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李学峰的散文《我的父亲》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李学峰,1980年10月出生于大冶金牛,喜爱诗歌散文等,建筑工程师。

我的父亲

上次回老家,看到父亲不修边幅的模样,稀疏的头发和衣服上还留有尘土的印记,显得越发苍老。我的心底有一种情愫开始涌动……

父亲年轻时是很爱阔气的,就算出生穷苦身份卑微,也格外注意自己的形象。听年轻时和他相处过的乡民说,父亲当年随身是要带着两面小镜子的。这样的说法不需求证,已经可以让我对父亲的过去有更多的了解。

记得在我上初中的时候,父亲还挺赶时髦的,花格T恤搭配休闲西裤,脚上穿着当时流行的白色休闲皮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亲就一直在穿着亲戚朋友赠予的旧衣物了,再也舍不得给自己买一两件体面的衣服。

生活的磨难让他变得吝啬起来,但磨难从未能让他屈服。

父亲是一个乐观的人。在很多人怨声载道恨天不公的时候,他总认为如今的社会比过去好得多。大概是闹饥荒、跑山里、修水库、挑铁矿的经历,让他切身感受到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常常拿过去的苦难与现在作比较,忆苦思甜,感到很知足。豁达身不疲,无欲心则安!

父亲也有不如意的时候。某些时候,他会拉黑了脸,蹲在哪个角落,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着闷烟。我能想象他的那种悲怆和落寞……即便如此,也极少见他迁怒于人。

父亲为人和善,是一个不愤怨也不记仇的人。从小到大我没见过他跟人闹什么矛盾,只听说多年前他在建筑工地务工的时候,可能某一次无意间得罪人了(因为他是绝不可能去故意得罪或挑衅别人的,哪怕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在对方咄咄逼人的辱骂和推搡下,他从口里挤出了一句:“你能把我吃完不?吃得完就给你吃了。”相信那人的脸当时一定臊得通红,他的强权和气势用在了不对等的人身上,完全显现不出他的勇猛和彪悍。

多年后那人找上门来寻求帮助的时候,父亲没有半句推迟。也许那些过节他早就忘了,或者那些不算过节。父亲善意地对待一切,回馈他的是一个好心境和一份好人缘。

父亲待人诚恳,对工作也是一丝不苟。虽然谈不上什么工匠精神,但也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一个手艺人应有的诚信和操守。

记得当年我跟他当学徒的时候,别人都以求快为原则,而他说慢工才能出细活,最让我难忘的是他曾说:“我们干一个小时,可能别人要用半辈子,做事要讲职业道德!”虽然当时我是不屑一顾的,但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一直感染着我。因为对工作细心负责,父亲曾被某公司点名去武汉市某重要领导家里做电气安装,这也算是对他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准最好的肯定吧。

精细的做工才能保证较好的品质,相应所花的工夫也要多很多。当我提醒父亲太不讲求效益很吃亏的时候,他总是笑着说:“能吃多大的亏呢?事情做好了别人总会记得你,做砸了会被人骂一辈子。”

也许在有的人眼里,这种性格被视作软弱可欺,可以寻求利用。对于那些偷奸耍滑之人,父亲心知肚明,也只是一笑置之。每到一个地方,周围的人都愿意与他交往,活路自然不断。生活不让老实人吃亏!

父亲虽然文化不高,但阅历不少,对中庸之道也略有了解。从小父亲就用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来熏陶我们兄弟俩,虽然父亲不能把那些内容讲得很明白,我们兄弟俩那时也不可能听得太懂,但我们能确认的是:父亲要求我们做个好人!现在看来,他不与人争,以中正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就是在践行中庸之德!

父亲是广大劳苦大众中平凡的一员,无怨无悔地生活在社会的底层,但在我的内心,他一直傲然屹立于人性之巅!

