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窑往事14]救赎(故事纯属虚构)/王汉文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牛大宝真的很沮丧。但他丝毫没有责备王怀玉,更没有理由责备王怀玉的家人。他觉得这是缘分的问题,他爱她,但她始终不爱他,没有办法。走出王怀玉家之后,牛大宝就把接嫁的亲朋好友召集起来开了个小会,说回家以后就说王怀玉有紧急演出任务出差了,并认真而严肃地说:“谁说出实情就与谁断绝关系!”

牛大宝一行踩着空空的接嫁三轮车回到了家里,家里的人一脸茫然,尤其是那些请来喝酒的亲戚朋友们更是不知所措,于是有许多人起身离开摆好酒席的堂屋。酒菜都准备好了,怎么能让大家这么扫兴而归哩?牛大宝走到大门口堵住大家说:“天有不测风云,王怀玉的确要外出演出,无论她在不在场,今天的婚礼照常举行,喜酒照样都喝。”

这时一位年轻客人站到他的面前说:“你爱面子吧!肯定是别人不愿意嫁你,我早就看出来了,别自欺欺人,强扭的瓜不甜!”这位客人的话像一枚炸弹引爆了整个堂屋,引得屋子里一片嘘声。牛大宝简直无地自容,恨不得立马找一个地缝像蚂蚁一样钻进去,消失在大家的眼前。

就在牛大宝的父母伤心哭泣,喝酒的人纷纷议论着集体走出牛家堂屋大门时,门口的鞭炮声陡然响起,另一队人马踩着三轮车拉着嫁妆来到了牛家门前,其中一辆三轮车上还坐着盖上红头巾的新娘。

这是怎么回事啊!牛大宝喜出望外,又疑惑不解。他走上前去牵扶着新娘的手走下三轮车,并指挥接嫁人员把车上的嫁妆搬下来,抬到新房按指定的位置摆好。而就在他牵扶着新娘走进大门门槛的那一瞬间,他的心里明白了,这个新娘不是王怀玉,而是王怀玉的妹妹王念玉,因为王念玉没有来过他家,不知到他家的门槛有多高,因而在抬脚时踢到了石条门槛并差一点摔倒。

牛大宝从心底里感谢王怀玉的父母,虽然是农村来的煤矿工人,也没有文化,但他们十分懂得人情世故,懂得人要有脸,树要有皮这个古老的道理。他们知道是自己的大女儿不对,于是在牛大宝伤心地离开之后,赶紧做二女儿的工作,让二女儿顶替嫁给牛大宝,因为此时的二女儿已满18岁了。

婚礼照常举行,拜完天地双亲后,夫妻互拜入洞房。那时的婚礼客人是看不到新娘的面目的,新娘也不用给客人敬酒,所以客人们都当真是王怀玉,于是大吃大喝一顿后各自回家去了。

洞房里的新郎新娘并排坐在床沿上,新郎牛大宝没有主动去掀开新娘的红头巾,因为他知道红头巾下盖着的是王怀玉的妹妹王念玉。所以他只是轻声地对王念玉说:“谢谢你们给我留住了面子!”王念玉说:“是我姐姐对不住你。”牛大宝说:“事情过去就好了,等到天黑了我就送你回去。”

王念玉说:“送我回去干嘛?人家都与你拜过堂了!”牛大宝惊愕:“你当真啊!这不是一场救赎的戏吗?”王念玉自己扯下红头巾丢在床上,娇嗔地说:“谁跟你演戏呀?我又不是演员!”牛大宝看着王念玉,越看她越像王怀玉,越看越不敢靠近王念玉。

牛大宝说:“婚姻也不是做买卖,只要拿个一样的东西就行的。”王念玉生气了:“谁是做买卖呀!我父母是征得我的同意后我才赶过来嫁给你的,你若实在看不上我,我立马就走。”牛大宝慌了,因为此时还是白天,她一出去就露馅了。他急忙抓住王念玉的手说:“别走别走,你现在一走出去,我从此就没有脸面出门了。”王念玉说:“不至于吧,我与我姐长得差不多,我就这么不如我姐?”牛大宝说:“不是长相的问题,你还小,不懂。”

牛大宝与王念玉做了一夜夫妻,准确地说是牛大宝留宿了王念玉一个晚上。但他与她绝对没有做夫妻那档子事,只是相互交谈,而后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悄悄地把她送回了家。

第二天,朋友、邻居们再来看望新娘,牛大宝这时再说新娘外出演出去了,并拿出一些王怀玉的剧照给大家看,大家就相信了,也不再说什么了。

三天后,牛大宝到厂里上班时清理了一些自己的资料并向厂里的领导请假,说是要出去旅游几天。厂领导见他很有才气,也为厂里的宣传作出了贡献,又是新婚之喜,于是想都不想就签字同意了。但他们不知道牛大宝根本不是去旅游,因为他知道纸是保不住火的,王怀玉的临嫁逃婚终有一天会在上窑、在黄棉厂、在整个黄石市真相大白,所以他要逃离,离开这些熟悉他的人们,离开这个让他伤心的城市。他要找个地方救赎自己,让自己重新坦坦荡荡地站立起来。

