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首千古传诵的唐代离别诗,小孩子都会背,但诗的名字却被弄错了

 鉴识历史文化 2020-07-30

文/毕之

一首千古传诵的唐代离别诗,小孩子都会背,但诗的名字却被弄错了

别离一直是人们不愿提及的话题,所有与之有关的场景都显得那么悲伤。很多别离都是发生在秋季,似乎那落叶的萧瑟正好与离别的感伤相衬,远行人的背影也显得更为孤单。

当送行人想要伸手触碰的时候却再也感受不到那指尖的温凉,那种落寞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够体会。而古人似乎比我们现代的人情感更加丰富,特别是诗人,每到此刻都想要“聊表诗歌以寄情”。

一首千古传诵的唐代离别诗,小孩子都会背,但诗的名字却被弄错了

在《全唐诗》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大概就是送别诗了吧,那时候是依靠车马出行的年代,并不像我们现在交通这么便捷。这一走就不知道下次见面是何年何月了,这也就徒增了离人的感伤。

诗歌是可以成就一个人的,有人也依靠几首离别诗闻名古今。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诗人王勃,一个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的人,从小就能够写诗作文,最后以一首《滕王阁序》被世人熟知。可是上天似乎也嫉妒那些年少有为的人,王勃的早逝也让人叹惋,他的一生仅仅在世界上走了27年。

一首千古传诵的唐代离别诗,小孩子都会背,但诗的名字却被弄错了

人虽然不在了,但是他的作品依旧流传于世,到现在我们一听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会想到他。这首诗我们在中学的时候就在课本上学过,那就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内容并不长,也就四句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先看前面第一句话,点明了友人要去的地点,同时也说到了这个地点对于国邦而言的重要性。后面的““字也表达了路途遥远,为整个场景又增添了一丝悲伤的色彩。

一首千古传诵的唐代离别诗,小孩子都会背,但诗的名字却被弄错了

第二句话说自己和友人都是宦游人的身份,只是有人去的地方相对远一些,两个人都是背井离乡。只能借此来宽慰自己的朋友,希望他在外面一切安好。

颈联的意思就是一个人如果在这四海之内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他们之间可以无话不说,那么就算相隔再远也好像彼此都在身边。这句话即使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友人的赞同,也写出了他在自己心中的地位是无人可以比拟的。

其实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心态很好,向来喜欢这些洒脱的别离,没有那些哭哭啼啼显得十分干净利落。

今天要说的就是这诗的名字,实际上并不是蜀州而是蜀川。因为最开始蜀州的名字叫做蜀郡,在唐朝的时候才更名为蜀州,当时改名的时间是公元686年,那时候王勃早已经去世了,所以我觉得他不可能一开始就将诗的名字改为蜀州,或许诗歌的名字是人们后来更改的吧。

一首千古传诵的唐代离别诗,小孩子都会背,但诗的名字却被弄错了

无论名字是什么,这首诗的内容都表达了很深的情感,不是一般人能够写出来的,其中的深意需要我们慢慢体会。有时候能不能读懂就在于自己的经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