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冲、稳、保”中引入局部零梯度组合,最全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采菊东篱下肖秦 2020-07-30

       “冲、稳、保”中引入局部零梯度组合

对于如何填报平行志愿这个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通用的实操要点,这些要点对考生填报高考志愿起到了非常大的指导作用,从中也确实能够看出平行志愿的优越性。

本文对传统经典的平均梯度法进行了详细讲解,并提出“冲稳保”中引入局部零梯度组合的志愿填报方法,此方法是对传统经典的“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拉开梯度”填报方法的批判性继承和创新,希望能对各位考生和家长有所帮助。

一、平行志愿填报实操步骤

第一步,明确个人定位。

明确个人定位,就是根据自己的高考分数估算出往年相应的等效分或等效排名,这可以采用排名法或分差法来确定。

1.排名法:从本省(区、市)招生考试院公布的排名表中查出个人高考分数所对应的全省(区、市)排名,再查阅往年的数据,得到与这个排名位置所对应的往年的高考分数。比如说某考生2020年高考分数为600分,对应的排名是第10000名,通过查閱2019年的数据,得知2019年的第10000名对应的分数为610分,那么610分就是该考生的等效分。

2.分差法:将自己的高考分数与批次控制线分数相比较,再参考往年的批次控制线分数,估算出等效分及等效排名。比如说2019年某省的一本线是570分,考生高考分数为600分,高于一本线30分,而2018年该省的一本线是580分,那么考生对应的2018年等效分即为610(580+30)分,这个等效分所对应的2018年全省排名就是等效排名。

第二步,确定目标高校群。

在明确了个人定位之后,我们便可以通过查阅高校往年的录取数据,选择与个人的等效分或者等效排名相符合的目标高校群。目标高校的数量一般为10—15所,依据考生所在省(区、市)的平行志愿的数量而定。考生应选择往年录取分数线略高于、约等于和低于个人等效分的三类高校,使之形成从高到低的梯度,并按顺序排列。其中,我们称等于或者接近于考生等效分的高校为目标标杆学校。

【示例】假设2019年高考中,一名考生的全省排名为第5800名,等效于2018年高考的627分,那么根据2018年高校录取数据,这名考生便可以先筛选出高于627分、与627分接近、低于627分的院校各4所,共12所目标院校。

注:上述两个步骤,同学们在高考前的每一次模拟考试之后都可以试着做一下,根据自己排名位置的变化随时调整目标高校群,并把这些学校的数据整理出来。

第三步,选择学校。

这一步我们要依据“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拉开梯度”的方法,从目标高校群中精选出实际填报的学校,即从12所目标高校中,再精选出6所。以下表为例:

平行志愿顺序 学校层次 目标高校 2018年录取分数

A 冲一冲 高于627分 校 635

B 稳一稳 与627分接近 校 628

C 稳一稳 与627分接近 校 621

D 保一保 低于627分 校 609

E 保一保 低于627分 校 603

F 保一保 低于627分 校 584

其中,校属于“冲一冲”,校、校属于“稳一稳”,校、校、校属于“保一保”。我们所选择的学校应当遵循下面六条原则:

第一,前面的一两所高校的录取分数线比考生的等效分略高一些,这叫“冲一冲”。

第二,中间段的两三所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与考生的等效分大致相同,这叫“稳一稳”。

第三,最后的一两所高校的录取分数线要低于考生的等效分,这叫“保一保”。

第四,“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学校分别选几所没有特别规定,考生可自由决定。

第五,考生所选的各所高校按往年录取分数线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并拉开梯度。

第六,考生应按照个人的兴趣、高校的专业、高校所在地等因素进行选择。

看到这里,可能有考生和家长会提问:“每两所高校之间到底该拉开多大梯度呢?”显然,梯度值大一些更安全。常常有“专家”推荐一些所谓合适的梯度值,比如说4分、8分、10分、20分。那么,到底拉开多大梯度才足够安全呢?

