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求安心做小弟的辉昂,大哥奥迪A6会放过他吗?

 车经社 2020-07-30

最近的深港澳车展上,大众辉昂高调放出了预售价——35.9-67万元。一大堆高端配置,不容易让人记住,其实你主要记住奥迪A6L(其实是下一代A6)的同平台车型就够了。即便出自于高平台的Ta看上去很“高端”,但现实的境况,让他只能委曲求全做一个大哥奥迪A6身边的小弟。

那么这个平民版的奥迪A6,其市场表现能否值得看好呢?笔者其实还是略有一些担忧,简单理由如下。

辉昂不会有生存空间

辉昂所在的中大型级轿车,又称“行政级”轿车,长期以来受公车采购政策所主导,被先入为主的德系ABB豪华军团所垄断,奥迪A6、宝马5系及奔驰E级代表了一种身份和权力的象征。而除德系三强之外的其他豪华品牌,包括凯迪拉克XTS、雷克萨斯GS等长期以来都只能扮演“酱油郎”的角色。


此外,除了曾经不可一世的丰田皇冠,还有最近展现出“黑马”之姿的福特金牛座,尽管后者打着"上下通吃"的野心,试图通过低价在销量上有所突破,走了一套极其偏离的错位竞争路线,但4月份才400多辆的惨淡销量,能叫突破C级车吗?


辉昂这个定价信心绝对爆棚的,或许你要说头顶神车光环的辉昂毕竟产品力和品(Xin)牌(Yang)力和金牛座不在一个层次上,如果你和终端经销商比较熟悉,不妨听听他们的苦楚。在此笔者斗胆预测,下半年车市要大变天,人口拐点和经济拐点同期而至,意味着什么?而辉昂这种严重脱离刚需阶层的产品,升级换购的需求在市场收紧的时候往往会首先被挤压。显然下半年即将上市的辉昂要承受空前的竞(Jiang)争(Jia)压力,(35.9-67万元)的售价真的能挺得住吗?

从整车造型韵致来看,辉昂延续了辉腾身上那种,大气儒雅、端庄沉稳的气质,甚至比奥迪A6还要沉稳,后者即将迎来大改款。但是在后公车时代,在市场总盘子极具缩小的情况下,如果辉昂选择坚守,则将不可避免地与奥迪A6上演同门相残的结局。而如果适时变通,转向新生代人群和私人购买为主,个人使用兼顾公商务需求的市场虽然正在快速崛起,譬如长期以来一直错位竞争的别克新君越等都在快速适应这种市场需求的转移。但就辉昂目前的产品状况而言,要想切入这个市场,在外观、内饰,尤其是搭配材质方面都显得老气横秋,明显的硬伤。对于崇尚自由,思想开放的年轻用户而言,除双B之外,雷克萨斯、凯迪拉克和英菲尼迪等一众豪华品牌,选择余地不要太大,无论如何都不会想起辉昂吧?所以从逻辑上来说,不存在所谓“平民版”奥迪A6的生存空间!江湖本身几大派系厮杀惨烈,而辉昂吃了大哥的饭,还要砸大哥的碗,抢大哥的底盘,大哥能放过他吗?但不抢饭碗,辉昂真的没有活路啊!


高辈分就有江湖地位?

江湖上混,长幼有序,但实际上呢?比如春秋早期诸侯会盟的时候还按“公侯伯子男”排序来论座次,到战国时代,完全就靠武力说话,秦、楚本是小辈,而合纵连横却围绕这两大国展开。上海青帮三巨头中,杜月笙本是黄金荣家的打杂伙计,论出身、论辈分是绝对的小字辈儿,但却成为众人仰慕的大哥,除了“会做人以外”,更主要的应该还是适应了上海滩新时代的游戏规则,顺势而为。


奥迪A6的成功上位就是搭乘了公商务用车这个大势,虽然要论起辈分儿,辉昂属于辉字辈儿+MLB,高辈(Ping)分(Tai),但奥迪A6这个势,笔者认为没有那么容易打破,即便辉昂采用了更高的平台,包括提升配置和凸显性价比优势。但C级车就是一个认品牌的市场,不可否认的是ABB的品牌价值就是其顾客价值的重要部分,并不是辉昂通过以高平台、高配置能简单弥补的。对于一些需要撑门面的商务人士来说,即便一款车龄5年以上的二三手大奔,其价值也比一个圈子里不大认可,也没听说过的品牌的价值要大得多。胳膊粗、拳头硬的就是大哥,什么辈分高低都是扯淡,江湖上也其有残酷的一面。

对于高平台是否真的会带来高销量这个问题?以大众自身的经验和作为来说,就足够“打脸”,如今大众在中国卖得好的车型,从“紧凑型车销量王”朗逸到宝来到换壳新生的桑塔纳和捷达,哪个不是新瓶装旧酒?就连刚上市的新帕萨特也和海外版的Passat不是同一代产品,拉皮换袍这事儿,没有人比上汽大众更熟练。


大众集团旗下,同级别车型,因为品牌逼格不相同,高平台产品吃亏的案例太多了,比如采用MQB平台的斯柯达明锐和昊锐兄弟与顶着大众品牌神车光环的速腾和帕萨特相比,就黯然失色太多了,又譬如顶着宾利飞驰光环的辉腾从来都是活在奥迪A8的阴影之下。


笔者并不是不看好高平台的产品,而是在目前大众集团的运营体制之下,低品牌采用高平台这事儿,对于集团整体利润率是极大的伤害和侵蚀,所以其市场效能就要被大打折扣。多年来斯柯达一直扮演便宜的大众车的角色,分食了大众的相当部分用户和市场,并不是产品不好,或者真的卖不好,而是在获取集团内部资源优先支持的时候,重重阻力就没断过,鉴于辉昂与A6的关系,一切皆在情理之中。

羸弱的利润率还能支撑多久?

除了市场风向的逆转,辉昂还要面对一个更尴尬的局面,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压力,应该来自于其集团内部,据最近公布的大众汽车集团2016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数据。其营业收入、产销量、税后利润等指标均同比下滑,只有营业利润和交付销量小幅攀升,核心品牌大众乘用车利润同比暴跌85.8%之多。即使在其“第二故乡”,另行核算的中国区,业务利润也下滑了近27%。


显然如今的大众不比当初那个“财大气粗”的大众,惹怒集团财务部门的不是辉昂卖贵了,而是卖便宜了。设想,如果辉昂以“平民版”的身份抢的都是A6的市场,而一些私享的高端配置和成本如果复制在A6上面,单车售价该多少呢?按其利润率来算,大众集团就要吃亏大了。不差钱的时候,还好说,可眼下深陷财务危机的大众,这捉襟见肘的利润率哎,说多了都是泪,当然这个也非绝对化,而要看大众为了辉昂是否会拿出当初支持辉腾项目一样的决心和勇气了,总之够呛!【文/风之谷】

关于车经社

坚持独立视角与品格,以人文情怀打造城市汽车生活轻读本。特别支持平台:新浪汽车、搜狐汽车、凤凰汽车、腾讯汽车、汽车之家、易车、今日头条、一点资讯、汽车头条。

关注我们:点击标题下蓝色【车经社】即可订阅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