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贵臣:校园春秋写沧桑(四章)

 作家美文 2020-07-29

 特别提示: 作品一经本平台录用,将同时发表在‘网易新闻、一点资讯、凤凰新闻、微信公众号’四大媒体平台!

图片带'摄图网'基于cco协议及摄图网会员授权

中国诗歌文学精品旗下平台

  

王贵臣:校园春秋写沧桑(四章)

(一)校园春秋写沧桑

傍晚,同学来电话说,村里的学校卖了,已经在盖高大的厂房。

这是我老家这个村第一栋非农业用房,这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外在标志。兴奋之余,我还是带有抹不去的忧伤。我读书八年的自新学校,在我的记忆里,你失去了白杨有了绿松垂柳;你失去了土坯房有了青砖白瓦;你失去了无私有了后来的告别!千里之外,我立即搬出影集,寻找我们那个时代的乡村校园、那个时代的乡村教师、那个时代的农村同学------。

一张黑白小学毕业照,让我看到了当年满脸朝气的老师,满脸幼稚的同学,我的思绪回到了那个洒满霞光的校园春秋。

自新,一个在普通地图上没有标识的小村,三十五年前的春天,我第一次铺展高比例军用地图时,找到了自己的出生地,看到了房后的独立树,屯前的坑塘,还有学校的那片绿色。那是我生活了十八年的家乡,那学校有我许多记忆悠长的故事。

“柳边塘畔小村庄,杨内坯中大课堂”。这是诗中对当年学校外观的浓缩。校园四周的白杨树都是二十年左右的树龄,也许预示着学校的历史。我多次试图了解自新第一户人家的历史、自新学校第一年开学的校史,都没有找到满意的解答。校园四周偶有几棵山榆、红柳,就像当年女同学的红头绳,点缀得绿色校园活力绽放。白杨树外侧是一条深一米、宽一米的土沟,也算是护校沟。学校的大门朝向正南,门口一侧一棵的白杨,看上去比其它同伴年长几岁,树冠下枝与其它梢头比肩,树干明显粗壮,像两位面对面的哨兵,守护着师生的乐园。不知这两棵白杨是下面的土质肥沃,还是当年设计者、栽种者有意而为,也许是天意让众多的白杨有着不同的命运。师生的家都住在学校东西两个方向,西部的师生穿过大队部、供销社就进入学校了。东侧入校的学生,有的从农田里的毛毛道出来,偷偷地跳过壕沟进学校,低年级女生跳不过来,就抓着沟沿的蒿草青枝登上沟坡,有时细嫩的脸蛋被蒿草抽出一道印痕,成了同学开玩笑的把柄。在西南角的低洼处,春夏秋三季形成一滩微湖,里面有几株水柳、数不清的水草、各种山野花。校园有了水的滋润和花草的相映,就像女性的胸花,点缀得更加靓丽。

到了春夏季节,校园的杨柳榆枝上,西南角的微湖边,教室前的花池里,校舍的房脊上,都是叽叽喳喳的黄鹂、水鸭、燕子等几十种鸟在嬉戏。有的成双成对,有的黑压压成群,也有个别独身来往,它们或独唱、或合唱着各种动人的鸟曲。雁在天上飞,不得不抬头,每当学校上空飞过一行人字形大雁时,师生们都自觉地行注目礼,春迎北行、秋送南归。夏季每天八点课前,师生们迎着朝霞,三三两两或独自走向学校。朝霞映红了天边,映红了土坯房的脊背,映红了师生们的脸颊。这意味着朝气,意味着活力,意味着蒸腾。树高叶满的白杨长影,就像在土操场上泼洒过的凉水,成了师生们消减途中汗水的手帕,让大家渐渐褪去潮红走进教室。

放学的时候,二百多名学生按照自然屯统一排队,每一队有一个路长,在夕阳霞晖的映衬下,有序地走出校园。按照校规,队伍走到谁家附近谁离队,但离开两棵挺立的哨兵不远,东向坡遮、西向林档,同学们就各奔东西了。有的结伴在途中玩耍;有的书包里藏着铁夹子去打鸟;有的回家帮家长做家务。那个年代,就连一年级的小孩,走过沟壑旁密密的柳林,穿过哗哗响的高粱地,路遇彪悍的男人也不害怕,家长不担心,没有小学生丢失、被拐、被伤害的现象,更没有校园暴力,有的只是同学之间打个小仗,家长知道后都是教育自己的孩子。那时的校园内外,正如诗词中描绘的“杨绕周、草绕周、光洒学园榆叶柔,独行家不忧。燕也啾、鸟也啾、霞晚归途长影留,集中领路收”。