我们先看一个例子。假设某省的一本线为550分,一名考生的分数为553分,仅高出一本线3分。按照“专家”推荐的梯度值,怎样填报六所学校呢?很显然,如果是按照4分、8分、10分、20分的推荐梯度值,很难选择学校,因为分数空间太受限制了。因此,不针对考生实际情况,笼统地给出一个通用的推荐梯度值没有任何意义,也不具备可操作性。

二、正确把握平均梯度值

1.平均梯度值的计算方法

一般来说,平均梯度值的计算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1)中低分层次的考生可以算出高考分数超出批次控制分数线的分数值,再除以5(6个平行志愿的情况),所得到的数据就是平均梯度值。如考生的高考分数是556分,一本线是550分,那么平均梯度值就是1.2[(556-550)÷5]分。另外,毫无疑问,考生应将上一年录取分数线与一本线持平的学校作为保底学校。

(2)高分考生首先确定保底学校(即最后一个平行志愿学校)所对应的分数,算出这个分数与个人高考分数的分差,再除以5(6个平行志愿的情况),所得到的数据就是平均梯度值。如考生的高考分数是620分,保底学校所对应的分数是590分(估算该校的录取分数最低也低不过590分),则平均梯度值就是6分。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平均梯度值仅仅是一个参考值,必须根据考生的分数层次和个人具体情况来综合考虑,并进行适当的调整。考生甚至不用太过计较这个平均梯度值,只要心里有“在这个分数范围内,从高到低往下排列”这么一个意识就行了。

2.简单经典的平均梯度法

以某批次的平行志愿为例,我们用字母A、B、C、D、E、F分别表示顺序排列的六个院校志愿(下文同),各个志愿之间存在的梯度用横杠表示,那么平均梯度法则可表示为:

A–B–C–D–E–F

“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拉开梯度”这种经典的志愿填报方法,成为考生和家长们填报志愿的法宝。有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只要遵循此规则,所填报的六所高校就能“够上哪所就上哪所”。但是,所谓“够上哪所就上哪所”的说法是不严谨的,严格地说应当是“够上哪所投档哪所”。因为高考平行志愿存在“投档”和“专业录取”这两个程序,投档成功之后再进行专业录取。投档的时候只看分数,而专业录取则根据高校的录取规则来进行,如果考生不符合专业录取条件又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话,将会被退档。

误区警示

举个例子,有一名考生的等效分刚好接近A志愿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他想即便能成功投档A志愿院校,也很难被自己满意的专业录取,所以他只填报了A志愿院校的一般专业,并且不服从专业调剂,同时拉开梯度来填报B志愿院校,并选了自己满意的专业。他自认为万一冲不进去A志愿院校,至少能保证被B志愿院校自己满意的专业录取。

千万要注意,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虽然他填报了A志愿院校一般的专业,但是没有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万一无法被A志愿院校录取,就意味着退档。由于平行志愿只有一次投档机会,被A志愿院校退档,不仅进不了B志愿院校,更不能再投档本批次的其他学校,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到下一个批次进行投档。一般来说,要想规避退档风险,考生要在“冲一冲”的学校中选择服从专业调剂。

三、正确把握局部零梯度组合

1.实用的局部零梯度组合

考生都想在选择一所满意的高校的前提下,尽量保证所选专业也能令自己满意。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注意到,如果所有学校之间的梯度都均匀分布,假如考生的成绩刚好达到某所学校的录取分数线,那么他无法被自己满意的专业录取,而均匀分布的其他五所学校都用来“陪榜”了——经典的平均梯度法虽然简单安全,但并非最佳志愿填报方法。

于是,我们在平均梯度法的基础上大胆引入一种创新设想,即在保持总体梯度从高到低排列的情况下,在考生最有希望被录取的局部位置,有意不拉开院校之间的梯度,我们把这几所学校叫作零梯度组合。比如:

A–B / C / D–E–F

在这里,各个志愿之间存在的梯度用横杠表示,零梯度则用斜杠表示。A志愿是“冲一冲”的学校,专业选择空间极小;B、C、D志愿是有把握能上并且有一定专业选择空间的学校;E志愿和F志愿则是常规意义上两个层次的“保一保”的学校。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B、C、D志愿之间不拉开梯度,即所谓的零梯度。B、C、D志愿代表了三所层次相近的高校,考生可以按照自己对高校的喜爱程度来进行排序。

