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宝宝的中药煮对了吗?

 fjianru 2020-07-29

临床上,常常遇到家长们就中药的煎煮方法问我们一些问题,的确,中药的煎煮方法,对我们开出的方药疗效,会有一定的影响,下面,针对我们平时常见的一些问题,为大家做一个系统的解答。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一 煎中药,用什么样容器和加热方式

煎煮容器与药液质量密切相关.一般认为煎药宜用砂锅、陶瓷罐,忌用金属,其中砂锅受热均匀,性质稳定,导热和缓,不易与中药内所含化学成分反应,且煎汁浓,质量高,故为首选。而金属的化学性质活跃,,易与中药内所含的鞣质、甙类等成分起化学反应.轻者使药物中的某些有效成分发生沉淀,药液中有效含量降低,重则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产生毒性。煎具的容量提倡稍大,以利煮沸时药液不断翻滚,锅盖应稍高一些。可使水分和挥发性成分产生“回流”。

加热方式,我们通常建议采用明火加热,一般忌用现代的各种“波”,如电磁炉,微波炉,是我们不建议的。

二 煎药之前是否应先浸泡

为使药材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溶解出来,发挥医疗效用,需要有一个湿润、渗透、溶解、扩散的过程。因此,在煎药前最好先用水将药剂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药材的性质而定。一般花、茎、全草为主的药材浸泡30分钟。根、根茎、种子、果实等为主的药材浸泡1小时,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药物有效成分酶解或药品的霉败。

三 煎药用水有什么要求

古人对煎药用水的要求多而复杂,比如用无根水(雨水)、冰融水、山泉水、雪水、露珠水等,现在一般认为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即可。

四 水量的如何控制

加水量应根据药量的多少、吸水程度及需要煎煮的时间长短而定,并不需要十分精确,一般头煎加水量多一些,以浸没药材2—3 cm为度,第二煎加水量可酌减。重量相同,质地轻松的饮片,如花、叶、全草类容积大.加水量大,而质地坚实的容积小的药物,如矿物类、贝壳类、果实种子类及其他质地坚实根茎类饮片,加水量就小。

小儿内服药要求少而浓,以便喂服,头煎、二煎药液合并静置澄清,取上清液再加热服用,可以适当浓缩。

五 煎药的火候、时间及次数

煎煮中药有“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为“武火”,慢火煎为“文火”。一般先武后文,即开始用大火,煎沸后改用文火。古人认为。药,有可以久煮者,有不可久煮者”,一般煎煮用时根据方剂不同而有所区别。现代研究也证明,芳香类药多含挥发油,宜用武火快煎,使挥发性成分溶出即可,如果用文火慢煎,时间太长,则药中挥发性成分损失过多。滋补类药,多含蛋白质,多肽,粘液质类大分子成分,不易溶出,升温过快又容易产生“糊化”现象,不利于有效成分溶出。

因此,一般中药可以每日煎2~3次,将煎液混匀后分2次或3次服完。滋补类药,头煎用时应为40~50分钟,二煎、三煎均可用时30~40分钟;芳香化湿、行气、解表类药,头煎用时应为15分钟,二煎用时5~10分钟;一般药物,头煎用时应为15~20分钟,二煎用时lO~15分钟。

六 先煎、后下是什么意思?

为了充分发挥药效,常对汤剂内某些药物采取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方法。

1 先煎:即先提前煎煮lO~30分钟,如磁石、石膏、紫石英,代赭石、龙骨、牡蛎、等矿石、贝壳、动物角甲类药物,困其质重难煎,应打碎先煮数沸,然后再入他药。川乌、草乌、生半夏、生附子等有毒药物,则应先煮数小时,以减低其毒性。

2 后下:即在-一般药物将要煎好时再下,只煎5~lO分钟,不宜久煎,以防止有效成分逸散,如薄荷、霍香、自寇、砂仁等气轻力薄的芳香药物以及大黄、钩藤等。

3 包煎:即将粉末、带毛或过于细小的药物用纱布将其包好,再入锅内煎者,以防煎后药液混浊或服药时刺激咽喉,如青黛、赤石脂、旋复花、车前子等。

4 另煎:某些贵重药如人参、为使充分发挥药效,并防止被它药吸附,常另煎服用。

5 烊化:又称溶化,一些久煎易粘锅煮焦,且易附着他药而影响他药有效成分溶解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之类,用时应在他药煎好后置于药液中溶解。

6 冲服:散剂、丹剂、汁液,如三七末、琥珀末、珍珠粉、牛

黄粉、竹沥等可以不煎,用药液冲服。

需要指出的是,我院采用的小包装中药饮片,通常包装上已经标明特殊煎煮方法了,大家煎药时留意即可。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掌握正确的煎药方法,更好的发挥药物的疗效。

