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讲“举头三尺有神明”,其实精华在下半句,若能读懂受益终身

 鉴识历史文化 2020-07-30

俗语文化,是千年历史长河中“大众创作”的结晶,不属于任何个体。正是因此,俗语具有其他文化难以想象的包容力。包罗万象,无处不在,上至道德伦理,下到百姓生活,如何做人、做事皆在其中。

“举头三尺有神明”,人世间有神吗?套用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人世间本没有神,信的人多了便有了神。

在这样一个神明的监视之下,暴露的却是人之本性。如此,咱们就来解读一番,这句俗语的深层含义。

古人讲“举头三尺有神明”,其实精华在下半句,若能读懂受益终身

举头三尺有神明

华夏文明中,最古老的神莫过于盘古。盘古是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关于这位神的存在一直存疑,直到三国时期,有文人徐整将其记入典籍。

自古以来,古人对神的概念比较模糊,很多时候,神似乎可以存在于方方面面。当然,神更多的时候代表着一种正义,对人间的不公神不会置身事外,会降下天劫惩罚奸恶之人。

由此再看这句“举头三尺有神明”,换而言之便是“人在做,天在看”,倘若做了大恶之事,便会被三尺处的神明惩罚。

古人讲“举头三尺有神明”,其实精华在下半句,若能读懂受益终身

在今人看来,古人创造的神有些形同虚设。其实不然,这些神从客观上来说当然是不存在的。

但是在主观上,的确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或化为做人的底线,或是做事的原则,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善良的种子等等。

神,存在的形式很多。佛学进入中国,又有了“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说法。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与三尺神明有些类似,于是很快为人所接受。

而通过许多历史事件,人们的确认为这句话是真理,因为很多大奸大恶之人,下场都很凄惨。

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丞相魏齐,在宴会上听闻范雎会投靠秦国。范雎是一位能人,魏齐听闻此事,在没有丝毫证据之下,命人将范雎打死。且将尸体扔进茅厕,最后让下人将范雎的尸体扔到荒山野岭。

古人讲“举头三尺有神明”,其实精华在下半句,若能读懂受益终身

好在人间自有真情,负责扔范雎尸体的下人,发现范雎还有一口气在,出于善意他救了范雎。范雎将伤养好后,立刻进入秦国游说,后得到丞相的位子。

然后,范雎借助秦国的力量追杀魏齐。至此,魏齐开始了自己仓皇逃命生涯,先是逃往赵国,发现没人能保他,赶紧又逃回了魏国。最后,逃来逃去,自己受不了煎熬自杀了。

由此可见,举头三尺不一定有神明,但一定有公道。所谓:公道自在人心!魏齐做事狠辣,不计后果,下人却是善良之人存在,无形之中,形成了善对恶的惩罚。

古人讲“举头三尺有神明”,其实精华在下半句,若能读懂受益终身

事实上,“举头三尺有神明”的精华在下半句,那就是“不畏人知畏己知”,若能读懂受益终身。这句话来自于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名叫叶存仁

时间回到清朝,叶存任通过寒窗苦读取得功名,入朝为官三十年。官海沉浮,眨眼而过,叶存任决定回乡。离任时手下执意要送,但送行的船却一直没有来,一直到黑夜降临,湖面上才飘来了一叶小舟。

小舟上有许多礼物和金钱,原来都是部属们临别的赠礼,因为怕被政府耳目知晓而选在夜里。

叶存仁见此,当即赋诗一首道:“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没有收礼,伴清风而去。

古人讲“举头三尺有神明”,其实精华在下半句,若能读懂受益终身

不畏人知畏己知

神灵的确不存在,心中的道义却早已根深蒂固。很早的时候,统治者便认识到,只靠武力治国是行不通的,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于是便需要一门学问来稳定人心。

大秦之前,诸侯们选择了法家,因为法家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带来成效。后来到了汉朝,统治者又尊儒家为正统。

儒家学说中的“仁爱、中庸”之说,渐渐刻入人们的骨髓之中,再辅以法家思想,使得人们渐渐认识到,一些事是不能做的,关乎大义,更关乎法律。

古人讲“举头三尺有神明”,其实精华在下半句,若能读懂受益终身

这条无形之中形成的底线,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犯罪率。让老百姓从一开始的“不畏人知不畏己知”,到现在的“不畏人知畏己知”,其中之别,犹如云泥。

结语

俗语,能够传承至今,自有其独特魅力。良心之所以会痛,自然不是因为人之本性,而是千百年来文化传承的影响。

做人做事,理当理直气壮,殊不知“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对得起良心,方能自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