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地桥诗群]胡耀文的诗《我们制造了一起炊烟》(6首)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胡耀文】湖北大冶人,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大冶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青年诗人》《诗歌周刊》《诗歌月刊》《当代校园文学》《中国风》《五彩石》《桃源诗刊》《黄石日报》等报刊,有部分作品被收入多种选集,《桥》编辑部主任,著有诗集《聆听花开》 


《转圈》

哪里是应该的起点
恐怕圆滑的卵石
也无法告诉你。当我们的双脚
踏上熊家境登山步道的时候
意味着
我们正切入一个宿命的观点

山道旁的竹子
用笔直的身形提示一种精神
你借不借鉴是另一回事。
反正,流连的山风
也构不成威胁,对于人类
它更乐意默默无闻

笑语是强行植入的
但比杂乱的脚印略有人性。
不管怎么说,当我们
将一座山作为健身目标的时候
我们肯定
互相干扰和交出了什么

快和慢与哲学无关。
这只取决于
登山者的意志,或者
有人更愿意
通过张开的毛孔来表达汗腺的丰富

——前提是
我们必须回到起点,因为
代步的工具
此刻正笑哈哈地
看着一群鱼,游向生命
开始的地方
2016.5.25


《我们制造了一起炊烟》

妹妹
社会进步体现出抹杀炊烟的必要性
我家厨房比你家的明亮
但我没有炊烟,没有
大铁锅嗞嗞的乐韵
妹妹
我的童年有柴火灶和鼎罐饭
有纸风鼓、木头枪
这些粗糙玩具
曾滋养了一代人的童心
妹妹
我从袅娜炊烟上
看见了母亲的身影
而今天,你的身影也成了袅娜炊烟
当我将柴把送进灶堂
那啪啪火苗
延展着我们的日子
2016.5.28


《我决定与噪音和平共处》

对于不可忍受之物
最好的方式就是忍受。

我要向
晨练者抽打陀螺的鞭子
致敬。向
白昼公汽的高音喇叭以及
傍晚广场舞亢奋的音律
致敬。向
一场暴雨从分水岭
滚滚西流的喧哗声致敬——
而这,确实要比清晨
婉转的鸟鸣更有气势。

我曾无数次向生活妥协
在我想拥有童心的时候
不期然
有了一张向生命尽头
返程的车票。
这迫使我急躁的心情
不得不有所收敛。现在
当尘世的噪音迤逦不绝
我仍然
能够泰然处之并
轻而易举地做出
与他和平共处的决定。
2016.6.4


《端午遐思》

岁月不灭,菖蒲不老。
2300多年前吹来的风
越来越慢
以至我们要用一个节日的名义
来感受五月的凉意。而
生活这趟列车越来越快,它跨越
黄河、长江、湘江以及汨罗江
装载着富饶和衮衮诸公,也装载着
一个民族躁动的灵魂。

笼屉中的粽子蒸熟了,孩子们
为此雀跃,他们还不懂
食物和精神之间的关联。
门楣上的艾草和
月光下的雄黄酒像
返乡的故人为另一个故人
举行的接风仪式——
以此证明我们没有遗忘?而
我们从口袋中能掏出的
又何其有限!

可我们仍然不可节制的
胖了起来,那种空虚的胖
究竟来自哪个空间?唯有
身体之胖三缄其口,让我们
在某个时刻产生愧疚和
那个瘦弱的老人
一样,我们的身上至今
仍然藏着
不可名状的悲哀。
2016.6.9


《采摘》

五月麦,六月桃
当春风跨过夏天的门坎
野麦苞就熟了,接着
李子熟了
杏子熟了
桃子熟了
夏天在不遗余力地制造蒸笼
似乎也要把人烤熟

晌午,守寡的二婶来到村尾林地
给快高考的儿子摘桃子、李子
仿佛摘着希望的星星。其他孩子
有送给老师贵重礼品的,但她不能,
一蓝水果就是她家最大的感恩

而这片林子不是她家的,采摘
并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因此
夜幕降临时,洗得白白净净的
二婶
像一个熟透的桃子,等着
那个叫二狗的跛腿男人
采摘
2016.6.2


《飞云洞》

黄石有个狮子山
狮子山有个飞云洞
飞云洞旁有个三清宫
三清宫边就是嶙峋峭岩

一个道士
两个道姑
三个闲人
在静里,在闹里,在梵香里
看洞里流水
从万丈峭壁
化作飞云
2016.6.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