按照傳统的观点,B、C、D志愿之间零梯度,如果一个投档不成功就很可能三个都不成功,从而浪费了两个志愿,但是我们以消耗两个志愿为代价,大大增加了考生被自己满意的专业录取的概率。同时,因为后面还留有E校和F校作为后盾,所以考生金榜题名的概率依旧很大。

2.局部零梯度不同组合方法举例

我们还可以让零梯度组合出现在不同的位置,以达到不同的效果。一般来说,零梯度组合应设置在考生最为重视的局部位置上,以下这些组合都是可行的:

A–B / C–D–E–F

A–B / C / D–E–F

A–B / C / D / E–F

A–B / C–D / E–F

A–B / C / D–E / F

清华、北大是很多考生的梦想,当考生的成绩十分接近清华、北大的门槛,但是没有十足的把握时,考生一定愿意用A志愿来“冲一冲”。因为在录取结果公布之前,很难猜出当年清华和北大的录取分数线谁高些谁低些,所以考生会很困扰——是冲清华,还是冲北大呢?显而易见,肯定是冲击录取分数线较低的那一所学校,成功率会更高一些。零梯度组合放在平行志愿的首位,就能解决这个难题:

A / B–C–D–E–F

不过,聪明的同学应当能够想到这样一个技巧,即在A志愿和B志愿分别填报清华和北大, C志愿和D志愿再填报录取分数线低一些的人大、复旦、上交等高校:

A / B–C / D–E–F

这样填报的结果是什么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如果考生的分数满足清华和北大中录取分数线较低的那一所学校,必然能成功实现“清北梦”。

其次,如果考生的分数达不到清华和北大的录取分数线,虽然实现不了“清北梦”,但是能被人大、复旦、上交等高校中自己比较满意的专业所录取。

最后,万一考生的判断出现严重失误,还有E志愿和F志愿保底。

结论

(1)在平行志愿中,考生所填报的高校之间应拉开一定的梯度。梯度值只是一个参考值,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分数层次和具体情况来综合考虑。

(2)平均梯度法虽然有可能满足不了考生对于专业的要求,但这种方法较为稳妥,考生和家长们必须掌握。

(3)在“冲稳保”的基础上引入局部零梯度组合,是一种实用的志愿填报技巧,考生最重视哪个局部位置,局部零梯度组合就要放在哪个局部位置。

希望同学们能够正确掌握平行志愿的填报方法,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再加一把劲。

志愿填报:怎样活用往年的录取数据

在确定目标院校之前,每一位考生都要经历如何参照往年录取数据的阶段。这个阶段要求考生熟知录取数据的常见类型、获取途径以及如何灵活分析利用等。

在高考出分前,考生是没有具体的高考分数作为参照基数的,这时候可用平时的模考成绩或常规测试分数代替。举个例子,某理科考生平时测试分或模考分平均在500分左右,则以此分作为参照基数,对比近三年在本省(区、市)理科录取数据在500分左右的院校,初步圈定这些院校为目标院校。通过考前熟悉取值比照法,考生在高考结束出分后能更高效地进行志愿的填报。当然,出分后的取值法我们需要根据每位考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更科学的数据对比与分析再决策。

一、往年录取数据的常见类型与获取途径

以往的院校录取数据常见的有三种:投档分、院校分省录取分(省分)、院校分专业录取分(专业分)。

1.投档分

投档分是有招生計划的院校在相应批次第一次投档时的数据。

获取途径:本省(区、市)招生考试院官网会在提档结束后对外公布投档分。

注意事项:投档分不是院校录取最低分。投档分在前,院校录取最低分在后。但从广西往年的录取数据统计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情况下投档分可视为录取最低分。哪种情况下投档分不是院校的录取最低分呢?当院校录取时有退档且退档的考生正好是处于考分最末位的那一名考生(且最末一名考生再无人与他同分)。

2.院校分省录取分

院校分省录取分俗称省分,是各院校按省份分科类、分批次进行统计的录取分数,一般包括录取最低分、平均分和最高分。比如北京语言大学招生办统计的2019年在广西的录取分信息表就有:

