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农上联:水内钉桩,进一寸,浸一寸;秀才对出的下联十分经典

 历史子衿 2020-07-29

老农上联:水内钉桩,进一寸,浸一寸;秀才对出的下联十分经典

自古以来中国的农民和读书人就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读书的一些酸儒们,觉得自己谈古通今,读的是圣贤书,而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生只在田里打转,把字写成斗大,他们都认识不了一箩筐的字,自然不能与之为伍。

老农上联:水内钉桩,进一寸,浸一寸;秀才对出的下联十分经典

而农民呢,他们一边羡慕着读书人的新鲜受人尊重,盼望着自己家里的孩子能有朝一日脱离了农门,但他们一边又瞧不起读书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会空谈。

这天啊,有个秀才考科举失利了,愤愤然地回了家。这名秀才自认才高八斗,尽是一些有眼无珠的考官,自己只能曲高和寡。他在村口看见几位小孩围着一位老农拍着手,这位老农正在田里耕作。

老农上联:水内钉桩,进一寸,浸一寸;秀才对出的下联十分经典

秀才有意奚落老农一番,好出自己心口的恶气,便故意对这些小孩说,你们要好好读书,不要长大了,只能干这些粗人干的活。老农一听,当时火就上来了。老农心想,我凭借自己的力气吃饭,行得正,坐得直,不比你这个白面书生强?

老农说:你这个后生看样子读的书不少,俺也没有上过几天学,但俺凭自己一把好力气吃饭,不撞良心。俺给你出个对子,俺倒要看看你能对出个什么来?秀才想,这不是张口就来的吗?一个老农出出花来,能出的有多难呢?

老农上联:水内钉桩,进一寸,浸一寸;秀才对出的下联十分经典

于是秀才信心十足地答应了。老农的上联是:水内钉桩,进一寸,浸一寸。什么意思呢?老农说这个田里的桩子,给他钉进去一寸,水田的水,就要给他没过一寸。

这个对联要追上来可不容易,这个对联的精髓就在后两个动词是同音来描述一个物体的状态,最好还要用量词子做比。

老农上联:水内钉桩,进一寸,浸一寸;秀才对出的下联十分经典

秀才没有听好,以为进和浸同音,他心想,这老匹夫连个对联都不会出,还想跟我比较一二?他得意洋洋的向老农指出了他的错误,对联不允许有两个重复断句。

老农不慌不忙的向他说道,头一个字是只进地下一寸,后一个是水没过桩子一寸。听完老人的解释,秀才脸色都变了。这个对联十分巧妙,他一时半会对不出来。望着孩子们期待的眼光,秀才涨了个大红脸。

老人看出了秀才的窘态,大手一挥,让秀才回家再仔细思考。秀才几乎是落荒而逃,他回家苦思冥想,依然是对不出来。到了夜晚,秀才的妻子为他点灯 他看着摇曳的烛火让蜡一点一点的融化,突然灵光一闪,他的下联是风前点烛,流半边,留半边。

老农上联:水内钉桩,进一寸,浸一寸;秀才对出的下联十分经典

通过这件事,秀才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自己虽然饱读圣贤书,但自己的漏洞还有很多,做学问的路还很长。从此秀才沉在心来,踏踏实实的做学问,最终秀才如愿以偿的考上了进士。秀才成了一位好官,造福了一方百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