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家乡 / 童年趣味/ 岳军

 作家美文 2020-07-29

   声明:本作品为作者授权原创首发  

特别提示 作品一经本平台录用,将同时发表在‘网易新闻、一点资讯、凤凰新闻、微信公众号’四大媒体平台!

我的家乡/童年趣味

岳军

      我的家乡在黑龙江省林甸县,现在隶属于大庆油田,说起林甸县可谓闻名遐迩,这里有全国第二个寒地温泉,有温泉之城的美誉,这个温泉水质优良,含有五十多种矿物质,能治疗很多种疾病,对皮肤病有特效,所以闻名全省,乃至全国。

      我的家在四合乡,这里风景怡人,平原壮阔,东临东兴乡与依安接界,南邻宏伟乡,西接齐齐哈尔与扎龙自然保护区毗邻,北有乌裕尔河分支流经乡境,最终汇入扎龙湿地,是全国唯一一个丹顶鹤自然保护区,这里芦苇荡荡,仙鹤齐飞,蓝天碧水,野花芬芳,宛若人间仙境。

      我是标准的七零后,虽然我出生在那个贫困的年代,物质生活是那样的匮乏,但是我的童年依然是美丽而多采的,就象是一个不醒的梦,绕梁三日,经久不息,提起我的童年,不由得想起很多童年趣事儿,纷飞了思绪,憧憬在对童年的回忆当中,今天,我就向大家讲几件童年发生的人文地理,风情趣事儿。

       蒲公英在我们东北又名“婆婆丁”,可以入药,有凉血、止痛、消炎的作用,特别对女性乳腺疾病有奇效,而我小时就非常喜欢挖“婆婆丁”,“婆婆丁”出土的非常早,在阳历四月下旬左右吧,就可以挖来食用了,那时候小草才刚刚见绿,小花还没有开放,我和一群小伙伴,仨一伙,俩一串,拎着柳树编的小筐儿,拿着镰刀头儿,在马路边、壕沟沿、树林里、草地上都能挖到鲜嫩可口的“婆婆丁”,一个小时就能挖一小筐儿,回家摘净枯叶和杂草,用清水洗净,便是一道美味儿的野菜,蘸上自己家下的大酱,就着玉米面窝窝头儿、大饼子,那种清香,那种愉悦,实在是一种享受,那时候顶着蓝天,踏着绿草,小伙伴们悠闲的说说笑笑,没有生活的烦恼和工作的艰辛,只有童贞和童趣儿,至今记得那首童谣:“婆婆丁”,开啥花儿?老婆婆死了谁当家?“婆婆丁”,开黄花儿,老婆婆死了你当家。这时的小姑娘就羞得满脸通红、不知所以了。

      在“婆婆丁”出土的同时,还有一种植物也如期而至,我不知道它的学名叫什么,我们都叫它“杨拉罐儿”,绿绿的小碎叶儿,有点象萝卜的叶子,只是非常的小,应该是属于十字花科植物,根部洁白、细长,可以食用,有微微的辣味儿,长大后有一尺多高,开白色的小碎花儿,我感觉它也是药材,只是我们不知道它的药用价值罢了,那时也是和一群小伙伴,也是拎着柳条筐儿,也是拿着镰刀头儿,也是在田间地头儿来挖“杨拉罐儿”,挖“杨拉罐儿”可是有很多讲究的,要看谁挖的多、挖的长、挖的完整而不损害根茎,而且挖之前必要说:天长,地长,“杨拉罐儿”最长,然后才可动刀,据说是念完后就能挖到又粗又长又完整的“杨拉罐儿”了,挖出来后摆的整整齐齐,一排排放在小筐儿里,象白净整洁的人参,至今也忘不了那时的情景。

      记得还有种野菜,叶子长条形,茎上在结节,根部颜色微红,叶子上有淡淡的不规则的黑斑,可以食用,放嘴里一吃酸酸的味道儿,我们叫它“酸不姜”,也有叫燕尾草的,叫法不一,但是是同一种植物,每次到地里都会摘下来一把,边走边吃,那酸酸的感觉至今难忘。

      再就是草地上有一种象韭菜一样的东西,有人叫山韭菜,我们叫“山邦根儿”,也是一种下饭的菜,沾上大酱,就着小米饭,别提多好吃了。

      说了这么多,榆树钱儿怎么也不能落下,春天一到,榆树上挂满了榆钱儿,一串串鲜嫩可口,小伙伴爬上大树,摘下来一大串儿,大家分着吃,有时妈妈也把榆钱儿和在玉米面儿里,蒸窝窝儿头儿,烙大饼子,真是色鲜味儿美。

        童年的趣事儿很多很多,不能一一例举,但是我会分批次展示给大家,现在偶尔也去挖挖“婆婆丁”,也出去散散步,但是早已经没有儿时的快乐和无忧,怀念儿时的青山绿水,怀念儿时的一草一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愿那些逝去的时光能常在梦里重现,我的家乡,我的童年。

原创作者简介:铁血柔情,本名岳军,黑龙江省林甸县人,爱好诗歌写作,愿以文会友,凭借文学的平台结交天下爱好诗词的朋友,作品散见于中国诗歌文学精品、作家美文、文心织语等平台,愿和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提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