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法典时代,三大资产配置的黄金逻辑

 张维芳dng9r6ir 2020-07-29

并“标星”我们吧!

韩宇 律师

韩战法税团队  创始人

璞富家族办公室 创始合伙人

金鹏律师事务所  一级合伙人

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主讲人


如果一些事情注定不能长久,那么终将会覆灭。

——经济学家赫伯·斯坦

离民法典正式实施还有5个月时间,民法典给财富管理和传承拓宽了路径,我们有必要重新梳理未来资产配置的逻辑,优化财富结构,以增强财富确定性和安全边际。

房产配置

疫情期间,经济下行,但部分城市房产价格走出来一波反向行情,个别城市甚至还迎来了暴涨,有鉴于此,“房住不炒”的调控政策再次被重点强调,部分房价热点城市先后出台了空前严厉的调控措施,以期给楼市降温。笔者注意到,部分经济学家在分析楼市的时候,也作出了较为悲观的论断。

笔者认为,中国土地财政之基础,房地产对国民经济之重要,中国城市化进程之趋势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房地产投资仍是中国家庭财富配置的基础性投资和核心投资。只是未来房产投资的理念和标的需要进行调整优化。

第一,随着城市湾区化,人口外流城市不值得继续投资,三四线城市也不值得继续追加投资;

第二,即使是一二线核心城市,丧失投资属性和金融属性的房产也不值得继续持有,应进行优化;

第三,部分境外城市,如果以移民或资产分散配置角度来讲,仍具有投资机会。

中国家庭房产投资两极分化,部分富裕家庭房产投资多达十几套、几十套等,而中产家庭受财富值、限购政策和投资意识等限制,房产投资严重不足。

我们建议未来中国富裕家庭应主动优化房产配置,释放现金流,增大金融资产配置,而中产家庭应努力创造条件,适度加大房产配置,抓住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红利。

★ 建议人群所有人

★ 不建议人群房产配置已超过家庭总资产70%以上的家庭

股票配置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股市出现了结构性调整,众多股票投机者、新闻媒体和股市“新韭”高呼牛市来了,开始畅想未来,疯狂杀入,股市再次回到了全民热炒的时代。

但正如巴菲特所言,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道理虽每个人都懂,但真听进去的不多。

我不认为在目前世界的大环境下,在中国面临疫情影响、地缘政治压力和中美纷争的前提下,中国股市会迎来所谓独立的“牛市”,热炒股市概念的人士可以休矣。

当然,这也不代表中国股市不值得投资,相对于海外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仍存在着投资机会,但需要认真思考,认真寻找,才可能挑选到值得投资的公司,才能随市场共舞,挣到能够挣到的钱。

套用价值投资的理念,买股票,买的是公司的股权,别再把股票当筹码,只盯着涨跌,只想着交易。股票投资要先看商业模式,理解企业怎么挣钱,进而再寻找并持有能够赚钱的好公司。

★ 建议人群价值投资人士

★ 不建议人群短平快的股票投机人士和热炒概念的股民

保险配置

《2018-2019保险业风险管理白皮书》数据显示,发达国家中,保险深度为15%,而中国保险深度不到5%,中国家庭的保险配置严重不足。

这里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发展不均衡,再比如国人保险意识不足,吝于为风险管理付费,再比如中国保险产品本身同质化严重,缺乏个性化产品等等。

但整体而言,中国家庭保险配置不足、保险配置以收益为导向,保险配置不合理不科学也是不争的事实。

鉴于民法典生效后,中国家庭既面临财富传承的复杂化,也面临财富工具选择的多样性,笔者建议中国家庭在保险配置方面注意以下三点:

1. 转变意识,认识到保险的重要性,做好家庭风险管理;

2. 平衡配置重疾险、医疗险、寿险和年金保险,攻守平衡,量体裁衣;

3. 学会将遗嘱、保险和信托相结合。财富传承不可能单靠某一种工具完成,复杂的家业规划更需要未雨绸缪,综合筹划。

建议人群所有人

不建议人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