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下半句才是精华,说出许多父母的通病

 鉴识历史文化 2020-07-30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下半句才是精华,说出许多父母的通病

我们常听说一个词,那就是“中国式家长”,总是喜欢为孩子铺路,为他们计划未来。殊不知有时候他们想要的未来并不是孩子想要的,作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之路上最重要的是引导作用,而并非决定作用。所以还是希望大家都克制一下自己的想法,别让自己过度的关怀毁了孩子的未来。

对于这类家长,笔者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一句话就显得至关重要,或许看完这句话之后很多人都会改变自己的想法。当然,或许也有很多人听过,可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并没有多少,它就是“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下半句才是精华,说出许多父母的通病

这句话背后有一个典故,讲述的一个家庭的故事。它出自于关汉卿所作的《包待制三勘蝴蝶梦》,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姓罗的秀才,明朝宣德年间之人,他出身贫寒,参加科举考试也是考场失意,最后无奈之下只好选择背井离乡,去别的地方做一个教书先生。

此时的罗秀才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妻子是一个大家闺秀,两个人生了一个儿子。在罗秀才离家的时候,家中的家务活都需要妻子一个人干,但是妻子并不擅长家务,于是乎就把儿子培养成了自己的得力助手。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下半句才是精华,说出许多父母的通病

某一天,罗秀才回到了家中,看见自己7岁的儿子,十分开心,觉得儿子挺聪明,应该能成就一番事业。于是他就想考考儿子,决定和他对一对对子,可是孩子从小就没有读过书,和母亲在一起也是干家务活。

罗秀才指着天空问儿子,与“天“相对的是什么?罗秀才的妻子在一旁就看得十分着急,于是决定帮助儿子,她就指了指地上,可是恰好地上有一摊鸡屎,于是儿子脱口而出“鸡屎”,这可把罗秀才气得够呛。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下半句才是精华,说出许多父母的通病

他又指着自己问儿子,和“父亲”相对的是什么?妻子指了指自己,但是儿子思路比较新奇,脱口而出“奶”字。罗秀才这下是真的失望了,觉得自己的儿子以后只会是一介莽夫。伤心之余,罗秀才毅然决定出家,做了一个和尚。

妻子最开始十分伤心,但后来渐渐想通了,她给自己的儿子请了老师上课,儿子也比较争气,学什么都很快。最后儿子不辜负母亲的希望,一举成为了状元。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下半句才是精华,说出许多父母的通病

儿子为了感谢自己的母亲,决定给母亲过寿,罗秀才听到了这个消息,十分的激动。决定回家探访,可是这时候妻子和儿子谁都认不出他了,妻子甚至觉得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化缘的和尚,还给了他一些钱财,最后罗秀才题了几句诗:

离别家乡十八秋,千钱斗米我不收;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下半句才是精华,说出许多父母的通病

怎么说呢,这其实是一个比较悲伤的故事。其实儿子并没有什么错,倒是罗秀才反应过于激烈了。作者大概也是想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将儿孙的一切都看得那么重要,儿孙们都自己有自己的的福气。

现在不少家长为自己的孩子操碎了心,让孩子从小就开始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时候这会适得其反,因为很多兴趣需要从小培养,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做父母的,最重要的是要去发现自己孩子的长处。而并不是将所有自己觉得“完美”的标准强加给自己的孩子。

俗语:“儿孙自有儿孙福”,下半句才是精华,说出许多父母的通病

还有一些父母更是为了孩子做牛做马,以至于很多人都是三十好几的人了,依旧是一个啃老族。相信这样的家庭,也是有苦说不出吧。希望做父母的人,都可以明白这些道理,让孩子今早的自立,他们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并非任何事情都是父母安排好,这样的人生,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