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秋特刊]朱纯平的散文《家乡的月》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朱纯平,男,1956年5月出生,大冶市殷祖镇董家口村人,现为大冶市工业经济服务中心党员干部,大冶市作协会员。从1980年起在《黄石日报》、《湖北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建材报》、《铜草花》、《大冶宣传》和《大美大冶》发表过300多篇新闻、通讯和22篇散文、报告文学、人物特写、诗歌。



家乡的

朱纯平

忙完了一天“喧闹”城市,夜幕渐渐地降临了,晚秋的夜显得一丝丝凉爽,一串串霓虹点燃了这座闻名于世的青铜古城。圆月慢慢升起,淡淡的轻辉洒在湖面,月儿倒映其中,轻轻摇动。我伫足尹家湖的曲,透过月光,仿佛看到了远处的家乡,看到了家乡那一座座寂静的山在蒙蒙的月夜里守候着空荡荡的小村庄,呵护着那一栋栋空荡荡房子。

今夜,天气格外的明净,微风轻轻地摇曳着尹家湖岸边的垂柳,阵阵桂香沁人肺腑。仰望天空一轮圆月,凝视静静的水,静听路旁曲曲的夜鸣虫,一切的思念随着“吟风咏月”静静地勾起我翻开往昔的时光,那满是思乡的记忆回眸在眼前,溅起点点思念家乡的浪花。我思念家乡那山那水,思念家乡的父母和亲人,思念家人团聚的场境,思念儿时的快乐时光。啊,家乡的月亮是那的明朗,家乡的中秋是那样的平静,如同小溪的水。

岁月无改,人生轮回。从前一到过节就要回到家、回到父母身边的那种甜蜜感、始终没有长大的那种感觉无法找回,父亲喊着我乳名、母亲看我的那种自慰的眼神,如今只好到梦里寻找。

有父母时不知父母的珍贵,父母离世时才知珍惜父母。这世界的人啦相遇万万千,有几人能暖我心窝?花开花落、缘起缘落能有几人伴我寂寞?唯有父母对子女的一往情深。

娇媚可爱的外孙女,欢快地点燃孔明灯,缓缓放开,笑嘻嘻地说:“公公快看,快看呀,孔明灯好好玩的”……

孔明灯慢慢升起,与在空中的飘荡的近千个孔明灯汇成一颗颗红色的“星球”。满眼的星星,满眼的孔明灯,为中秋夜增添了无限的美。

远处传来了浑厚而重的钟声在夜空中久久的、久久的回荡,将中秋定格在浓浓的节日氛围里。在这个“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节日里,儿女带着久别重逢的心回到家里,回到的怀抱。女儿说“爸,我来做饭,你歇歇吧”;儿子说“爸,我陪你出去走走”。在这个温馨的时刻,人间的亲情,人间的爱散发出温馨的香啊,不知不觉我也成了人之父呀!

在中国人心目中仅次于春节的中秋节,从古到今,演绎着多少美丽的传说,留下多少美妙的遐想。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寄喻的都是一种离愁思绪,一段人间真情。一轮满月,团团圆圆,最能勾起人们怀念亲人,思念团聚的一缕情丝。

人间的亲情、人间的爱是一道亘古不变的主题,也永远无法割裂,它凝聚着家庭的和美、社会的和谐。记得一位亲友在其女儿远嫁他乡时依依不舍地说:“人世间最厚重、最深沉的爱莫过于父母亲对子女的爱啊,父母的爱象山一样厚重,象海一样深沉,象春天一样温暖,象雨露一样甘甜。天地可鉴,日月做证,山河为誓,无论儿女人在何方,家在何地,永远牵挂的是父母心,忘不了的是儿女情。父母不求儿女的报答,但愿你们常平平安安。他的一字一句,包含着父母的骨肉情至,深深地打动了为人父母、为人子女的心……

“明月关山长相望,天下何处不中秋”。天下的月亮也是一样的圆,一样的亮,一样的沐浴着有情之人。今年的中秋,银蟾光满,风清月圆。此时此刻,让一曲《回家的感觉真好》的歌,祝福天下慈母子孝的人们和守卫在东海、南海的壮士,祈愿你们团团圆圆,品味中秋团圆的氛围,感受家人团聚的幸福,让所有的艰辛与疲劳消融在祥和的中秋团聚之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