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徐铁志的散文《玉人》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徐铁志,笔名老铁,大冶金牛人,65岁,武汉开发区一中退休教师,十大名师,在语言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多次获奖。小诗小品常见于报刊,近期主要是随笔、散文,创作尝试。
徐铁志散文《玉人》

               玉 人

   玉人与“育人”谐音,都有通过后天培养而树人之意。育人之“育”重在培育,滋养;玉人之“玉”重在打磨,雕刻,玉成。玉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经风雨,见世面,历尽艰难困苦,才可能被玉成,才可能成为具有“仁义智勇洁”品质的玉人。

    玉人的初心便是弘愿,弘愿便是远大理想。人是需要愿力驱动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用愿力可坚定力而成。一代伟人毛泽东从小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风华正茂时,便“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便“指点江山,激杨文字”,像中流砥柱一样担负起了责任;为多娇江山“折腰”,竟“风流”,实现了为人民谋幸福,建立新中国的弘愿。毛泽东的一生是理想主义者的一生,坚持真理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老人家深得“易文化”的精髓,能把引领世界潮流的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求变,革故鼎新。“变”是方法,“不变”是目标,用被实践证明了的思想从灵魂深处去改变人,塑造人,锻炼人,优化人,玉成人。

   一个人的愿力是可以突破业力的,你发的愿越大,你越希望去为众生服务,你改变自己的推动力就越大。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一生的写照,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为人做事的出发点和根本点。他认为,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种子只有结合土地才能生根开花。他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赞扬了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对本职不“见异思迁”,被真理和正义玉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可见,无论是谁,接受先进思想的武装是必须的,为人民服务是普遍的。

     毛泽东思想重视透过后天努力,尤其是心智模式和行为习惯的改变而改变命运。“穷则思变”,“学习,学习,再学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的诚实和谦逊的态度。”“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他的本事就大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向书本学习,向生活学习,本事大了,就不必在别人的剧本里做一个无名的观众,不必成为别人辉煌的附庸。理想在彼岸,隔着一条河,“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体者,载知识之本寓道德之所以也”。毛泽东把“参省”说成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比作“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会灰尘满面……人的思想也会沾染灰尘,也应该打扫和洗涤”,“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在学习过程中,清洁思想,调整思路,拨乱反正,日臻玉成。

    一个人的业力是有限的,但有了愿力和毅力的助动,业力便可以充分发挥。有时候,挫折会生出一种更宏大坦然的发愿,到达“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沉静,生命开始显现勃勃生机。生机是绝望之后而产生的,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经由纯正发心不断加持而来的。《愚公移山》里“挖山不止”的开拓精神,“叩石垦壤”的实干精神,“聚室而谋”的协作精神,“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我们的事情就办得好一些‘’,“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牺牲精神,都是我们力量的源泉,都是玉成人的法宝。

    毛泽东思想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根植在祖国的大地上人民的泥土中,是因为革命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乐观主义和大无畏精神的完美结合。让我们大声朗诵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吧:红军不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以“不怕难”开头,以“喜”,“尽开颜”收束,气势恢宏,乐观豪迈。毛泽东的另一首《清平乐,六盘山》也是大手笔。词从眺望远景起笔,“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长空高朗,闲云轻漾,北雁南飞,是景语,也是情语,更是一种明亮的心境。“天高云淡”,正是登高远眺的绝佳时空,我们何尝不可把它理解为英雄正有用武之地的好环境好时代呢?“望断南飞雁”,让人想起宋人的名句:“昨日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异曲同工,都落在了一个“望”字上,明确了方向,种下了希望。只不过是“西风凋碧树”之悲烈怎敌“天高云淡”之开朗清明欢欣?“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词从爽朗,舒畅之秋心转入英迈的青春吟哦,这豪言壮语犹如播种机,将战胜任何艰难困苦的种子种进了有志者的骨血,二万五千里长征算什么,就是抛头颅洒热血为之奋斗终生也在所不惜。正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回看原词近处,“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如画风景,一吐胸臆:“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总有一天,我们会捆住恶煞太岁,取得成功,夺取胜利。多少期待,充满自信。“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哲人的词和王国维先生话读书三境——立志,践行,获得,都是通过“望”,“到”,“消”,“缚”,“寻”等动词完成的,一切美好的愿望都是行动实现的。只有行动才是滋润成功的食物和泉水,才是玉成人的必要条件。

     古人提倡“磨兜鞬”,人被玉成需历尽磨难,才能准备好保命和致胜的本事。“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发愿是拿自己的整个生命与众生交换的过程,其间,难免产生误会,受点委屈算什么?《白蛇传》将有道高僧“断指佛”法海禅师描写为不通情理地去“干预世间美好情感”的伪君子,连文学大师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中也是将其作为礼教代表而厌恶唾弃的。几年前,歌手龚琳娜更是以一首《法海你真的不懂爱》,胡扯乱唱,被歪曲戏谑的无以复加,让人无奈长叹。“闭目佛前坐,骂从戏中来”,佛史上的法海曾燃指一节,发誓明心,身居山洞,开荒种田,精研佛理,修寺金山,被奉为金山寺的“开山裴祖”。如今,通过传媒终于可以抹去一个杜撰的民间故事在几百年来留下的印记而选择尊重历史和事实,还了法海禅师一个清白。

    伟人毛泽东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要使自己的人生温润如玉,关键还是靠自己。我得过领袖毛泽东号召“上山下乡”的力,那几年“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文明了精神,野蛮了身体”,为漫漫人生路加持了富足的助力。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个小故事: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怎样使自己的生命温润如玉?当代,特别是当前,什么是玉人之宝?是在各种优秀文化的滋养雕琢与生活的磨炼及战火的洗礼中发展起来的毛泽东思想,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毫无利己的动机,愚公移山的精神,学而不厌的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有了玉人之宝,有了思想武装,勇于超越,乐于实践,我们就一定能书写自己有质有形有价值如玉般的人生。

                                               丙申 汉阳蜗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