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曾以其自比——战国名将出灵寿

 弘净 2020-07-29

2020年07月15日

  日本出版的《大唐风土记》中所附《乐毅画像》。 (资料图片)

  位于邯郸邯山区东部邻近309国道的“战国望诸君乐毅之墓”。 本报记者 杨惠玲 摄

  石家庄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朝代更迭、历史演进,石家庄区域内涌现出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技文化精英,他们以自己的理想、抱负和才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领域,发挥着不同的历史作用,为石家庄历史,也为中国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追寻名人足迹”栏目,将引领广大读者全方位、多视角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进行了解,传承历史文脉,典藏城市记忆。今天,我们走进千年古县灵寿,追寻战国名将乐毅战功卓著的一生。

  乐毅,生卒年不详,中山灵寿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后因受燕惠王猜忌,乐毅 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今河北衡水武邑县东南),号“望诸君”。

  □本报记者 杨惠玲 实习生 周小雯

  千年古县灵寿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早在战国时期,灵寿就出了一个著名人物乐毅。”灵寿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吴和韵潜心研究灵寿县的历史数十年,他介绍,乐毅为燕赵两国争相任用,曾挂五国帅印,半年内连下齐国70余城。他的《报燕惠王书》写得荡气回肠,让人读之“废书而泣”。乐毅的品德和才能,为后人所敬重。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曾自比管仲、乐毅。直到唐代,人们还把乐毅作为古代名将进行祭祀。在吴和韵的讲述中,乐毅这位2000多年前军事家的形象逐渐清晰、丰满起来。

  三易其主遇明君施抱负

  乐毅的先祖乐羊,是战国时期魏国魏文侯时期的大将。因攻打中山国有功,被封于灵寿,称其为“灵寿君”。乐羊爵封灵寿后,就以封地灵寿为家,其子孙后代就在南羊沟、北羊沟一带繁衍生息。

  乐毅少年聪颖、喜好兵法,继承了先祖的衣钵,贤名传闻乡里,年纪轻轻就被乡人推荐到了赵国朝堂。

  当时灵寿已归入赵国版图。但是,没等乐毅施展才华,赵国就发生了“沙丘之乱”。因赵武灵王在传国问题上的优柔寡断,为赵国的安定和发展留下了隐患,赵惠文王与废太子章都欲伺机除掉对方。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与二子游览沙丘宫(商纣王时所建离宫,时属赵地,在今河北省广宗县),废太子章欲杀赵惠文王,包围了其所住宫室,结果反被赵惠文王从都城邯郸调来的军队击败,废太子章逃往赵武灵王住处躲藏。赵惠文王的亲信包围了赵武灵王的住处,搜出废太子章并杀之,因害怕放出赵武灵王以后遭诛族,竟对沙丘宫长围三个月,显赫一时的赵武灵王被围困饿死在沙丘宫。

  赵国严重的内乱,使得乐毅失去了施展抱负的希望,于是他到魏国当了一名普通大夫。乐毅到魏国除了赵魏相邻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先祖乐羊伐灭中山国,被魏文侯爵封为“灵寿君”,乐毅也期望自己能在魏国建功立业。

  在魏国,乐毅听说燕昭王高筑“黄金台”招贤纳士,以图强国,这让他心生向往。恰在此时,魏国欲遣人使燕,乐毅不失时机地争取到使燕的机会。

  来到燕国,燕昭王以宾客的礼节隆重款待乐毅。在短暂的交往中,他深感燕昭王是一位既爱惜人才又抱负远大的君主,便决定留在燕国,燕昭王当即任命乐毅为亚卿。从此,乐毅有了施展文韬武略的舞台。

  挂五国帅印连下七十城

  燕国在“战国七雄”中原本是实力较弱的国家。公元前314年,齐国乘燕国内乱进攻燕国,仅用50天就攻下燕国的国都。由于齐军过于残暴,燕国军民同心抗齐,齐国才不得不撤走军队。从此,燕齐两国结下了深仇大恨。

  燕昭王继位后,立志洗雪国耻。齐国在齐宣王时,国力强盛,但是齐湣王继位后,逐渐衰败。

  看到举兵伐齐的时机已经成熟,燕昭王便同乐毅商量。乐毅提出了组织反齐联盟的战略方针。他对燕昭王说:“齐国虽然开始衰败,但仍保有以往霸主国的基业,而且地广人众、士卒习战,我们单独与其作战肯定不行。大王如果一定要报仇,必与天下共图之,最好联合赵国与魏、楚等一起行动。”燕昭王很赞成乐毅的战略主张,派乐毅出使赵国与赵惠文王订约,另派使者出使魏、韩两国,赵国又联合了秦国。各国对齐国早已不满,都愿意与燕国联合,“合纵伐齐”的统一战线很快形成。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还把相国之印授予乐毅,各国军队也都如期集结。