进入校园,映入眼帘的两栋土坯房,是整个学校的校舍。初春,每个教室前都修整一个花池,外围用砖头砌成花边,或用红柳织成篱笆,池内种上格桑花、芨芨草、葡萄高、紫黄白菊等几十种家花野草。待到花香飘洒的时候,满园各色的蝴蝶时而在坑塘上飞来飞去;时而钻进敞着窗户的教室听课;时而在课间与师生一起做广播体操。“紫叶梅、粉叶梅,春种春开秋醉杯,室前池内培。种黄葵、赏黄葵、晨放晨欢红日追,侧风香味徊。”这首《长相思》浓缩了好色校园的迷人景色。

这里是我人生文化教育的开始,我们班的教室是学校唯一 一个小套间,这里原本是老师的办公室,老师多了搬到大间,我们一年级在里间上课。学校的大钟在办公室窗前,三块方木吊着一个类似铁轨的大金属块,每次被铁锤敲击的声音清脆悦耳,指挥着全校师生有序地教学。回想起来,那钟声就是给予我们知识的信号,那钟声就是给予我们做人的警示。

从春到秋,办公室门前放一个粗燥的瓷缸,一把水瓢,从大队部一侧的地下水井中,用辘轳把水摇上来,不用消毒清澈甘甜凉爽,这就是学生的日常饮用水,多年来没有一个师生因饮水而生病。

在这里,我完成了小学和初中一二年级的学业。后来去了中心校读书,再后来当兵三十多年,对这里的一切记忆悠长,可谓“八年学路乡根记,卅载兵郎固守忙”。

小学毕业前夕,学校借了一辆大胶轮拖拉机,把我们班同学和全校老师载到四十里外的县城,照了毕业照,这张照片对每个师生来说都显得十分珍贵。

离开家乡三十六年了,不知是哪一年,这个泥土操场、草坯教室和它的杨柳榆,被青砖白瓦、青松垂柳取代;不知从哪一年开始,校园没有了鸟语花香;不知从哪一年开始,师生越来越少了,从当年几百名到近些年几十名,近几年的几名,直至终结。

自新学校,在没有彩旗飘飘,在没有掌声的欢送中,静悄悄地走了!我只有透过黑白照片,去感受那绿色的过去,去平化那份思念与忧伤,去遐想那块土地的未来!

(二)红烛燃尽泪相连

当下,社会上流传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样的教育理念。我理解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老师不可能把所有学生都教出学士、硕士,但我赞同老师要有这种勇气。我读书时,处处饱含着老师的辛勤汗水。

我父母都是文盲,传授给我做人做事的道理和经验,直到今天还在指导着我人生的原则。但她们对于文化学习一点也帮不上,我靠的都是老师。

那个时候要求孩子八毛岁上学。上学后我的语文、算数每次考试都是双百。班主任郑福芝老师对我很信任,自己忙不过来时,先把我的作业批完,再把同学们的作业本交给我,由我来逐一批完。这就更促进了我认真听讲,细心做题,因为不知道哪天还要批作业。

农村儿童没有进过幼儿园、学前班,上学前都不认字、不会写字,也不会加减法运算。我入学时,算术二十以内的加减法都会做,源于上学前总去生产队,大人们逗我玩,称秤时让我给加,时间长了记住一些。后来生产队开会我也去听,有时还能听明白,保管员忙时我就帮干点小活。在我十几岁的时候,就去生产队蹭报纸看,一点一点地知道了不少事情。

郑老师对待每一个学生都十分认真,很多同学会写第一个汉字都是老师手把手教会的,到了高年级,有的老师说我和郭宝全的字很好看。课间十五分钟,郑老师多数时间都在辅导学生,遇到哪个同学有错题,或完不成作业,都利用放学后或星期天进行家访补课。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郑老师改教全校音乐、美术课,新来的靳国义老师做了我们的班主任。一次课间,我和同学玩篮球摔倒了,后脑着地当场晕了,清醒后就头疼,靳老师把我领到大队卫生所吃了几片药送我回家休息。第二天父亲赶着生产队马车,带我到公社卫生院看病。靳老师得知我被确诊为轻微脑震荡后,到家嘱咐我好好休息,恢复好再给我补课。上学后,靳老师要把落下的课单独给我讲一遍,我只让老师讲了比例运算这一节。我们班每个同学都能得到老师单独辅导,有的在课堂;有的在课间;有的在星期天;也有的在学生家里。

