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21》:上高中(一)我的老师们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白宁1955年生于南京,大专学历。当过知青、装卸工、中学数学老师、电器工程师、公司经理。2016年以网名“鄂鲁宁”开始写作,《往事难如烟》系列。多篇文章被《今日头条》《黄石日报》《磁湖文艺月刊》《我见青山多妩媚》选登,现为黄石散文学会副主席。

上高中(一)我的老师们


冶中72届402班高中毕业照

1971年已到了三月中旬,初中毕业的同学们,下农村的已有一个月了,上高中的野营拉练回来也开学了,只有我一人“赋闲”在家既没下放也没上高中,其中原委在《往事难如烟4》进初中(续)有过叙述。一天上午我在家百般无聊,安华同学气喘吁吁跑来:“快!快!老师让我通知你去上课”他满面春风对着我说。看他那高兴和激动的样子就像是自己的委屈得到安抚和解决,是那么的率真和亲切,从他清澈的眸中我看到了一颗善良的金子般的童心,四十多年过去了我永远忘不了那温暖的一幕,从小学到高中,从少年到老年,我俩这份纯真的发小情谊保持至今。

冶中高中部是1970年代初把黄石八中合并后成立的,我们是第二届,共两个班401、402,我在402班,我们上一届(首届)只有一个403班。当年教室是一栋拐角三层楼,三楼从西头向东依次是403、402、401班。那是“文革”时期,按“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的要求是两年制高中。

当年的冶中,我们下一届初中是六个班再下一届是七个班,连同我们三个高中班,在校生还不到一千人,教职员工达一百余人,其中:专职教师七十多人,绝大多数是大学本科毕业,其中不乏北大、人大、复旦、武大、华工、中山、北师大、华师大等名校。如同上世纪三十年代抗战爆发,在西北贫瘠的黄土高原延安,聚集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一样,因“文革”原因,这些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来到黄石新下陆这个小地方。他们的学识、学风、授课水平超越了时代,这么强大的师资阵容犹若群星璀璨,放在今天就是最好的省重点中学都无法与之相比,多少年来回忆起学生时代,这些老师一直都是我们这一代有色子弟的幸运和骄傲。


石定果教授

张普、石定果夫妇,两人同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张普老师北京人,一米八五的大个,兴趣广泛,读书时曾任北大排球队队长,也是北大摩托车队的,来后带领冶炼厂男排多次夺得黄石排球联赛冠军,我在往事系列之九中有过描述。学生也微回忆:张老师讲课京腔京调,中气十足、韵味十足,在讲到精彩之处那长臂一挥,使人联想到天安门上领袖接见红卫兵的挥手形象。

七十年代时毛主席要求党的高级干部读《红楼梦》,学生大伟回忆:他父亲当年曾请张普老师来家讲授,他深入浅出把《红楼梦》讲的徐徐动听,出神入化,听的人直呼过瘾,和多年后央视[百家讲坛]著名红学家周思源讲的同出一辙。其实也不奇怪,当年张、石两位老师在北大中文系读书时大师云集,给他们授课的是巴金、老舍、沈从文、俞平伯……等中国国学顶级大家。

石定果老师有同学形容她兰质惠心犹如娟逸的冰心先生,又像射雕英雄传中灵动的小黄蓉。其实她真的是大家闺秀,其父石声淮是华师大文学院“祖师爷”级教授,其母钱仲霞是大名鼎鼎钱仲书的胞妹,去年105岁高龄去世的杨降先生就是她的大舅妈,前两年在微信群转发甚广的《百岁感言》不知感动了多少人。石老师虽在武汉长大,但在北大读书五年(五年制本科、六七届生低张普老师一届)说一口京腔,写一手刚劲漂亮的柳体风格板书。石老师说话风趣、幽默、犀利,在哪个年代和普通人一样每天操心着柴米油盐,曾经有一天买菜和三位村妇发生争执,她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说的三人从暴跳如雷到无言以对再到无地自容,这就是我国著名语言学教授当年在下陆舌战村妇的笑谈。

76年“文革”结束后张、石老师一起调入武大参加中国《汉语大词典》的编撰工作。以后张普老师调入北京语言大学,在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位上退休,石老师则先后考取硕、博研究生,后在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任教授。

