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健随笔]那些年,那些日——华继明和他的艺术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许健,1966年出生于湖北省黄石市,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现为黄石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中国SHS小组成员,中国职业画网推介画家,作品曾参加“中国首届广州九十年代艺术双年展”,“中国第三届艺术文献展”,作品曾多次参加湖北省和黄石市美术作品展。  

联系电话:13995994815



那些年,那些日——
华继明和他的艺术

 许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艺术

认识华继明那已经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事了,我们先后从湖北黄石一所煤炭子弟学校的美术组出来,我们都师从受人尊敬的蔡二和老师和易发生老师门下,在国内艺术家中魏光庆、石冲、马六明也是我们前后的师兄弟学友,至今当每每说到此时,国内学术界也把它当成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而在后来被人知晓的SHS小组成员中有三人也出自哪里。
     在那里他完成了作为艺术家所需具备的最初的造型基础训练,而日后在黄石工艺美术学校及湖北美术学院里他完成了对艺术家一词的原始积累和知识储备。
     在小组之前的时间里,他就似一个虔诚的信徒思考并前行于他所执着并坚持的艺术中,并更早的完成日后行脚的行为当中,也有了行脚于舟山群岛,行脚于新疆沙漠并差点命留沙漠的记忆。
    在他的生命与艺术轨迹中不断有从艺术生命掠过的指标性人物:梵高、毕加索、法国新表现、波洛克、克莱茵、劳申伯格、贾斯帕·约翰斯、安迪·沃霍尔、贾科梅蒂、弗朗西斯·培根、塔皮埃斯、约翰凯奇、杜尚、白南准、博依于斯、铃木大拙,还有六祖坛经道德经的滋养,以及佛性的浸透,这些始终贯穿渗透于他的血液并呼吸其中,同时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开放自由和可能性。


小组在行动

1992SHS小组成员们在经历了各自艰辛和执着地历程后大家走到了一起,并且完成了SHS小组第一期复印版小册子,而后就把《十二色》呈现于吕澎先生主持策划的《首届广州九十年代国际艺术双年展》展厅大门口前,同时显示了小组一种不屈不饶的学术态度和对信念的坚持。
   
而他置身于小组其中,释放并施展出他的智慧和策略性能力。他摆脱了纷乱的现实生活的秩序而静心地沉浸于他对艺术的探索与思考之中。
     在接下来小组行为中他契合了小组成员们的共识及小组精神并拓展了行脚的意义。期间反映在早期对新历史小组的任戬等人的造访。以及先后同批评家黄专、彭德、祝斌、皮道坚、杨小彦、吕澎、王林、李小山以及艺术家黄永砯、吴山专、魏光庆、马六明、朱青生之间的交流,再就是温普林对SHS小组的访问和栗宪庭先生对小组成员刘港顺作品的阐释,兑现了多年前于石冲画室为SHS小组写点什么的承诺。这些小组经历串连了他作为小组一员的行动轨迹。同时也完成了小组现身的原始积累。


北京

     在我们称之为底下的将近10年的修为和准备后华继明酝酿着北上了,他认为在那里才能最大限度和自由的实现自己的艺术创作的梦想,就带着妻儿踏上了那条为自己断了后路的艺术道路,并且那时是他商业经营最火红的时候,而且正因为如此,他更加让人信服和令人尊敬。因为他有别于那些怀揣梦想的少年男女北漂的愿望,而是作为行脚者栖息于中国最充满活力的地方------北京,其实那是一种大隐隐于市的举动和心怀。
   
在那里他逐渐完成了他日积月累的思想和对艺术的观念。有距离的去体验我们深重的历史以及我们所面临的多变的现实,艺术需要幽默、智慧、游戏、疯狂是大大小小念头的产物(华继明语)。在他眼里最能打动我们,最能激发我们创作欲望的是那些当代艺术的作品。
   
他不断吸收并消化着杜尚与博依于斯的养分并作为当代艺术家一员践行着一个有良知艺术家的使命-------思考并进入未来。
      解决你在生活中看到的问题就是化解问题的一种生活方式(维特根斯坦语),在面对当代艺术顾左右而言他的暧昧方式中,他的作品中透露出一股诚恳而真实的气质,他用一种能贴近人性并慢慢摆脱艺术史话语结构羁绊来思考的人,用平静的方式试图超越一种终端状态,来表达东方人意义上的属于一切的信息。
   
黑格尔说:艺术满足人类最高的精神需求。换言之其实那种要求就来自于人类艺术产生的起源手之舞之、脚之蹈之的层面。
   
源于这些理解和认识,这些进行智性沉思和沉淀后的产物就导致一件件艺术行为的产生,也才有了他前后五次不同场景的爬行乱敲乱唱以及在南非开普敦的信息人等作品的诞生,而更多的时间和经历他用在了张海涛先生称之为的权充艺术上,他机智地选择中国艺术史中值得挪用和复制的作品和图像,并有机捆绑于他的作品当中,以试图寻找和发现另一种创作的可能性。
     生活在继续,我们还会关注并期待着他艺术生命轨迹中更多的斑斓。

                                              二〇一三年三月五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