临床上,常常遇到家长们就中药的煎煮方法问我们一些问题,的确,中药的煎煮方法,对我们开出的方药疗效,会有一定的影响,下面,针对我们平时常见的一些问题,为大家做一个系统的解答。

一 煎中药,用什么样容器和加热方式

煎煮容器与药液质量密切相关.一般认为煎药宜用砂锅、陶瓷罐,忌用金属,其中砂锅受热均匀,性质稳定,导热和缓,不易与中药内所含化学成分反应,且煎汁浓,质量高,故为首选。而金属的化学性质活跃,,易与中药内所含的鞣质、甙类等成分起化学反应.轻者使药物中的某些有效成分发生沉淀,药液中有效含量降低,重则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产生毒性。煎具的容量提倡稍大,以利煮沸时药液不断翻滚,锅盖应稍高一些。可使水分和挥发性成分产生“回流”。

加热方式,我们通常建议采用明火加热,一般忌用现代的各种“波”,如电磁炉,微波炉,是我们不建议的。

二 煎药之前是否应先浸泡

为使药材有效成分最大限度地溶解出来,发挥医疗效用,需要有一个湿润、渗透、溶解、扩散的过程。因此,在煎药前最好先用水将药剂浸泡。浸泡时间应根据药材的性质而定。一般花、茎、全草为主的药材浸泡30分钟。根、根茎、种子、果实等为主的药材浸泡1小时,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药物有效成分酶解或药品的霉败。

三 煎药用水有什么要求

古人对煎药用水的要求多而复杂,比如用无根水(雨水)、冰融水、山泉水、雪水、露珠水等,现在一般认为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即可。

四 水量的如何控制

加水量应根据药量的多少、吸水程度及需要煎煮的时间长短而定,并不需要十分精确,一般头煎加水量多一些,以浸没药材2—3 cm为度,第二煎加水量可酌减。重量相同,质地轻松的饮片,如花、叶、全草类容积大.加水量大,而质地坚实的容积小的药物,如矿物类、贝壳类、果实种子类及其他质地坚实根茎类饮片,加水量就小。

小儿内服药要求少而浓,以便喂服,头煎、二煎药液合并静置澄清,取上清液再加热服用,可以适当浓缩。

五 煎药的火候、时间及次数

煎煮中药有“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为“武火”,慢火煎为“文火”。一般先武后文,即开始用大火,煎沸后改用文火。古人认为。药,有可以久煮者,有不可久煮者”,一般煎煮用时根据方剂不同而有所区别。现代研究也证明,芳香类药多含挥发油,宜用武火快煎,使挥发性成分溶出即可,如果用文火慢煎,时间太长,则药中挥发性成分损失过多。滋补类药,多含蛋白质,多肽,粘液质类大分子成分,不易溶出,升温过快又容易产生“糊化”现象,不利于有效成分溶出。

因此,一般中药可以每日煎2~3次,将煎液混匀后分2次或3次服完。滋补类药,头煎用时应为40~50分钟,二煎、三煎均可用时30~40分钟;芳香化湿、行气、解表类药,头煎用时应为15分钟,二煎用时5~10分钟;一般药物,头煎用时应为15~20分钟,二煎用时lO~15分钟。

六 先煎、后下是什么意思?

为了充分发挥药效,常对汤剂内某些药物采取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等方法。

1 先煎:即先提前煎煮lO~30分钟,如磁石、石膏、紫石英,代赭石、龙骨、牡蛎、等矿石、贝壳、动物角甲类药物,困其质重难煎,应打碎先煮数沸,然后再入他药。川乌、草乌、生半夏、生附子等有毒药物,则应先煮数小时,以减低其毒性。

2 后下:即在-一般药物将要煎好时再下,只煎5~lO分钟,不宜久煎,以防止有效成分逸散,如薄荷、霍香、自寇、砂仁等气轻力薄的芳香药物以及大黄、钩藤等。

3 包煎:即将粉末、带毛或过于细小的药物用纱布将其包好,再入锅内煎者,以防煎后药液混浊或服药时刺激咽喉,如青黛、赤石脂、旋复花、车前子等。

4 另煎:某些贵重药如人参、为使充分发挥药效,并防止被它药吸附,常另煎服用。

5 烊化:又称溶化,一些久煎易粘锅煮焦,且易附着他药而影响他药有效成分溶解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之类,用时应在他药煎好后置于药液中溶解。

6 冲服:散剂、丹剂、汁液,如三七末、琥珀末、珍珠粉、牛

黄粉、竹沥等可以不煎,用药液冲服。

需要指出的是,采用的小包装中药饮片,通常包装上已经标明特殊煎煮方法了,大家煎药时留意即可。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掌握正确的煎药方法,更好的发挥药物的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