牛大宝从此消失了,一消失就是20年,牛大宝的名字也渐渐让上窑的街坊邻居们忘记了。

1991年,黄石市政府为向外宣传黄石而主办首届国际乒乓节与国际服装节,并向全国征集创作两节的节歌。最后被评为一等奖并确定为节歌的创作者来自河南某煤矿文工团,这个人叫牛歌。他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及工业题材的歌曲,其中有多件作品在中央电视台被童星和歌星演唱。

当黄石市委宣传部的人查看牛歌的个人资料得知他的籍贯是黄石人时,便立马以特殊优秀人才的名义,动员他、引进他回到黄石工作——这个人就是牛大宝。

时间过去了20年,牛大宝已更名为牛歌,他已结婚,并且生育了一个十几岁的儿子。虽然老婆是河南人,长得也不如王怀玉那么漂亮,且也戴着个瓶子底似的深度近视眼镜,但她为人实在,十分体贴和支持牛大宝从事歌曲创作,及其所从事的文工团宣传工作。伤疤已愈合,牛大宝怎堪再次揭开,于是在两节隆重办完之后,他又回到了河南。

1992年,一起黄石的重大倒卖石油案及受贿案在全国引起了震动,这个案件的主人竟然是王怀玉。王怀玉不是在文工团吗?她怎么不当演员而去了石油公司做供销人员了呢?她怎么可能收受如此大额的贿赂款?牛大宝坐不住了,他将自己过去与王怀玉的关系都告诉了妻子,善良的妻子听出了他的话意,于是说:“你若能够救赎她你就去救赎她吧!”

牛大宝打点行装回到了黄石,他首先没有找任何部门打探王怀玉的事,而是先找到黄石市委宣传部和组织部,答应自己以特殊优秀人才的名义调回黄石文联工作。待他的所有调动手续完成之后,他再开始调查王怀玉的经商原因和犯罪过程。他想要利用自己在全国的声誉和影响力来为王怀玉说情,从而减轻对她的量刑。

牛大宝通过调查了解得知:王怀玉在1976年与文工团一位帅气的男演员结婚,该演员饰演的洪常青,英武、智慧、果敢。但生活中的他却没有一点担当。王怀玉之所以离开热爱的文工团,是因为她12岁的女儿得了不治之症——白血病。因为治疗白血病需要很多钱,光靠她与丈夫的工资是远远不够的,而她的丈夫又不敢站出来想办法赚钱。那么王怀玉又是怎样调到石油公司的?怎么能搞回那么多当时的紧俏物资石油和液化气呢?

原来就在八十年代中期的庐山疗养时,王怀玉认识了一位我国某大油田的销售处处长,并互留了电话和联系地址。当她女儿的病使得一家人走投无路时,她想到了这位处长。于是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拔打了处长的电话,没到一打就通。她向处长讲述了女儿的病情,她想通过处长的关系批给她石油和液化气,她再卖给地方的石油公司,从中赚取一定的差价,用来给女儿治病。处长很同情她,但表明国家的石油不能卖给个人,只能卖给政府监管的石油公司。

当时黄石的石油及液化气都十分稀缺,于是王怀玉向石油公司自立军令状:将她调到石油公司,搞不到石油和液化气就不发她工资,搞回来多的就按比例给她发奖金,若一年内搞不回石油就将她开除。

掷地有声,好一个当代的吴清华!就这样,王怀玉被调到了石油公司,并以供销人员的身份出发了。不到一个月,几艘万吨级油轮就停在了黄石的江边码头。当时的新闻媒体还专门采访报道了她,称她为使黄石摆脱油荒的“巾国英豪”

不知道这位处长是真心同情王怀玉的女儿,还是喜欢王怀玉的美色。之后的岁月里,只要王怀玉一出面,石油、液化气就如期运达黄石,而且还有富余。为了赚取更多的治病钱,王怀玉便把这些富余的石油、液化气卖给周边的小县城。

1989年,王怀玉费尽心机赚来的钱还是没能治好女儿的病,女儿最终离开了她。而更让王怀玉没有料到的事情是:1992年初,一封检举揭发信寄到了黄石市纪委,说王怀玉倒卖石油、液化气,并从中收受贿赂近30万元。于是,市公安局、检察院很快介于调查并将王怀玉控制。经过调查,证据确凿,王怀玉被捕入狱。

收受贿赂30万元,这在当时万元户都了不得的年代简直是个天文数字。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很有可能被判处死刑。

牛大宝掌握了全部情况后,一方面从北京请来了知名律师为王怀玉辩护,另一方面想利用自己在全国的知名度向黄石各相关部门求情。

然而,这一切努力都是枉然。尽管北京请来的大律师辩解说王怀玉将富余的石油、液化气卖给周边县城不算倒卖,不算受贿,只能算买卖提成;尽管各相关部门都当着牛大宝的面说一定会酌情处理,但到最后还是法大于情。

1992年的秋天,没有雨,但有泪。这泪,是从牛大宝的眼里落下的,因为王怀玉被执行了死刑。

                           20165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