(94年)中间张普、左王鑫良、右震国

张、石老师当年工作忙,他们女儿小时侯喝的牛奶都是学生震国每天从北村带到学校。军同学回忆起:73.5.21号我们高中毕业下农村,是张普老师把我们这个“知青”小组送到生产队,他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们不要把所学知识丢了,以后一定会有用的(军后来还把高中课本带到农村),晚上临走时还讲了一个笑话:“我们当年学的是俄语,上课前老师用俄语说同学们好!同学们齐声回答“都是你大爷”(老师好的俄语谐音)”。让我们开怀大笑,减轻了下农村第一晚的紧张和不适。

李航、黄蓉夫妻华师大毕业。李航老师完全是按教育学授课,一堂课从引言、过渡到结束,安排的井井有条恰到好处,他讲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直抒胸臆,把作者的悲愤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沉默啊,沉默!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灭亡。”。我和也微同学有过议论:李老师讲课字正腔圆很有神韵,善于用“五官”吸引学生,讲到伤感之处让人顿觉“感时花溅泪”,说到高兴时眉飞色舞,特别是讲述毛主席诗词,堪比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嘉宾康震教授的那种激情和风采。1978年我参加冶中教师选拔,我报名当数学老师,语文考试作文题“我的老师”,因为我写的较好,李航老师找我谈话:希望我改教语文,但我还是选择了数学。后在有色“七.二一”工大接受培训时,李老师辅导也薇她们语文班,昔日的学生有幸再次当他的学生。黄蓉老师的父亲是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碧野(原名黄潮洋)。八零年两口子调回武汉,李航老师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工作,后任主编,黄荣老师八十年代末担任湖北省少年儿童出版社主任。

政治老师周正藏,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周老师讲课的特点是活而不乱俏而不俗,他能用开心的语言把政治概念融入其中,他海阔天空、信马由缰把枯燥的政治科讲的很活如同讲演一般。一次周老师讲国际共运史中苏关系的演变,从二十年代中国共产党成立讲到六十年代“九评”,从新中国建国初同志加兄弟关系讲到69年珍宝岛兵戎相见,同学们个个听的如醉如痴不让下课,后一堂课的老师只好让课,结果足足讲了几个小时。

学校组织各种活动学生们最喜欢周老师来辅导,他总是神采奕奕,是乎从来就没有忧愁,平时和我们聊天随和,富有童趣。记得有同学曾问过周老师:“你怎么每天都乐呵呵的啊?”。“难道你们有什么烦恼的事吗?”他两手一摊,眼睛一鼓反问道。把同学们都逗笑了,如同他名字一样,身上不知藏有多少童趣,因调走就不得而知了,但他那幽默的形象和龙飞凤舞的板书却深深地留在同学们的脑海里。“文革”结束后周老师调回上海,在上海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任过校领导,出过多本政治和经济管理方面的专著。

钟元凯老师上海复旦大中文系67届毕业生,68年分配到大冶冶炼厂龙角山矿井下工,69年来到冶中。因我们学校有一钟显华老师(一位非常优秀的物理老师,可惜英年早逝)年长些,称大钟老师,故称其小钟老师。

小钟老师不愧是“复旦”的高材生,授课时细而不杂多而不揉条理清晰,他通今博古满腹经纶许多事列、典故信手拈来。78年小钟老师考入北大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研究生,听说当年三人面试选其一,而那两位不仅优秀,一个还是开国将领后代,另一个本科就是读的母校北大,最终导师还是选中了钟老师。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因其爱人无法解决京籍户口,83年调苏州,在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任教,后任院长助理、副院长、院长。2001年该校与苏州城建学院合并成立苏州科技大学他任书记。

钟老师在苏州任大学领导的那些年,有许多下陆的孩子们高考投奔到他所在的学校,我妹的女儿也是读的他们学校。那些年每当春节后开学,他和夫人刘医生(原有色职工医院)总要摆上一桌宴请下陆来的孩子们。钟老师夫妇离开下陆几十年,对他们曾经工作过单位的人们始终有这么一份情、一份义,感动了我们两代人,仅以此文为他俩的爱心点赞!