院校    批次  科类 录取最高分   录取最低分  录取平均分

北京语言大学  一批 

文史     597           579            586

理工     602          581            591

3.院校分专业录取分

院校分专业录取分俗称专业分,比院校分省录取分更详细,是各院校在各省各个招生专业的录取最低分、平均分和最高分。

获取途径 :院校分省录取分或分专业录取分的获取渠道通常有两个,一个渠道是每年各省(区、市)招生考试院出版的《高考指南》,里面提供了各院校每个专业的招生计划数、投档数和录取数据分布。在这些数据中即有录取最低分、录取最高分,而平均分可通过手工统计的方式,加总所有被录取的考生分数求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的《高考指南》只有普通批的数据,提前批的录取数据是没有纳入的,想要获取这些数据,可通过各省(区、市)招生考试院官网查询。另一个渠道是院校招生官网,一般高校都会在招生网站上公布近几年的省分和专业分。

此外,还有一个获取途径是最快最全的,那就是每年各省(区、市)招生考试院在每一个批次投档完之后会即刻公布所有院校的投档分,把这个数据导入Excel表格,然后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在最低分的基础上再加10分,基本可视为院校的录取平均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据是不准确的,只是一个大概,待选定院校时还需要核实其真实平均分是多少。这是一个省时省力的数据获取办法。

二、院校分省录取最低分、平均分和最高分的用途

1.院校分省录取最低分

基本可以等同于投档分,在选冲的志愿时作为一个基本的考量因素。当一个考生的成绩达到这个投档分的时候,就表示他如果把这所院校填在冲的志愿位置是有可能被提档的,如果再勾选服从调剂,那只要被投档,录取的概率就很大了。

2.院校分省录取平均分

考虑一所院校是不是自己的“菜”,很大程度上是要看这所院校的录取平均分是否跟自己的成绩相匹配。如果考生的成绩换算等值分达到录取平均分,那就表示自己有很大的可能性被录取。如果报考的专业是这所院校的一般专业,那参考录取平均分即可。

3.院校分省录取最高分

其参考价值在于,当考生想报的专业属于这所院校的热门专业时,那么,科学的参照办法是看其录取最高分,比如八年本硕连读临床医学专业往往是医学类高校中录取分最高的专业,如果只是参考录取平均分,那十有八九会“跑偏”。

在参考院校录取分的时候,要留意的地方是,有的院校专业招生前后两年之间可能有招生批次上的变化,比如原来是二本招生现在升到一本招生,这种变化自然会带来录取分上的变化,分析其录取分时要剔除这些变量带来的影响。

三、专业录取最低分、平均分和最高分的用途

参考院校的录取分更多是在选大学时的一个比较粗浅的做法,所有考生在报考大学时都需要落实到一个具体的点,即专业。也就是说,选了大学最终落脚点还是选专业,所以,从终极目标来看,参考专业录取分是一步到位的事情。

1.专业录取最低分

要想知道你录进某个专业的概率有多大,首先看这个专业往年的录取最低分。这是考生填专业志愿时给备选的几个专业排序时会经常用到的数据。

2.专业录取平均分

跟参考院校录取分时参照录取平均分一样,专业录取平均分的参考价值是最大的。当该专业在本省(区、市)的录取人数过少,比如每年这个专业都只招几个人时(通常发生在外省高校),专业平均分更能反映其真实情况。

3.专业录取最高分

当所选的专业招生人数不多,且还是该院校平时的最高录取分时,专业录取最高分的参考价值就出来了。一所院校强势又热门的专业,其录取分往往会处在这所院校录取最高分附近,如医学类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录取最高分往往就是这个专业的录取分。

你的成绩全省多少名? 能上什么大学?看懂“一分一段表”,填报志愿很重要!

