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高考:我的大学

 老鄧子 2020-07-29

 水到绝处成风景,人到绝境会重生。很多时候,只要坚持,就会成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命运常常喜欢捉弄人,正当我万念俱灰的时候,突然来了好消息。1978年10月9日,我在日记里“盼到了!”的大字标题下面,记录下当天的激动心情:

  “啊!终于盼到了!
  “下午,我接到司令部电话通知,录取通知书已经收到,是郑州大学。要我立即到干部股领取通知书。
  “我坐上下午的公共汽车,离开了太行山下的军营,在夜色朦胧中,穿过华灯齐放的焦作市,来到了司令部。
  “打开信封,取出了‘学生入学通知书’,只见上面写道:
  “经省招生委员会批准,你入郑州大学中文系学习,请持此通知书于10月13日至15日前届时到校报到。”
  下面盖着郑州大学革命委员会的大印,时间是1978年10月5日。就是这张印刷有些简陋的纸,从此改变了我的命运。当时的我,在高兴的时候也下意识地突出政治。在日记里我接着写道:“在此,我更应该感谢华主席,要不是改革了招生制度,我对大学的门槛是可望不可及的。”“感谢党!感谢人民!饮水思源,切不可忘本。”
  从那天起,我的日记换了一种墨水,由蓝黑换成了碳素。从那天起,我的日记尽管纸张褪色,可字迹一直那么稳定。次日日记记载的是告别:“两年前,我从扬子江畔来到太行山下,从来没有见过山的我住在了山上,每天和山打交道。巍峨的山峰就在我的脚下、头上、身边。我们营房的对面、后面、左面都是如劈如剁的绝壁,只有南面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这里,太阳就是起得太迟,睡得太早。暖风吹不进山沟,冷气却一阵阵向外扑来……”
  “打点好行装,我漫步走蜿蜒的山间军用道路上,在心底默默地向这英雄的山脉告别!”
  1978年10月13日,我离开了军营,登上前往焦作的公共汽车。

  离开军营,临上火车,我口袋里只剩下几块钱。没法,只得向送行的一位河南战友借了10元,那是我们唯一津贴一个半月的收入。凭着这借来的钱,我上了火车,来到了繁华的郑州市。那天的天气特别晴朗,车站里红旗招展,各大学校都在车站设有新生接待站。当我走到接待站,出示我的通知书时,围观的旅客都很惊奇:怎么,军人也考上了大学?可不,在次日的日记里,我写了一首长诗:《东风送我上大学》。在新生晚会上,我还居然用蹩脚的湖北风味的普通话,给各位同学朗诵了一遍。
  1978年10月16日,开学典礼。我的日记这么记载:“空旷的大礼堂里,集合了全体入学新生。全校所有系的学生,按指定位置就座。主席台上方的大红横幅上,挂着几个仿宋大字:‘郑州大学一九七八级新生开学典礼’。正面,并排矗立着毛主席和华主席的巨幅画像,十面红旗排列两旁,麦克风站成一队……”
  “老师、领导等带有鼓动性的发言,使我们犹如揣上了一团火,感到热血沸腾。一阵阵热烈掌声,不时打断发言者的声音。
  “开学了!我们迈开了新生活的第一步,任重而道远啊!”
  安置好一切,我才用新的地址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半个月后,接到了父亲给我上大学后来的第一封来信,信的开头写着“我的争气儿”。读着,我趴在被子里,让眼泪尽情地流了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