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祭”海内外华语作品展(9)半文、曹艳玲、常青树、陈安辉、陈晓霞

 中国文学档案馆 2020-07-29

清明寄语

半文

天淡淡地阴着

细雨滋润下桃红梨白

独坐窗前聆听春鸟鸣唱

陪着清明,念着亲人

这样的季节

风拐个弯就有一片新绿

雨走一步就有一段春光

就如生命的轮回

逝去的总能催生新的期盼

生活中那麽多珍爱怀念

自以为已经遗忘

总被挑得灵魂隐隐作痛

恩情如此厚重

值得一生慢慢享用

丝丝雨从空中划过

继续着前辈们未走完的路

没有死的悲痛哪有生的喜悦

既然选择了早春

拜祭和哭泣也要变成希望

在这充满怀念的节日

不管是活着还是安息地下

全部写满亲情感恩

岁月又新了一春

作者简介:

半文,原名朱国栋;办公楼内的诗歌爱好者,作品散见国内各类诗刊。

七律· 明 祭(外一首)
曹艳玲

(一)

大地推新紫燕翔,踏青赏景挽春阳。
抬头百鸟登枝绿,放眼群蜂觅蕊芳。
天上排排云浪絮,茔前朵朵菊花香。
时闻杜宇声呼唤,尽洒哀思泪满裳。

(二)

遍地馨香燕舞天,复苏万物展新妍。
青青尽赏春光美,暖暖相融草色绵。
祭祖茔前花束束,行人路上泪涟涟。
杜鹃盘旋声悲切,重叠云天隐雾烟。

★水调歌头·清明节

岁月悠然舞,风俗几千年。

踏青植树愉悦,遍野绿蹁跹。

插柳折枝檐下。点豆种瓜垄上。

烤饼味香鲜。

郊外游人笑,蹴鞠荡秋千。   
   

扫陵园,祭先祖,泪潸然。

虔诚叩首,呈花奠酒在茔前。

天挽浮云凝望,地拥清烟缭绕。

杜宇泣哀怜。

细雨惆怅落,思念永心牵。

作者简介:

曹艳玲,大专文化,吉林市人。做过工会主席、商店经理、财务科长等职务。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诗词协会会员,吉林市作家协会会员,吉林市诗词协会会员,吉林永吉星星诗社副社长,吉林市雪柳诗社组联部部长,2009年与人合作出版了《三友诗词选集》。2010年10月发表了长达56万字的电视剧本《情愿》。其作品曾发表在《长白山诗词》《江城日报报》《江城晚报》《都市月刊》《天门诗刊》等报纸和杂志。

四月的哀思

常青树

曾经以为

年轻的生命总会年轻

这世界不会有

撕心的痛

突然有一天

泪水滂沱中母亲已撒手人寰

煎熬痛楚的巨浪卷进我的生命

排山倒海无法抗拒

母亲已走了多年

而我记忆的餐桌上

永远盛满母爱的

盛宴

缅怀母亲辛劳清苦的一生

多少清秋和残冬

为儿女筹措学费发出

长长的叹息

翻箱倒柜寻出三种颜色的毛线

夜半编织

只为满足我七岁生日时

想穿新毛衣的心愿

我用第一个月工资为母亲选了

一件开衫

竟没来得及穿上

便随母亲化作了缕缕青烟

母亲也曾年轻过

在我年轻的时候

母亲已经

老了

母亲突然舍弃脚下那片

生活了五十七年的土地

正是我度完新婚蜜月的

最后一天

人生天地

父母养育之恩实为博大恢弘

为人子女虽百般孝敬

也难报答万分之一

人间甘甜有十分

母亲只尝到了三分

人间苦痛有十分

母亲却承受了七分

母亲卑微如青苔庄严似晨曦

举目时她是皓皓明月垂手时她是莽莽大地

母亲是树林我欠她鸟鸣

母亲是土地我欠她春雨

岁月的流水竟如此无情

这样的日子里

我怎敢轻易打开

记忆的画屏

每每在无星的夜晚

沿着心野里的小径

倾听另一个世界

那一轮静穆的传说

岁月缓流

经过多年的苦斗

就在一个月光如华的晚上

我突然恍悟

母亲舍不得离开

一直与我永远同在

内心深处永远有一条

通向母亲的路

每一次从疲惫的跋涉中抬起头时

都有一盏明亮而孤寂的灯

在子夜的冥黑中闪烁

温柔地照着我

失意的时候

总会被母亲的坚忍所触动

于是风雨中我总会站起来

一路前行

作者简介:

常青树,辽宁铁岭人。人生信条: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善待自己。爱好散文和诗词,工作之余喜欢练笔,作品曾发表于《中华保险》。

十万亩桃花的呐喊也没能唤醒  
陈安辉

你的步伐止于一个春天  
十万亩桃花的呐喊也没能唤醒  
你流离于半世繁华
大地无需苍茫
以清明为界  你在里面我在外面
我们各自拥有的山河交汇
龙泉山巅

阳光明媚时我走出家门
日暮乡关你隐身归家的小路
你重返天上  以一株植物的明丽复活
我停止了哭泣
抬头仰望水墨浸润的夜空  
谁在用月光浇灌孤独?

你的枯萎是我今生看不见的哀伤
从此我又一次爱上天上的明媚春光

作者简介:

陈安辉(笔名安辉、安安静静),女,系中国检察官文联文学协会会员,参加过中国检察官文联和鲁迅文学院“首届中国检察官作家高级研修班”学习;曾获《安徽文学》2014-2016年“十佳诗人”,中国文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5年“全国乡土诗歌大奖赛”优秀奖。获得‘’2016年度大巴山优秀诗人”称号。诗歌散见于《安徽文学》《绿风》《泉州文学》《达州日报》《巴山文艺》《大巴山诗刊》等报刊;作品入选多种诗歌选本和年选。

四月

陈晓霞

(一)

安静下来的风

依然去了牧童手指的方向

那只充当信使的燕子

不急不缓还在途中

我坚信,那里还有

另一个世界

长亭短亭对绿来说

只是个摆设

有人说:坟头的荠菜花

是远逝亲人的眼睛

望亲人 也望尘世

不远处

寺院的钟声响起

如苍山之远

足以使万物复活

(二)

怀旧的雨准时落下

桃源热情已退

那朵立在坟头的小花

应该是新开的

如同美人踮起脚尖

在细雨中滑翔

远处,牧笛吹落柳絮

让群芳乍暖还寒

落泪过后 纸钱飞舞

渡念想,也渡清风

天地本是一家

却永久对望

我呼三声妈妈

通往天堂的路

莲花开了

我拜三拜

月色便坐在雕花椅上

如同您喜欢的白色

生前您最爱百合 紫罗兰

今天我要用多少花朵

才能换得彼岸一见?

作者简介:

陈晓霞,笔名夏朵儿. 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在《诗刊》《解放军文艺》《中国诗人》《绿风》《解放日报》《文学报》《上海诗人》《星星诗刊》《青春诗刊》《人民文学》《金陵晚报》《红豆》美国《星岛日报》《新诗大观》《中国诗歌》美国《常青藤》等报刊发表作品。上广多次朗诵其作品.诗歌被收入:《风范中华》(上海文艺出版社)《海上诗坛》六十家《中华诗歌年选》《诗.城》《我们的母亲河》迎世博佳作选《城市的足音》(新加坡作协和上海作协共同编选)《当代诗人代表作精选典藏等》等,有作品被翻译介绍到国外。出版诗集《为你而诗》《东方四重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