每年招生录取季,各省份招生考试部门都会在公布高考成绩的同时,也会公布“一分一段表”。之所以公布这个表,是为了让广大考生对照自己的成绩、明确自己在全省的排位。

高考位次是什么

位次说的是你在这省所有考生中所占的位置,假如说排名第一的他的位次就是1,但是如果排名第二的有两个人他们的分数相同但是他们的位次是不同的,而他们的名次却是相同的。

位次是从管理方面考虑的,是为了让考生合理地填报志愿做为参考。而名次是从排名好坏考虑的,是为了评定一个人成绩的位置好坏程度。

“位次”的概念:

位次不是名次,而是指考生成绩和考生人数总和后的综合排序;

高考分数最高的考生位次为1;

位次主要适用于各省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所有考生按科类(如理工类、文史类)进行排序;

保送生、自主招生和艺术类、体育类招生等类别不适合用位次方法进行参考;

文史类考生按照文科位次进行排序,理工类考生按照理科位次进行排序。

高考位次怎么查询

我们大概了解高考位次的概念,那高考位次怎么查询呢?在高考成绩公布的那几天,各省会集中公布一个叫做“一分一段表”的信息,考生可以去个省教育考试院(招办)网站查看这个表格,就可以确定自己的位次了。

所谓“一分一段”,是以“1分”为单位,统计获得该分数的考生人数和累计人数(也有的省份是5分一段,如广东)。文理科分开排名,每一个分数段上有多少人一目了然。下图是某省的文科考生的“一分一段表”:

通过这个表,考生不仅知道各批次的分数线,同时还能了解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排位,更有利于考生对自己进行合理的定位。

目前的“一分一段表”,是将全省同科类考生的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分数相同的则为并列),再按一分一段统计“本段人数”;从本段向上一直到最高分段的所有“段位人数”相加,就是“累计人数”,累计人数也是这一分数考生的最低位次。

需要提醒的是,“一分一段表”是包含了加分的,加分也会体现在“一分一段表”中,考生不必担心是否有成绩在自己后面的考生,通过加分后超越自己。

填报时如何参考

看高校近三年的录取

对比一下近三年来的“一分一段”表,看看所想要填报的大学连续三四年的校线在哪个段位(即高出所在批次多少分),若自己的分数比至少两年的段位高,那报考该校把握较大。

比如,去年武汉大学理科在某省录取最低分数线为591分,今年一名考生理科考了592分,并不代表他今年报考武大就能“踩线录取”。因为去年该省理科591分对应的考生人数为3890人;而今年因该省600分以上的考生普遍较多,理科592分对应的考生人数多达20116人,今年的理科592分显然“贬值”了。

因此考生在对照高校往年录取分数线时,应以对比人数位次为主,若所在位次高于往年该校在本省录取分数位次,则说明报考有希望。

如何根据位次选大学

以考生位次为4462为例,假如某所大学的历年招生位次区间是4000-10000,那么考生的位次处于这所大学位次区间的上部,这所大学可以作为保底院校。

假如某所大学的历年招生位次区间是2000-8000,那么考生的位次处于这所大学位次区间的中间,这所大学可以作为比较稳妥的院校填报。

假如某所大学的历年招生位次区间是1000-5000,那么考生的位次处于这所大学位次区间的下部,这所大学的录取可能性就比较低了,可以作为冲一冲的院校填报,当然也可以冲刺大学招生最低位次在4000左右的院校。

简单来说:如果考生的位次与院校或者专业以往连续几年录取考生的位次大致相当或者就在录取考生位次范围以内,则报考这些院校或者专业把握性较大。

举个例子:

大学在每个省份的招生位次是一个大概的区间,比如北京工商大学在甘肃理科的招生位次大概是4000-10000左右,这样位次4000以上的考生基本就可以肯定能考上北京工商大学,专业也几乎是随便选,位次10000左右或以后的考生,可以冲刺下,有被录取的机会,但也可能不是优势专业。

多渠道了解其他考生意向

尽量多通过高校招办、老师、同学了解其他考生志愿填报意向。

因为看“一分一段表”,有的分数段内只有数十名考生,有的则有数百名。分数处于密集段的学生,“一分一段表”的参考价值将降低。考生填报志愿时尽量多通过高校招办、老师、同学了解其他考生志愿填报意向,慎重选择历年报考较热、今年在本省投放招生计划数少的院校,以避免因志愿“扎堆”而落档的风险。

排名不到前200名的绝对高分段内的考生,只要不是报考超一流名校,在正常情况下,报考全国各类一批院校应该没有太大问题。而这一分数线下的考生,在填报第一批本科院校时需慎重,谨防扎堆。