我的班主任是英语方礼文老师,方老师罗田人,为人忠厚话语不多,上课时认真讲授,课外对同学们关心备至向家长一样。72年我们三个高中班举办新春联欢会,403班用外文表演一个世界各国人民热爱毛主席的小品,寒冰穿件鲜红的毛衣扮一美国女学生,开华戴一顶绅士帽扮尼克松,岳老师和方老师指导他们英语。年底他俩被直接推荐上武大一个英语专业一个日语专业,再后来寒冰去了美国,开华去了日本,扮黑人学生的雪峰就读大冶师范。这是十年文革中仅有的一次在校生直接上大学,激发了我们极大的学习热情,但第二年我们这届就没有直接上大学的了。

当年我们开门办学、每次外出都是方老师带队,高中毕业我们下乡时他把汉珍她们“知青”小组的同学送到村子里,若干年后他俩成了两口子,这一段师生恋一直被我们传为佳话,可能是娶了下陆的媳妇吧,方老师一直在有色中学兢兢业业执教到退休。

化学老师王素兰山东烟台人华师大化学系毕业,王老师个子不高戴一近视眼镜,镜片后那双严厉的眼睛令我们有些害怕,王老师是一个很认真,对学生要求也很严的人,一次一男生考试不及格,她在课堂点名批评,那男生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我参加校宣传队演出去了”。“你还有理啊!班上也有同学参加演出,可人家怎么考了90多分呢!”遭到王老师更加严厉的批评。

王老师对喜欢的学生则有些偏爱,考试时常走到面前看到题作错了就会轻轻敲桌面提醒。王老师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上课时有板有眼一丝不苟,学生有问题一直要讲到听懂为止,是一个讲究课堂效果的老师,当年要求我们熟记“化学元素周期表”,在讲金属元素活泼性的顺序时便于记忆,最后的“铜汞银铂金”记为“统共一百斤”至今我都没忘。

七一年暑假我准备带姥姥和表妹回山东淄博老家,王老师想让我带点东西送到烟台,可能是舍不得淄博到烟台的往返火车票吧,我竟然没有答应,这件事我一直很内疚,其实也花不了几个钱还可以去海边玩玩,这也是我人生经历中很后悔的一件事情。

王老师的爱人黄传兴老师,他俩是大学同学也教化学,黄老师讲课就活跃多了,他的板书不像王老师那么中规中矩而是随心所欲,黄老师曾和我们描述过他们在大学时“文革”的激烈场面。黄老师后来提拔到有色教培处任处长,退休后两口子回到武汉安度晚年。


笔者与陈龙兴老师近照

我的语文老师陈龙兴福建平潭人复旦大学毕业,戴一黑边近视眼镜嘴略前突。陈老师授课和李行、张普老师风格迥异,他没有激扬顿挫而是娓娓道来,能把课讲出滋味,如同余秋雨。他那浑厚的带福州口音的普通话朗读《白杨礼赞》《背影》《阿Q正传》《劝学篇》《马说》《沁园春-长沙》……,并解析历史背景至今难以忘怀,同学们都特别喜欢听他的课。我和武荣回忆:往往下课了还要求他讲下去,以至于经常拖堂,陈老师这时也是意犹未尽,在同学们的求知欲渴望中继续为大家讲述课本里没有的知识,直到十分钟后,下一堂课的铃声响起。上陈老师的课激发了我对文学的极大兴趣,有些课文我们一直都能背诵,72年联欢会时401班的建学、文建两人表演的节目就是朗诵课文《海燕》。

“文革”后陈老师调到福建省粮油进出口公司官至总裁。2001.5月陈老师来下陆,我们在301班(初中)同学合办的“嘉园”餐馆宴请了老师,应陈老师的要求,武荣和立华陪他到黄石看了当年经常乘船往返上海的黄石码头,故地重游陈老师在江边久久伫立不忍离去……。其实这些老师们无论是离开的还是留下来的,他们都已把曾经付出青春和汗水的新下陆视为第二故乡。


中 陈龙兴老师

代我们物理课的老师是北师大的李嘉信和王鑫良,课都讲的非常好,我在往事系列之三中有过描述。王老师后来任有色二中校长,九十年代时我俩还一起钓过鱼。任光华老师从小学到初中一直带我的体育课,我在往事系列之二中也有过叙述。


