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与艺术》【世界感恩节】吴文青:感恩,在一举手一投足之中

 世界作家图书馆 2020-07-29

感恩节,就象父亲节、母亲节一样,是个节日。

感恩节前几天,每天刷着朋友圈,满满都是感激、谢恩的言辞。我没有发表什么感言,只是一如既往地,在晚饭后,给母亲刷刷牙洗洗脸,漱完口时拿着她的手,教她怎么刮刮下巴的水;休息一会,再给母亲敲敲胆经推推背,偶尔她皱眉喊叫“哎呦!”我就赶紧轻声哄着“哦,轻点啊,轻点。”看着中风偏瘫坐着轮椅、一头白发却孩子性情的母亲,思绪飘游着回到了年幼…...

母亲身体一直不好,父亲忙里忙外地操持着这个家,父爱母爱对于我来说,似乎仅现于吃穿住行以及学习方面的管教,除此之外,很少有言语和心灵的交流。似乎没有什么温情的拥抱、没有什么娇嗔的撒野,我就这么淡泊地忧郁地长大了,读书、工作、结婚、生子……儿子小时候体弱、爱哭闹,读书了吧,又是出名的调皮蛋。经过耐心、苦心哺育儿子的艰辛过程,才让我真正地成熟,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母亲,才让我感受到父母对我的那份平淡而浓郁的亲情,那份没有华丽词藻言表的爱。

由于长年操劳,父亲七十三岁逝于心脏病,那年,儿子才几个月大。对父亲的孝敬,仅限于在他逝前几年,饭前拣拣菜,饭后洗洗碗,买点他喜欢的水果、挑两件新衣给他。十年后,母亲中风偏瘫,老小老小,中风后的老人更象小孩一样。很自然地,伺候老母亲,用心,像养育一个孩子一样。孩子,什么事都是教两三次便会;可中风的老人却不一样,有时候,一个咳痰或擦鼻涕的动作都要一次次地、轻声细语地教。

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地进行,觉得一切都是应该如此。感恩不能止于言表,而是应该转化为一举手一投足的常态。感恩节,只是一个节日,就像“五一节”一样,人们不能,到了五一节才去劳动。


 

作者简介:

那年,原名吴文青,70后,从小喜欢文学和艺术,性格文静而内敛,平日里,偶以笔墨留下自己的情绪。在“文学与艺术”诗社2016年举办的全国首届“七夕.华原杯”爱情作品大奖赛中,获得“十佳桂冠作家”之一。有《气流与气流的相遇》、《雨后》、《送葬》及《星语心愿》等原创作品被选登在《文学与艺术》“放歌秋天”、“放歌冬天”和“中秋诗会”栏目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