用分段表分析志愿梯度

由于高校招生是从高分到低分提档,所以考生对自己的定位是非常关键。一分一段表就是把定位具体化为排名,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对照一分一段表,再参照今年各类高校各批次招生计划数,确定自己该如何填报志愿。

考生要看该批次招多少人,自己处于哪个层次。如果成绩所在的某一分数段上其他考生过于集中,那么在填报志愿时就应注意保持各院校、各专业的志愿填报梯度。每所院校都要根据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划定不同的提档分数线,还有不同分值的专业级差,填报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

在使用“一分一段表”的基础上,考生还要看高考分数与当年一本线的分差。假定去年超一本线30分的考生能上某所学校,再看今年自己的分数超过一本线多少分。如果超过了30分以上,报这所学校,被录取的希望就比较大。

如果同一个分数段里出现了考生扎堆的现象,就要更加谨慎填报,例如看去年的录取分数线时,假设去年考生的成绩要超过录取分数线30分能上某所学校,但是去年这个段位没有出现扎堆现象,所以今年要超过40分才比较有把握,这只是假设和比喻,具体还要计算扎堆的人数。

志愿填报:志愿填报的几个基本原则

求学

一、平行院校要有梯度

考生可以参照目标高校近三年在本省(区、市)的投档最低分、录取平均分及省排名,录取分从高到低给选出的目标大学排序并依次进行填报。所填报的几所院校志愿之间要适当拉开差距,保持一定的梯度,而且至少有一所高校保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被录取的可能性。

特别提醒:如何判断你选的大学的录取分在哪个分数段呢?考生可以根据近三年目标高校在本省(区、市)的招生录取情况来判断。每一所高校近三年的录取数据,不管是最低分、最高分还是平均分(院校分或是专业录取分),每一年都不同,考生应当结合每年的招生数变化、录取规则变化,在其不同数据中尽量简化出一个参考值,以便给选定的几所目标院校合适的填报顺序。

二、A志愿可以冲一冲

平行志愿里几个院校志愿之间要有先后顺序。都知道填志愿有“冲稳保垫”一说。一般情况下,平行的各个院校志愿中的A志愿可以考虑冲一冲,即可选择稍高于自己考分的院校或者自己最希望上的院校(不宜差距太大,且最好是进档不退的高校)。B志愿可小冲,C、D志愿应选以往三年该院校录取排位相比是够得着的,属于稳的,有把握的。比如省内的大学录取分(或者是录取分省排位)每年都相对比较稳定的,可以优先考虑,还有就是在本省(区、市)招生人数比较多、大学多、离本省(区、市)不算远的省市高校,只要是录取分还算稳定的也可以作为选择之一。E和F志愿要保底,即确保能够顺利投档。

如果你选的大学在本省(区、市)近三年的录取分不稳定,那么这类大学最好只放在冲的位置,而不宜放在“稳保垫”的志愿。

特别提醒:志愿填报很私人化,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有的人用目标院校去年的最低录取分去套自己的高考分,够得着就填,这是冲;另一个人自己的高考分比上一年目标院校的最低录取分低10分,也照样填,这也是冲。很显然,同样是冲一冲,但风险不同。考生一定要结合自己的风险承受程度以及自己最想要的结果来确定如何冲A志愿。把填好A志愿放在重中之重,这是稳妥型考生的基本原则。同样是“冲稳保垫”,不同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院校与专业谁优先等情况综合考虑,最终形成自己的院校志愿。

三、多填一个批次,多一个保险

提前批次、一批次、二批次这些大家都要知道,要搞清楚自己能填的都有哪些批次,能填的也愿意去读的就尽量填。提前批里有自己心仪的院校就不要放过,一批次高分段除有正常填报的相匹配的高校,考生有资格的话还可以填报专项批、预科批,分数处于一本线上不多的考生也要填二批次的志愿,二本高分段的也要填一批次的征集志愿或一本高校的预科(有资格的话)。总之,每一个批次填完之后都要往最坏的方向打算:万一这个批次录不了怎么办?想清楚后自然就明白自己还得有什么备选方案以防万一。

经济条件允许的考生还可以选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特别是那些普通批与高收费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不在同一个批次招生的。