大队就近划给学校几十亩地,让师生自己种植。一方面让高年级学生学会干农活,一方面学校有点收入,补充六一儿童节运动会费用。学校要求学生把晾干的牛马粪带到学校给庄稼施肥,我每次都带上满满一筐,小学生挎在臂弯上很吃力,校长任风鸣住在我家西头,每次都帮我抬着,有时也帮助其他同学分担,让我们感到既敬畏又亲切。

这样的故事,在其他师生之间也有很多,都能让学生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快乐地成长。女儿读小学、初中时,部队有通勤车接送,家长都很放心。可是,每次到学校开家长会,看到丁香、连翅、小桃红围绕着三四层高的教学楼时,就想起了白杨树中的土坯草房;每次带女儿补课时,就想起了自己的老师补课的艰辛;每当两个大人工作,在经济上捉襟见肘时,就想起了农民父母同时供养两三个儿女上学的时代。当然了,随着社会进步,学习条件大幅度提高,人们观念的变化,消费固然也在变化。

(三)趟过老师那条河

我们这届学生小学毕业的时候,上级批准在小学辅设初中班,我们就不用往返十六七里路去公社中学上课了。当时,中小学都是全日制教学,但考试可以开卷、半开卷。用一位老师的话说,用老牛拉来一车书也允许抄,就是不允许抄邻座同学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有的同学努力学习,有的不集中精力。校长任风鸣要求,在不违反上级精神的前提下,由各科老师掌握考试方法。实质上就是尽量不开卷,让学生多学一点。“一代适逢开卷试,凤鸣引导闭书郎”就是对当时考试的记载。

初中一二年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李亚范,是全县第二大镇高中毕业的高材生,又在部队做过新闻报道员。他任教的两个学科考试都严格闭卷,要求考出真实成绩,对成绩较低的同学集中或单独补课。没过几个月,全国恢复高考,从此,每一学科都严格闭卷考试。

李老师业余时间常给报纸、电台写稿,每次都交给我用复写纸抄三份寄出。那时,我一点也不知道消息、故事、随笔、散文、通讯是什么,有时李老师也与我说这篇稿子是什么题材、写的什么事、表达一个什么思想等等。当时似懂非懂,直到自己在部队做了新闻报道员、宣传干事时,才感觉出抄稿子也给自己打下了朦胧的基础。有一年回家看望李老师时,师生还谈起了各自做新闻的趣事。

当时,政治课除了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时事政治外,初中学生还要和老师一样学习理论文章。学习材料少,学校就刻钢板油印,这样的活老师都交给了我。到部队后,有一段时间在团里办小报,全团就一台打字机,需要排号打印,小报急于出刊发到一线分队时,我就刻钢板赶时间。说起来还要感谢老师,在我少年的时候给我压了成人的担子。现在回想,我们能有所进步,既源于时代,也源于师生的严格教学,正像诗言:“黑土飘香萦满抱,自新儿女谢桥翔”。

经常利用上课时间干活,有时就得利用早晚、课间时间学习。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我成了挤时间刻苦学习的好学生。中心校举办学雷锋积极分子报告会,自新学校只有我一名同学,在校长的带领下参加报告会。需要发言的同学有二十几名,由于压缩报告时间,我准备的《用雷锋的钉子精神激励学习》只做了书面发言。

数学老师许春玲是公社中学毕业后任教的女老师,教课十分卖力,学生有问题不厌其烦地讲解直到弄懂为止。中心校每年都组织一两次数学竞赛,许老师带着我们两个班的于艳华、朱卫民、陈灵和我参加了两次,也算经历了场面。对数学语文老师的印记,就像诗中写的“春玲精点方程式,亚范文风故事扬”。

校长任风鸣十分重视第一个初中班,经常到班里听课,了解教学情况,还把学习靠前的男同学张万臣、谭学会和我,称为“二臣一会”,有时也把女生于艳华、苏桂英称为“英华”。

(四)精彩如歌校内外

我们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既要学工、学农、学军------。是我们上学时的教育方针。作为队办学校,学农是最直接、最方便、也是最需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夏锄、秋收时节,学校都要放农忙假,有的年份集中去生产小队参加劳动。

