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回忆中消亡

 小呆图书 2020-07-29

8月1日(本周六)晚7点,苏州作协会员、管理学硕士王传言携新书《还你一个乡野》做客慢书房,分享主题“为故乡立传,与往事干杯”的文化沙龙,届时除了聊书和乡土人情外,还将深入探讨写作的故事,敬请期待。

分 享 人 及 作 者 简 介

王传言,山东临朐人,苏州作协会员,管理学硕士,有百万余字刊发于纸媒。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回忆中消亡

——《还你一个乡野》读后感

刘英团

-

“月是故乡明,情是故乡深。”人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在异乡的回眸中,家乡成了故乡。故乡的一切,皆神圣起来。渐行渐远的故乡,无论是痛苦的还是幸福的记忆,都是我们的精神寄居和童年的梦忆。

正如作家厉彦林所言,“而今,我虽然已经走出那山坳,可永远走不出那故乡的真情和父母那期待的目光”“无论我们走多远,也走不出亲人的视线和惦念”。

人总是有根的,就像每一棵植物一样。每个人的根,就是他的故乡。对故土的依恋,是没有理由也无需理由的。它就是如此这般存在,规制着隐藏在每个人心灵最深处的本真的情感。

夜读苏州青年作家王传言的《还你一个乡野》,不只是记忆,不只是人到他乡之后的对往事的留恋,而是一种灵魂归宿,恍如置身少年儿时梦。故乡,魂牵梦绕。透过《小学老师》《语文老师》《上学之路》《山货满满》极富诗意的表达,故乡的人、故乡的山、故乡的人情世故,似乎都变成了英国文艺评论家克莱伍·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

乡愁,就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后会想念这个地方。“从那里出发,在这里奔波。这可能就是故乡老家赋予你我的力量所在吧。那里,过去有你的全部,如今有你的父母乡亲,再往后可能就只有故乡的记忆了。

即是如此,也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这种情怀不是让你回到过去,只是让你懂得为何出发。”

正如王传言所言,很多出身乡村的人融入城市,享受着多彩旖旎的现代生活,思绪却时常萦绕在农村那难以割舍的精神家园。这正是“故乡”意象的意义所在。远离故土,来到异乡工作和生活,然而不论走多远,根却依然在故乡,“故乡具有永恒的意义”。

在现代化进程中,守望那一缕乡村积淀下来的记忆,是内心最柔软的情愫。不论是《我的父亲》《神婆大娘》《乡野悲人》《乡村医生》,还是《村中小摊》《苹果园中》《莲花山上》《北墙根下》,王传言敏感而细腻地捕捉到了沂蒙乡村的所有意象。细品《推磨推碾》《洋火枪响》《爆米花来》,还怎能不思乡?这让我蓦然想起当代著名画家黄永玉老先生的一句话:“故事一串串,像挂在树梢尖上的冬天凋零的干果……”

故乡对每个人都有着特别的意义。诗人尼采说:“当钟声悠悠回响,我不禁悄悄思忖:我们全体都滚滚奔向永恒的家乡。”

在《还你一个乡野》中,王传言为我们建造了一座沂蒙人物画廊。从勤俭耍蛮的爷爷、泼辣讲究的奶奶、折腾显摆的父亲,到世事洞明的三舅、闲暇说书的传友二哥、神婆大娘、学典大爷、堂哥传帝、传道大嫂,以及小学老师、语文老师、乡村医生,他们所代表的人物群体,大多具备沂蒙人的憨厚与刚毅,有山一样的博大胸怀和高远境界。

当然,每一个个体也有不同的身世遭际和独特的品格个性。“选择,在一激动定格的村中人的身上,明显就是少的。而关键时刻的选择,才能见真情吧”“大嫂带给大哥的是一种坚定和坚毅,是那种对生活已经抵达低谷时刻,仍旧有希望的灯盏在照亮的可能性”。

对乡土的依恋,对乡人的追怀,对乡风的追寻,对乡物的追忆,深沉而温馨,无不渗透着王传言真诚的感恩之心,让多少焦渴的心灵享受到绵延甘醇的温暖与感动,甚至泪湿衣襟。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王传言笔下的乡情富有美学力量,不仅因为他善于“聚焦”沂蒙乡村人、村事之美,更在于融入了他深厚的感情。读某些篇目,颇有共振。王传言生长于沂蒙山,而我在伏牛山生活了一辈子。他所经历的,我大都感同身受。

所以,读《还你一个乡野》,总有一种特别的切肤之感,恍如置身自己年少时代的场景,不禁唤起我执拗而强烈的思乡之情。“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到哪里去?”答案就隐藏在对乡人、乡事、乡物的无尽追寻中。“哲学原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十九世纪德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奠基者、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的比喻可谓贴切,哲学无非就是人们在心灵意义上的返乡。

而这正是王传言所说的,“有些东西是满负载着自己的记忆,里面承载的不仅仅是那些具体的事物,更多的是有着自己的情感在里面,纵然深情无限,岂能挡住旧时的风光不再。尽管,当今的条件好了,但旧时历历在心间,只有那些才是恒久的,才是真实的。”

“乡野,有无数的生命悲歌,作为生命个体,他们匆匆完成自己的一生,留给人们的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但生命本身又是平等的,过得好与坏,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年轮留下,没有人为他们记录,我却在异乡的夜里,想起了这些往事历历。”

艺术家阿·布洛夫认为,少年所获得的,同所读的第一本书,所听到的第一个故事或所看懂的第一部影片有关的最深的审美印象,会对人的审美趣味产生最有力的影响,以某种方式培养着人。

《还你一个乡野》由49篇文章组成,按主题分为“乡人篇”“乡风篇”和“乡物篇”。细读之,作者不乏对于民族文化、人类命运、人生境遇和乡村变革图景的深度思考。诺瓦利斯说过,“我们是去哪里?总是在回家呵!”行万里路,却怎么也走不完对故乡的思念。

王传言爱着故乡的山山水水,在他的心灵深处,不论是鲜花小草、柿子榆钱和老屋古井,还是叔伯父母、师友尊长和邻里村人,都烙着故乡浓情厚意。故而,不揣行文粗鄙,谨套用艾青《我爱这土地》的诗句,表达我对《还你一个乡野》及对故乡的情感:“为什么我的眼睛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