四、服从调剂选项

普通批次建议全部勾选服从调剂。虽然即便是这样,仍不能保证你不被退档,但多少人的现实经历说明,服从调剂是给你的志愿上了最大的保险,是最不能忽视的选项,除非你愿意滑到下一批次,甚至无书可读也无所谓。

有一种比较普遍的情况,即前面放在冲的志愿大家大多会勾选服从调剂,但到了后面特别是垫底的志愿,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不会勾选服从调剂。填报志愿时大家都会有用尽每一分高考分的心态,因此,你填选的院校志愿可能仍存在高估的情况,结果到了属于“垫”的志愿才被提档,而且还因高估又没勾选服从调剂,最后被退档。每年各省(区、市)的征集人数都是比较多的,刚才说的这种情况就是原因之一。

五、征集志愿可降20分

平行志愿批次第一轮投档后,总会有一些院校因没完成招生计划而进入征集志愿阶段。另外,一些外省院校也可能因生源情况好而追加一部分机动招生计划。为此,各省(区、市)招生考试院会及时向社会公布,未被录取的批次线上的考生可以在指定的時间里参加征集志愿填报。

特别提醒:由于时间所限,填报征集志愿的时间比较短,因此在录取期间,考生要密切关注本省(区、市)招生考试院公布的相关信息。对征集志愿第一轮录取结束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根据院校申请,有可能降分投档,最大降分幅度为线下20分。

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在征集志愿阶段,本省(区、市)内的公办院校一本招生的专业平时踩线录取不满的话就有降分的可能。另外,少部分独立学院进入征集志愿阶段也有可能降分(省外独立学院的可能性大一些),大家可以多留意这些院校。

六、征集志愿时降多少分录取要看情况

根据教育部规定,降分征集志愿的投档是逐分地降,也就是说,先降1分投档,如果计划完成,则不再降分;如果计划仍未完成,则继续下降1分,以此类推。如果降到20分,该院校的招生计划仍未完成,也不再降分,投档结束。

2020年高考志愿填报简明指南

这则报考指南

一定要看看

填志愿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如何选择大学?

选大学时主要考虑哪些指标?

志愿填报有哪些误区?

往下看看吧

↓↓↓

准备工作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正式填报志愿之前,考生及家长一定明确相关问题并做好准备工作,才能让自己在这场几百万人的博弈中取得胜利。

(一)参考往年录取分数线

大面积搜索数据。不要只看最近一两年的数据,你可以参考最近五年的数据,做分析,预测今年分数的大致走向。这个事情说起来似乎很轻松,但是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学校和专业的录取情况,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当你从考场走出来的时候,这个工作就应该开始了。

(二)明确各项重要的时间节点

考试结束,接下来还有阅卷、公布成绩、公布控制分数线、各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征集志愿等很多事情需要关注,这些都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

家长和考生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明确各重要事项的时间节点和查询渠道,做到心中有数,关键时刻不掉链子。

(三)有意向的学校,可以先去参观

参考一些数据后,确定几所学校感兴趣学校,但无法取舍,实在不知道该报哪一所,这时你可以选择先去学校参观。

高考填报志愿这件事,是对成绩的最后一次峰回路转。你周围可能有很多学姐学长,他们经历过志愿填报,但是每个人告诉你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不同的学科,你获得的反馈不同。为此,我们可以听学姐学长的建议,更多地还应该是理性分析,用数据来支持你的分析和判断。当然,在分析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自己的兴趣、家人的想法等。

(四)找对工具用对方法

志愿填报本身是一项系统性的大工程,信息量大而复杂,准备时间短,更加需要考生和家长用对方法,找对工具,解决志愿填报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做出准确的志愿选择。

一是搜集目标院校资料,了解招生政策,熟悉有关规定,熟读目标院校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等学校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其开展招生工作、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需要重点了解其办学性质(公办还是民办)、办学地点、录取模式(专业级差、分数清、专业清)、身体限制等内容。

二是查询目标有关院校、专业近几年在各批录取分数和录取考生的位次情况。院校历年录取分数(或线上分数差)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院校录取的难易程度,提前了解目标院校历年录取情况对考生填报志愿有极大的指导作用。考生们可以通过查询院校官网、当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查询了解相关信息。

