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流苏的散文《那些年,我们曾经有过的理想》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流苏,70后。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阳新县作家协会副主席,黄石散文协会副秘书长,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若干,出版过长篇童话小说。在文字中行走,乐此不疲,决心用热爱并执著于写作的心灵,饥渴地追溯着关于生活、生命和自然的冲动和理解。在红尘中为文学的美丽撩起面纱,用文字存放,为心灵栖息!
那些年,我们曾经有过的理想

我不知道别人小时候有没有被大人们追着去问理想这个高深的问题,但是,在学校的作文里肯定是不停地被老师追问。于是,为了凑字数只好一遍又一遍设置自己的理想。那时候觉得理想应该就是长大了需要去做的事情,所以,在别的小孩子都为自己的理想热血澎湃的时候,我曾经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医生。因为小时候家人有病,从小我生活在一种被人同情的目光里,那段时间,我觉得生病是很可耻的事情,很悲愤。于是想当医生,但是不敢写在作文里,作文里写下来的,多半就是科学家或者英雄之类的空话大话,只要作文能够交差就行。但是,其他的同学对理想好像都很胸有成竹的样子,让我一直缺乏自信。可笑的是,我没有坚持的最初的理想却实现了,我最终还是成为了一名医生。老公说他孩童时候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司机,可以自己开车到处跑,因为那时候他曾经在乡下外婆家住过几年,最高兴的就是坐车去县城探望在那里工作的父母。当然他的理想也实现了,虽然第一职业是医生,但是,早已经自己开着自己的私家车满世界跑了。  

少年时代的理想开始五花八门起来,只记得中学每一学期老师都会拿理想来作为题目考我们,不能每次都写一样的作文,所有我每次的理想肯定不一样。可以想象,老是变来变去的理想怎么可能是真的,要怪只能怪那时候的教育,虽然没有教我们说假话,但是,却引导我们去极力表达一种过于失真的思想状态,非常识性的,也非理性。其实,和那时候的作文一样,都是满纸空话套话大话才能得高分。一旦某个同学写下的理想不够高尚不够伟大,就会被老师批评,被同学耻笑被当作笑柄。就是在那种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里,不宣扬独特个性不主张标新立异,很多青年人的成长在毛躁的青春期被老师和学校“修理”,矫正过枉,被同化,然后毫无悬念地建立了千篇一律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初二的时候开始看武侠小说,虽然在繁重的学业里知道那些想当科学家的理想是虚无缥缈的,身边的同学也都不再虚构了,开始把理想放在崇拜的人身上,例如军人,巍巍最可爱的人让全国的军人都成了理想中的圣神人物。可是,我很惭愧,我更喜欢武侠,喜欢张丹枫,也喜欢令狐冲。一边在作文里虚构最可爱的人一边在心目中艳羡那种游侠仗剑走江湖的潇洒,曾经还似乎把当一名侠客作为理想。记得那时候小城中心有烈士墓,墓边是一片城里最葱郁的树林,树林边的空场上常常有些大爷在练功夫,现在知道可能就是太极拳,不过是锻炼身体。但是,当时那古墓、树林、头发花白的老爷子,所有的氛围很符合我的想象,于是热血澎湃心痒痒,和几个小孩边上花拳绣腿地模仿,那大爷一高兴就教我们几下,开始挺来劲,大爷还常常夸奖我有悟性,后来有个野小子特卖力,大爷又夸他忘记我了,我学了几天,也发现和武侠根本不是一回事情,就不再相信江湖高手隐藏民间这样的好运气被我撞大运了,灰溜溜地自己改了理想。  

因为喜欢读红楼梦,喜欢画画仕女图,于是觉得画画特别有意思,于是,在生物课的时候,把那些寄生虫画得栩栩如生,得到老师的赞赏。美术课也总舍得费心去做作业,其实其他同学是当副科不怎么上心的,我却觉得和艺术有关的很神圣。其实,最后才明白,其实,艺术和我们的生活是没有半毛关系的,只是我们觉得与艺术有关的理想是高尚的美好的。这个爱好持续的时间还比较长,直到高中大学还一直坚持着,虽然只是自己画画自娱自乐,但是,上十多年书读下来,每本课本上几乎都有小插图,画的东西什么都有,全看自己的高兴了。画家的理想虽然很不切实际,但是,坚持的结果是理想是做不了画家,就起码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画,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人,于是就圆满了。当然,这个时候是在我最敏感的青春期。成天在自己的文择本上,一些名言警句的旁边画满了各样的插图画,于是成为画家也成了理想的一个插曲,就此忽略了。  

如果说有些理想其实潜伏在自己的身上,慢慢随着自己的成长付出水面,那么或许写作也算是我的理想。从八十年代的诗歌开始,雪莱的一首《西风颂》,已经把我其他的理想全吹去了太平洋,那时候,虽然是个沉默寡言的女孩子,却因为阅读满心都是激情,对诗歌对文学。梦想着自己也能在水上写诗,也偷偷地发誓“语不惊人死不休”,对唐诗宋词顶礼膜拜,对现代那些轰轰烈烈的诗人们也向往至极。那是个不谈诗歌就会落伍的年代,那些沸腾的句子,好像让整个中国大地在燃烧。我们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是不能不读诗歌不热爱文学。在那些极力表现自己才华的同学群里,我悄悄地写诗歌,记录自己的生活。我的理想就是可以阅读诗歌和所有的文学名著,那样的生活就是我的理想。而那个时刻,我没有成为一名作家的理想,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的阅读都是如饥似渴的,刚刚打开的世界之门,让我们发现可以有那么多的书籍那么多的信息量可以去了解这个全新的时代,改革开放,真的让我们接近了我们的理想,虽然,也让一些理想成为私欲的爆发地。正因为青年时的大量阅读,才培养了我的阅读能力,为之后的写作创造了一定的基础。才让我发现,阅读积累之后,我也可以拿起笔杆子,用自己的微弱的声音发言。去争取我在这个世界的话语权。而现实中,属于我们普通百姓的话语权是几乎没有的。很幸运,写作可以,我们可以表达我们所有美好的愿望,也可以表达我们的愤怒,只要不伤及无辜,不胡言乱语,不对社会造成危害,我的话语权是安全的,是按照我自己的频率播放的,有时候还可以在公众的平台得到关注,为此,我的理想才渐渐浮出了水面。  

原来理想,不过就是按照自己内心的指引,一步步地成就今天的自己,到某个时候,看到了某个目标,坚定地走下去。走一条自己内心最期待走上的道路,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这个,就是自己的理想。说了半天,外表安静,内心热衷思考的我,理想不过就是做一个写手,写下自己想写的文字,记录生活,记录人生,就像初中14岁那年开始写日记一样,开始了就停不下来,那时候记录自己的生活,生怕遗忘,想着有一天老了可以守着记忆。而如今的记录,是一种伸展,把生存的枝叶在平凡的生活中枝繁叶茂地丰满或者说丰富自己的平凡生存。理想就是走着走着,发现自己最可以做下去的事情,而且可以让自己充满了热情。如同那句话:生活给不了你的,热情可以!其实,生活给不了你的写作可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