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儿的启示(外一首) 张灿君 年年清明,又近清明。那个雨纷纷的时节,终于提前下了久违的春雨。 呆坐在画院,望着空空的鱼缸,没有思考如何恢复其中的生机,却勾起了我深藏脑海的记忆…… 小时候的好多事情都随着时光的流逝淡忘在记忆的深处了,有些事情却记忆犹新。 在我很小的时候,很淘气,也很好奇,好多事情都想弄个明白。 后边街上有个小孩淹死了。 听说,是在水湾里玩儿,滑进深水里,喝水多了,憋死了。 家里的鱼缸里养了几条金鱼,只见到金鱼在不停地“喝水”、“喝水”……。 望着正在为金鱼放鱼虫的父亲,好奇心促使我想问个究竟: “这鱼儿为什么不停地喝水却淹不死?” “因为它们用腮呼吸。” “那什么是腮?” “是鱼儿在水里喘气的器官。” “那后街的哥哥为什么不用腮喘气?” “因为腮只有鱼儿才有。” “可那哥哥也有腮帮子啊!” “腮帮子不是呼吸用的腮。” “……” 看到我一脸的困惑,父亲对我说:“人啊,比鱼儿贪,鱼儿喝了水能从腮里放出来,只留下有用的、该留下的,人却不能。” “做人也一样,如果不能像鱼儿一样,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去拿,不管它是不是从身边或嘴里不停地流过,那也会被其他的东西淹死的。” …… 后来,我稍大些了,也明白了鱼儿是怎样呼吸的,也知道了“腮”是什么,也知道了“腮帮子”真的不是“腮”!父亲对我讲的话也似懂非懂地记着……。 再后来,上学,工作,走上了社会。 父亲已然年老,还喜欢养鱼。 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天,父亲把我叫到鱼缸前,对我说:“记得我说的话吗?你小时候,关于鱼儿。” “不记得了。” “鱼儿为什么不停地喝水却没有被淹死?” “这还不简单,因为它们有腮。”我一脸不屑。 “也是,还有呢?” “……” “因为它们懂得放弃。它们不贪!不要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父亲的眼神变得异常凝重,“你现在要工作了,记住我说的话,像鱼儿那样,不要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不会被淹死。” …… 再后来,读书时看到一个据说是真实故事。 一农家院粮仓老鼠多,用毒药却也毒死好多的猫、鸡、鸭等,于是有位聪明人就制作了一个粗铁丝编成的笼子。笼子网孔较小,里边放进好多谷子,放在粮仓里。晚上小老鼠跑进去,大吃起来。第二天早上人来了,它们却出不来了,因为吃得太多肚子太大,原先的网孔相对变小了。老鼠无法从笼子里出去,于是只能束手就擒。如是者三,逐步加大网孔,竟将那个粮仓里所有老鼠消灭。 别人问聪明人,“要是老鼠吃个半饱就走,不会丧命的!” 聪明人说,“贪官被抓后都后悔自己早一点收手就好了,好多人贪欲过多、坑蒙拐骗,等事发了才后悔……。就连好多万物之灵的人都做不到,你要老鼠怎么样?!” 说到底,老鼠是让来得太简单的谷子给撑死的! 是啊,好多人不就是经受不住“太容易得到的谷子”的诱惑,为了蝇头小利出卖原则,久了终于“撑着”、“淹着”……是不是也应该学学那“吐纳有致”的鱼儿呢?! …… 父亲虽已驾鹤而去,然他那凝重的眼神和谆谆的教诲似乎还常常浮现在我脑海、萦绕在我耳边…… 是啊,做人就是这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上,到处充满了诱惑,如果不能把握自己,拿了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就会被“撑着”。有人说是体制造就了贪腐,可我想说,在这个权力缺乏监督、“容易得到谷子”的世界上,把握自己难道比动物求生还……!想想看,在这“无人看守的谷仓”和“欲海”里,如果拿得多了,早晚会被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害死”! 长大以后我慢慢明白了,父亲那些“教训”人的话语,其实是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七绝·寒食 割股何料火烧身, 至今思来泪满襟。 以怨报德多少事, 寒食千载诉寒心。 作者简介: 张灿君,大学文化,生于1963年,现为山东国风画院院长、爱心中国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明星乒乓球队书画院副院长、北京国信煤安科技集团常务副总经理。自幼承继家学,爱好文学与书画艺术,擅散文与格律诗,书法诸体皆修,尤擅隶书楷书。国画以山水见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