗风,所以他们的很多民俗文化,其实都蕴含着一股久远的历史气息。

一、崇拜太阳的民族基诺族

基诺族对大自然有一种天然的崇拜心理,这也是基诺族人崇拜太阳的契机。基诺族的衣服、背包以及物品上,一般都会纹绣或雕刻上太阳图案。基诺族的太阳鼓舞蹈,更是基诺族人热爱太阳的突出表现。

最后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基诺族有何历史渊源,有哪些多彩民俗?

从正面看太阳鼓仿佛一轮,从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鼓身上插着的17根木管,就像太阳散发出的万丈光芒。基诺族人每当除夕到来之时,都会敲响太阳鼓祈求幸福与吉祥。实际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基诺族人的日常生活与习俗,都在处处的彰显着对太阳的虔诚与崇拜。

但是也有人认为基诺族在衣服上,或者是其他器物上刺绣的太阳,仔细看起来有点像诸葛亮使用的八卦,这一点也比较符合基诺族源自蜀军的说法。当然,这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猜想,而且与诸葛亮的八卦也有一点牵强附会。

最后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基诺族有何历史渊源,有哪些多彩民俗?

二、实行“一夫一妻”制

基诺族先民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夫一妻制的婚俗。正常情况下基诺族青年男女,在举行“成年礼”之后就会开始谈恋爱。实际上基诺族的恋爱方式也比较特殊,他们会在劳动的过程中通过对歌的方式,表达对彼此的爱慕之情。

而且还会将司空见惯的树叶作为定情信物,虽然看起来有一点过于随意,但是却彰显出了基诺族人简单的爱情观。一般情况下如果两个人情投意合,就可以在家长的允许下同居,而且只有在生完孩子之后才能举行婚礼。

最后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基诺族有何历史渊源,有哪些多彩民俗?

这种惊世骇俗的婚恋习俗,在基诺族却显得习以为常。基诺族人在举办婚礼的时候,双方父母一定要亲临婚礼现场,只有这样还能显出结婚典礼的隆重。一对新人在结婚之后新娘子会在,婚后第五天足有回娘家,这一点与汉族人的“回门”习俗一样。

三、基诺族的文化习俗

相比较于其他少数民族来说,基诺族几乎人人都有文化。这一点与其崇拜诸葛孔明息息相关,因为在基诺族的起源传说中。基诺族先民曾是诸葛亮麾下的军士,所以他们对诸葛亮的才学十分崇敬,所以才会让每一个族人都学习文化知识。

笔者认为基诺族被称为少数民族中的文化明灯,主要与基诺族中几乎没有文盲有关系。作为一个处于云南基诺山的少数民族,能够在吃饱穿暖的前提下学习文化,但从这一点来看,这个民族就具有其先进性。

最后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基诺族有何历史渊源,有哪些多彩民俗?

四、基诺族建筑习俗

基诺族村寨中坐落着很多大房子,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最大的房子群落,至少可以居住三四百人,而相对较小的房子群落也至少有十余户。这其实也是基诺族的一种建筑习俗,据说基诺族房屋形制是按照,诸葛亮的冠帽形状设计而成。

一般情况下基诺族村寨,都会建筑在向阳的山坡上。村寨中的每一个房子,都是使用竹子或茅草等材料建筑,简而言之就是基诺族的传统房屋,主体都是由竹木结构组成,而房顶上则覆盖着较厚的茅草。

最后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基诺族有何历史渊源,有哪些多彩民俗?

每一个家庭都会有一个竹楼,而竹楼则呈长方体形制,建筑样式属“干栏”式样。正常情况下每一个竹楼的面积都非常大,高度至少在10-12米左右,而跨度也不会低于10米,长度最多可以达35米,这种高大而又雄伟的建筑,时至今日,依然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笔者认为在历经了千百年的风雨之后,基诺族竹楼依然屹立于山坡之上。这种极具民族色彩的建筑特色,实际上也是基诺族的一种历史风采。作为基诺族世代居住的庞然大物,在现代社会中,竹楼依然是基诺族人重要的居住场所之一。

最后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基诺族有何历史渊源,有哪些多彩民俗?

五、基诺族饮食习俗

基诺族聚居地除了盛产茶叶之外,其实也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比如,大家比较熟知的大米、玉米,就是基诺族人的日常主食。同时,基诺族人也特别喜欢吃糯米,他们的早餐基本上就是糯米团。

基诺族人特别喜欢吃辣、吃咸,所以他们的菜品一般都以咸辣味为主。酸笋就是基诺族人餐桌上的必备食物,同时,火烧飞蚂蚁、烤蜘蛛、竹鼠煮稀饭,以及竹筒烤饭、酸笋煮狗肉等,也都是基诺族人的特色美食。

最后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基诺族有何历史渊源,有哪些多彩民俗?

笔者认为每一个民族的饮食习俗,其实都与聚居地的气候现象,以及大自然的馈赠息息相关。居住在基诺山的基诺族人的饮食风俗,其实与当地的实际情况有关系。尤其是他们喜欢吃咸、辣食物,更与当地潮湿的气候条件,以及瘴气繁多息息相关。


结 语

基诺族作为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中,世代聚居于基诺山中的茶农,从清朝初期被汉族人发现之后,就一直与汉族人有着比较和谐的相处关系。作为我国最后一个被确认的少数民族,基诺族正在以浓郁的历史神韵,以及崭新的民族面貌迎接新时代。


【参考文献】

赵云艳《基诺族大鼓舞的形态与流变》

戴庆厦《基诺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

陈红伟《布朗族与基诺族茶文化比较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