(五)熟悉文件了解专业

当地招生规定、院校情况及录取规则等,是考生填报志愿的主要参考依据。因此,作为考生,熟悉了解这些规定以及省高招办组织编发的一些相关资料,是高考生们在填报志愿前的必备准备工作。

熟悉完规定后,就要对自己所倾向选择的专业、院校,做个详细的了解。

一是了解院校各学科的具体情况,是否为本校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及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二是清楚去年在本省的招生院校各专业的计划数,近几年各专业在本省招生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

三是了解目前各专业的就业情况,同时对未来各专业就业形势有所了解;

四是相关专业对身体健康状况的特殊要求,考生要合理规避限报专业,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五是明确自己的强项科目和稍弱的科目,考虑相关科目成绩;

六是专业收费情况。

(六)综合考虑慎重填报

在做好上述准备后,就该填报志愿了。在填报过程中,要结合之前的准备工作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首先要选好第一志愿院校,不管哪个批次的第一志愿院校都是十分重要的;

其次是注意其他志愿院校,在第一志愿院校没有录取时,其他志愿院校就非常重要了;

再次是积极慎重填好服从调剂栏,增加被录取的机会;

最后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即家庭状况、自身情况、经济条件、不同地区院校录取分数的高低,对区域进行选择等。

选择向导

在上述准备都做好之后,我们又面临着一个问题:同等条件下,该选择学校优先,还是城市优先?或者是选择专业优先呢?

家长和考生可按以下类型

设计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理想志愿。

↓↓↓

1、志向优先型:

高考志愿是考生志向与意愿的体现,由于考生教育背景的差异,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志向。有明确志向的考生,期望所选志愿尽量能发挥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特长以及潜能,以利将来的发展。志向优先型考生实际已经确定了职业目标,决心在某个专业领域深造发展,专业方向已定,只依据本人分数高低选择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院校。

2、就业优先型:

对多数家长和考生来说,把将来就业作为填报志愿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立足4年学有所成后就业是首选因素。为保证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应尽可能选择未来几年后就业相对好的专业类群,多数高校的特色专业就业比较容易,特别是有行业背景的特色院校的优势专业,社会认同度高,就业和薪酬不错。至于院校档次,要依据自己的分数作出适当调整,最好是所报几个专业能被录取为佳。

3、深造优先型:

对于部分高分考生而言,上大学只是打基础,考研乃至出国深造是目的。填报志愿应尽可能选择设有研究生院的名校,这种高校学科专业比较齐全,多数专业设有博士点,有些还是国家重点学科。综合性大学基础学科类专业录取分数相对较低,考研竞争力不强,出国深造也容易被接收,可选择理科或工科偏理的专业。

4、录取优先型:

对省控线边缘分数偏低的考生,以保证能够录取为目的。这类考生应该选择往年刚过线就录取的院校或计划未满额的院校。至于其他因素如:地域、院校档次、专业冷热等能满足多少算多少。在保证录取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理想专业。

5、兼顾综合型:

部分过重点线20分左右的考生,各方面因素都要兼顾。这部分考生应对拟报院校的专业实力、往年录取分数变化了解透彻,充分利用不同地区录取分数差及其他有利因素,可选择一些有实力的相对冷门院校,或选择地域偏僻、档次较高的院校,运用填报志愿技巧,挑选适合自身特性的较好院校及专业。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高考结束,志愿填报成重中之重。谁都希望自己寒窗苦读12年考来的分数,一分也别“浪费”!

最后,我们再通过九图来明确一下考高报志愿需要遵循哪些要素?看看我们需要明白哪些报考关键词?有哪些报考误区我们要注意的?

↓↓↓

填报志愿“太难了”?一个故事带你解锁“平行志愿”, 看完秒懂!

填报志愿,

避不开两个热词——

“平行志愿”“顺序志愿”

看完文件,

相信很多人还是一头雾水

直呼“我太难了!”

别急,

看完下面这个故事

你就懂了↓↓↓

烦心事之一/什么是顺序志愿???

烦心事之二/什么是平行志愿???

烦心事之三/什么是不服从调剂退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