笔者与陈劲煌老师近照

陈劲煌老师大冶人华师大政治系毕业。陈老师从初中到高中一直教我们政治,他也是401的班主任,高二时因去武汉治病,由陈兴老师接替班主任,周正藏老师接替政治课。在那个极左的年代政治课主要讲时事政治和马列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陈老师讲十九世纪人类三大科学发现说到细胞学说时,“细”字读“赛”音,他讲《共产党宣言》带有一种非常朴实的情感,他相信英特纳雄耐尔一定会实现!他那慷慨激昂的激情也打动了同学们,当年我们都有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现在回想起来政治课给我们讲述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对我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影响很大,这些正能量的知识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也使我收益非浅!

去年陈老师在美国看了我的文章后发来微信:作为曾经教过你们的老师,我感到对你们是偏左公式化的约束多于心灵性的呵护和启发,你们那一代人如果当年得到理解包容与个性化的诱导,肯定各自的前途和命运要好得多!对此至今遗憾难忘……。

其实在那个政治挂帅的特殊年代,陈老师仅仅是忠实地执行教学意图,可他把某些负面责任归咎于己,可见为人之师的胸襟!陈老师后来调任有色教培训处副处长兼公司党校校长,1992年我们高中毕业二十周年同学聚会,他和方礼文、王素兰三位老师莅临参加。


前排左五起陈、王、老师、右五起方老师、汉珍

数学王克忠老师华师大数学系毕业,罗田人,讲话语速较慢,个高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一次讲述三角函数,讲完列题后还有十多分钟时间,在黑板上出了几个小测验题,我凭记忆套用公式第一个交卷,王老师当即批改100分,还对我大加赞赏。上了高中尽管我努力学习,可在学校还是属于多我一个不多,差我一个也不少的人,这是我在整个初、高中学阶段受到极少的一次表扬,我兴奋了好多天。事隔四十多年后的2016年,当再次见到王老师谈及此事时,一起看望老师的乃秋、保新等同学都有同感,他们也在某方面受到王老师表扬,所以我一直坚信: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人生能遇到这么好老师真是我们的福分。

那天王老师说:我教了一辈子书带过无数的学生,总感觉你们有色子弟素质是最好的,你们是我走向社会带的第一批学生,所以印象特别深。1973年我们高中毕业后不久王老师就调到黄石二中,后又调黄石职业技术学院,在院长的位置上退休,如今已经七十多岁的人了还有熟人和朋友的孩子为了高考找他辅导数学。这次见面感觉老师变化不大,也不显老,看上去和我们差不多,我开玩笑说:“我们六、七十岁是属于同一个数量级的老人”,这次相见我和王老师还建立了微信关系。


右起笔者、保新、王老师、乃秋、和平

四十多年人生弹指一挥间,老师们都已步入古稀之年,当年他们是那么的年轻,一群小伙子从住地“二招”敲着碗去食堂吃饭的镜头还历历在目,他们在课堂上抑扬顿挫的讲课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在成长期中能够得到这么多优秀老师的恩泽、慧育,乃我们人生之大幸!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衷心感谢所有培养过我的老师们,遥祝安康!幸福!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1》:悠悠往事话下陆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2》:读小学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3》:进初中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3》:进初中(续)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5》:“六疤子”其人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6》:曾经的俱乐部(一)放电影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7》:曾经的俱乐部(二)文艺演出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8》:曾经的俱乐部(三)开大会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9》:灯光下的辉煌与梦想——逝去的灯光球场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10》:开门七件事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11》:澡堂里的故事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12》:专家招待所的前世今生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13》:我的“发小”国庆(上)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14》:我的“发小”国庆(中)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15》:我的“发小”国庆(下)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16》:我的王叔叔

[黄石文坛]白宁的散文《往事难如烟17》:“工农关系”办公室

关注新东西,天天都有好东西!

如果您有新东西想在本地区推广,欢迎把名片发送给我们,以便更好的联系与沟通!
新东西,集中一大批黄石最优秀的作家、诗人、艺术家;新东西,让你的推广变得更加形象、生动!。

推广合作请联系主编微信号:hbxtx16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