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僧的通关文牒帮了大忙,上联都写了啥,国王看到后也要以礼相待

 鉴识历史文化 2020-07-30

文/清尘

唐僧的通关文牒帮了大忙,上联都写了啥,国王看到后也要以礼相待

翻山越岭的师徒四人,挑着担,牵着马,穿着袈裟,传着佛法。这不,到了某国的王宫,拜见着王宫的主人,主人问:来者何人?悟净将自己包裹里的通关文牒拿出,端庄地交给国王。唐僧则说道:“小僧是东土来的三藏,欲前往西天大雷音寺拜如来佛祖求得真经,还请……”

唐僧的通关文牒帮了大忙,上联都写了啥,国王看到后也要以礼相待

国王端详以后,大多数情况都会毕恭毕敬地款待四人,盖上印章,准许取经放行。甚至还会送些钱财和特产,尽力提供唐僧需要的物资。这是西游记中的一段场景,网友们都应该还有印象,打趣的说来这个文牒就像今天的护照,是他们的通行证,但意义不止于此。

唐僧的通关文牒帮了大忙,上联都写了啥,国王看到后也要以礼相待

向天竺取经的路上,每到一个他邦异地,不能缺少了这个通关文牒,一路上,师徒总共经过的国家数都数不过来,通关文牒上也盖满了各国的印章。有时候文牒比最有能耐的大徒弟的七十二变法术还有用,能解决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无论是借宿,化斋,过边境都不在话下,难怪每次师徒闹矛盾分家散伙时,八戒都在惦记着它。

唐僧的通关文牒帮了大忙,上联都写了啥,国王看到后也要以礼相待

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文书是取经路上非常关键的一环。一方面证明唐僧所言非虚,向对方证明自己的确是从大唐来去取经的。另一方面,大家都了解,唐僧当初从长安是只身前往取经,不能坐筋斗云,更没有高铁和飞机,十万八千里路途遥远,带着唐太宗亲笔的通关文牒刻有唐朝的印章,如同一份传达唐皇诏书的通行证,或者说是介绍信。

唐僧的通关文牒帮了大忙,上联都写了啥,国王看到后也要以礼相待

当时唐朝被尊为天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之一,和晚清的闭关锁国不同,对外更加开放和包容,和周边领国有较好的关系。

唐僧的通关文牒帮了大忙,上联都写了啥,国王看到后也要以礼相待

这时的唐朝国力强盛,周边各国都臣服于唐太宗,当见到唐太宗亲笔的通关文牒自然不敢怠慢,更不敢给唐僧的御弟唐僧穿小鞋。自然各个国家会对唐僧众人给予帮助,盖上印章,也算给足唐王面子,甚至还会邀请唐僧师徒小住上几日,领略与大唐不同的异域风情。碰上比较远的国家,如果和唐朝没有太多交集,却基本上都会信奉佛教,对僧人都是以礼相待,看到文牒上有众多国家的印章,自然有重大的使命在他们身上,款待好唐僧一行人,也是修大善积大德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唐僧的通关文牒帮了大忙,上联都写了啥,国王看到后也要以礼相待

当然,大家也可能对这个通行证书上的内容存在一丝丝的好奇,到底唐太宗在这上面下了多大的笔墨在这上面,让这本小册子大显神通呢?其实大家倘若仔细想想也不难揣摩出一些端倪,如果再留心观察一些细节的话,做了相关工作的读者和观众心中也应该有了一些答案了。文牒肯定是把一切都交代清楚了。

唐僧的通关文牒帮了大忙,上联都写了啥,国王看到后也要以礼相待

文牒的开端是:“南赡部州大唐国奉天承运唐天子牒行:切惟朕以凉德。嗣续丕基,事治神民,临深履薄,抄袭是惴。”一开始交代了唐僧取经的背景,李世民因为自责于没有及时救回晋河的龙王,受到老龙王亡灵的困扰,辛亏得到观音菩萨的提点,告诉他天竺有佛经,得到可以用佛法超度亡灵,弥补自己对龙王失信,解除他的心病,佛经也可以用来帮助大唐。

唐僧的通关文牒帮了大忙,上联都写了啥,国王看到后也要以礼相待

一再委托自己看重的御弟来做这件事,充分信任他能求得真经。可见李世民十分恳切地得到这份真经。

唐僧的通关文牒帮了大忙,上联都写了啥,国王看到后也要以礼相待

在文牒最后写着:“倘过西邦诸国,不灭善缘,照牒施行。”意思大概就是李世民作为大唐的皇帝,麻烦各国国王给点帮助,玄奘法师跨越千山万水,西行求得佛经使命重大,假如他从你的地盘经过,请准许放行他们去取经。看来文牒的号召力代表着国家强大的象征,而唐僧大无畏的精神值得传颂,大家觉得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