父亲虽然读过很多古典名著,但他却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嗓门大,有时说话过于直白,不注意就会把好话当作坏话来说。我和母亲为此经常会数落他,好在周围的人对他的性格再熟悉不过了,一般不会见怪。时间久了,父亲就有了一个习惯性的动作,在表达自己对某件事的观点后,如果觉得拿捏不准,总会用食指擦两下鼻尖,就像一个说错话的孩子。不知道这是拜我和母亲所赐,还是对他来说人心太过复杂……

偶尔父亲也会语出惊人。记得有一年,因为某件事情意见不统一,我们又杠上了。他突然来一句:“连你身上的骨头都是我的,看你还有什么话可说的!”这算是他那不利索的嘴皮,对我这两片薄刀最好的应对了。结局是我俩同时都笑了,释然的笑和羞愧的笑。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和父亲的交流,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激情。或许是看到他慢慢变老了,我会注意一下自己的情绪和语调,怕自己不恰当的言语和表情会惊吓着他;大概是他真的老了,没有更多的精气神,不再像从前一样和我较劲;也可能是长时间不在一起生活,彼此的那种随便,已经变得有些拘谨。

《论语》上讲“父母在,不远行。”父母呵护着我长大,我却不能陪着他们变老。因生计所迫,守候变成了极为奢侈的事情,取而代之的,是差不多一个月一次的探望。每次临近出发前,父亲一定会在电话里叮嘱:“家里什么都不缺,不要瞎买东西,不要乱花钱。”有时他也会说:“没什么事就不要回来,来去的油钱都不少。”虽然每次回家停留的时间不长,与他的交谈也只是寥寥数语,但从眼神里,仍然能看出他内心的高兴,或许还有一丝期盼。

这么多年来,我从未给过父亲零花钱,因为给了他也不会要的。甚至连我偶尔为家里花的一点小钱,他都会一笔笔记着,总想找机会还给我。有一次临返城时,他硬要塞给我一千块钱,实在拗不过,就打算先收下帮他存起来,不料被一旁的妻子呵斥了一气。父亲见状这才作罢,嘴里咕嘟了一句:“还是打你卡里算了。”

我叮嘱他要注意身体,尽量少干一点活时,他总说自己的身子骨够硬朗,还能够再多干几年,等到无能为力了再来依靠我们。他总有停不下来的计划:今年攒点钱把卫生间和后院修一下,明年再把屋前屋后的土坎加固一下……

去年父亲还萌生了出国务工的念头,甚至已经背着我办好了护照,想趁着身体还没有什么大碍,出去多挣点辛苦钱。最终在我的强烈反对下没有成行,其实并不是我反对所起的作用,而是他的年龄已不符合出国务工的条件了。他知道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如从前,却还想拿着老命去搏一搏……

为人父母的就是这样,就算即将撒手西去,也会想着能不能拿最后一根老骨头,换回点什么,留给后人……

父亲永远是我心中的那座大山,只是已然没有从前那样伟岸。不知从哪一天开始,父亲的身影已经变得佝偻,臂膀也不再宽厚,蹉跎的岁月无情地在他脸上刻画出一道道沟壑。看着他略显蹒跚的背影,有时我会产生一种冲动,一种想将他搂抱在怀的冲动!就像当年,他无比开心地搂着我……

父爱是永远还不清的债!世事没有轮回,我永远没有机会做一回他的父亲,也去细心呵护他二十余载。但我有一种准备,在父亲需要的时候,去给他喂一口热汤;或在某个冬日里,陪他晒晒太阳,拉拉家常……

父亲就是那个总站在你身后,一直默默注视着你的人。他可能不像母亲那样溢于言表喜怒于形,但他的那种坚韧和深远,会伴着你的人生,一路前行!

[磁湖夜话]李学峰的随笔《写给儿子》

[黄石诗坛]李学峰的诗《哀思》(外二首)

[磁湖夜话]李学峰的随笔《一个傻女人》

[黄石诗坛]李学峰的诗《尊严》(外二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