在田间地头,生产队长给师生做示范。比如,夏天给谷地拔大草,队长拔下一棵谷苗,一棵与谷苗相似的水草,从两者的颜色、叶子数量和形状上讲解区别,然后告诉大家,除了谷苗,其他物种全部拔掉。这样的劳动,表面上看一人一垄比较公平,但工作量是不一样的。在之前锄草时,认真的人已经把绝大多数杂草铲除了,这条垄就干净,反之杂草就多,拔大草的进度就慢,还不一定保证质量。

到了秋天收玉米时,农民已经把玉米秸秆割倒,隔一段放一铺子,有时出现了铺子大小的差异,完成的进度也不同,老师作为机动人员,看到哪个同学落后了就帮一把,多数同学完成任务又来接力。小兴安岭余脉的秋天,气温都在零度以下,还有霜冻,同学们小小的年纪长时间在野外十分辛苦。“夜雨凉风过,红黄替换收。晨光田地照,晚月雪霜留。青少手颊紫,成人舞动柔。墨无大写意,寒暑衬金秋”就是师生参加秋收时的真实写照。

到生产队劳动,师生都被分配到各户吃午饭。生产队提前把数量不多的白面分给各家。各户女主人把白面做成油饼、花卷等主食。副食都是房前屋后种植的季节性蔬菜,或是秋天晒的干菜。每到这时,各家都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做菜也比平时多放一点油。到了中午开饭的时候,各家主人都提前在家院门口等候,学生们排着队,每家分六到八个学生不等,各家的小孩儿也都像招待亲戚一样热情,因为学生饭后他们可以有个小改善。

学校平时要求学生业余时间帮家长分担家务,每到暑假后期,我们有的初中同学就参加生产队麦收。我第一次就割八个苗眼,成人割十个苗眼,虽然很辛苦,但还是能跟得上。我的代价除了汗水,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被镰刀割了大口子,直到二十几年后白痕才渐渐消失。

到了冬季,挎着柳条筐或拉着木头爬犁,在屯里屯外拾粪,成了帮助家里增加工分的方式。三九风雪天,天刚蒙蒙亮,十几岁的孩子就让父母从热被窝里叫出来,顶着西北风出门了。大多数同学都用一节课的时间拾粪,然后回家吃早饭再去学校上课。那时的冬天,家家户户都吃两顿饭,学校九点上课,时间也很宽裕。有的女同学跟男同学一样起早拾粪。生产队定期到各家过秤收粪,我每年冬天拾粪能挣四五百个工分,既为家里分担了一点点困难,也锻炼了自己的意志。

“王府山墙滴雨露,季村野岭洒夕阳”。学校校舍也不例外,教室的土坯房,外墙壁经过四季风雨的侵蚀,有的脱皮、有的漏风雨。过了中秋节,学校就组织学生和泥抹墙。这是个苦活累活,老师都带头干。成了主力的同学,被校长称为“宝贝旮瘩。

自新学校地处平原与丘陵的交汇处,当年自然风景秀美,小溪沟塘遍地,但无大山大水,更无自然矿藏。冬天取暖很少能用上煤炭。立秋过后,学校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沟旁割蒿草,晒干后冬天取暖用。到了取暖前夕,组织师生到五里外的沙场,用书包背沙子搭火炉砌砖。火炉就是下半部用砖砌,上部把一个大柴油桶从中间割开,割好灶门和排烟口,用一半盖在上面,再用炉筒子做烟道,从教室窗户伸到外面。生火炉是个技术活,开始都是老师亲自引柴点火,然后选一个责任心强的同学当炉长,有时哪个同学来得早就主动生火。

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后,学校的文体活动也十分丰富。除了本校举办运动会外,还要参加中心校的文艺、体育汇演。体育节目主要是团体操,文艺节目有百人大秧歌、小合唱、表演唱、小杂技、对口快板等。我们班的女同学梁宝华、张维荣参加的表演唱《我是公社小社员》还获了奖。如果按照现在的招生附加条件,有很多同学写字、画画、跳舞、唱歌都可以加分,但那时升学就凭文化课实力,评选三好学生靠的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回想阳光洒满校园的清晨,回想白杨红柳中传出的鸟语,回想花池飘出的幽幽清香,回想炉筒子飞出的缕缕青烟,都传达着那魅力清新,淳朴珍贵的乡村校风。

授权原创首发作者:王贵臣(晨歌   左岸)祖籍辽宁省朝阳市,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在哈尔滨市从军30余年,业余时间默默喜好诗词,在各类报刊发表过百余首诗词、诗歌,有几十首诗词收编专著。偶获各类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