  公元前284年,乐毅统领赵、韩、魏、楚、燕联军,挂五国帅印,挥师入齐。齐国也征发全国之兵迎战。

  首战于济水(今黄河下游山东段是古济水故道)之西展开。乐毅身先士卒,五国将士个个奋勇,齐军被打得落花流水。济西大捷,楚国收回了淮北之地,其余各国也各有收获。接着,联军在秦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又大败齐军。这时,乐毅遣还秦、韩两国的军队,派魏军攻取宋国的故地、派赵军攻占河间,自己则率燕军一鼓作气攻入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将齐国宫中的祭器珍宝、国库里的钱帛及齐军从燕国掠走的重器等全部车载运回燕国。燕昭王亲自到前线犒赏士兵,把乐毅攻占的齐国地盘昌国(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南)封赏给乐毅,号“昌国君”。

  乐毅继续率领燕军以临淄为中心,兵分四路,半年时间内把齐国70余城收入囊中,仅剩莒城(今山东省莒县)、即墨(今山东省平度市东南)两城拼死抵抗。

  一封书信成就传世名篇

  乐毅将所占齐地划为燕国郡县,派人治理,采取恤民休养政策,废除齐湣王时的暴政,实行轻徭薄赋。对于未攻取的莒城与即墨,乐毅围而不攻,后又下令解除围城,后退到九里之外扎营筑垒,给城中百姓以生活方便,并赐济难民,安抚归顺以求其自降。但三年之后,这二城仍未攻下。

  燕昭王去世后,燕惠王继位。惠王做太子时就对乐毅存有疑心,因此对乐毅用而不信。坚守即墨的田单,侦知燕惠王与乐毅有隙,乘机离间。燕惠王听信谣言,派骑劫取代乐毅。乐毅决定弃燕,改道西向奔赵。

  赵惠文王把赵国与燕齐两国交界处的战略要地观津赐封给乐毅,称其“望诸君”,以震慑齐燕。

  统帅被逼走,跟随乐毅拼杀出来的燕军将士军心日益涣散。齐将田单先用“诈降计”麻痹燕军,又用“火牛阵”突然袭击,燕军大败,骑劫死于乱军中。田单乘胜反击,陆续收复了齐国丢掉的70余城。

  燕惠王后悔临阵换将,但又怨恨乐毅奔赵,担心乐毅帮助赵国攻打燕国。于是,燕惠王派使者前往赵国给乐毅送去了一封书信,责备乐毅忘恩负义,“何以报先王”。乐毅读罢燕惠王的书信,感慨万千。为了表明自己的心迹,乐毅给燕惠王回了一封书信,这就是旷世名书《报燕惠王书》。在信中,乐毅语意恳切真挚、感情忧愤深沉、措辞委婉含蓄,表明了自己对先王的一片忠心和相知相得,驳斥了燕惠王对自己的种种责难和误解,抒发了功败垂成的愤慨,并以伍子胥“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的历史教训申明自己不会为昏主效愚忠。

  《报燕惠王书》堪称先秦散文中的经典之作。司马迁的《史记》用50多万字记述了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报燕惠王书》是全书录入的唯一书信。就《乐毅列传》而言,记述乐毅的1900多字中,《报燕惠王书》就占了800多字,司马迁意欲通过这封书信来展示乐毅的学识能力和人格魅力的意图显而易见。

  自此之后,乐毅往来于燕赵之间,燕赵两国都以乐毅为客卿。后来,乐毅死在赵国,安葬在邯郸城西。如今,邯郸邯山区东部邻近309国道处有一座“战国望诸君乐毅之墓”,是当地小乐堡村乐姓后人为纪念乐毅于2013年捐资重建的。而且,当地还有很多关于乐毅的传说。

  乐毅的品德和才能,为后人所敬重。西汉初年,刘邦经过赵地,封乐毅的后代乐叔为“华成君”;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曾自比管仲、乐毅;直到唐代,人们还把乐毅作为古代名将进行祭祀;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评价乐毅伐齐:“乐毅以百倍之众,数岁而不能下两城者,非其智力不足,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