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邢福林的散文《母亲的“女儿经”》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邢福林,女,湖北黄梅孔垅镇人。毕业于湖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一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中学高级教师。曾被评为黄石市和湖北电网局优秀教师。

母亲的“女儿经”

每天早上,小区幼儿园小朋友都会站在操场上集体诵读《三字经》和《弟子规》。说来惭愧,这些被幼儿园小朋友背诵的国学经典,我到大学才接触到。虽然我们从小没有接受过这些国学经典的教育,也不懂得什么做人的大道理,但母亲的言传身教,也让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受益匪浅。特别是母亲的“女儿经”,既让我们姐妹四人深受其苦,也受用终生。  

“宁愿懒娘,莫懒女儿”这是我母亲的口头禅,也是她教育女儿的法宝。我第一次听懂她这句话,还是七岁那年的夏天。  

说来话长,我家老房子原本是一进两重的青砖瓦屋,前面临街,后面靠河。临街的房子是门面,靠河的房子是起居室。这也是我们小镇房屋的基本格局。只不过,我们家的前后两栋房子中间做了个天井。爷爷说这样不仅光线好,阳气也足。阳气足,家里人丁才兴旺。那个时候,我们家也确实兴旺,自己家的孩子多不说,到了夏天,左邻右舍的人也喜欢端着午饭到我家来乘凉。我家后面的房子靠西边是厢房,靠东边既是堂屋又是厨房。堂屋的前门紧挨着天井,门槛是一块六、七寸厚的大青石,门两边是两个青石雕刻的小狮子。到了夏天,无论气温多高,青石门槛和小狮子总是油光水滑的,伸手一摸冰凉冰凉的,因此,小孩子喜欢骑在狮子上玩耍,大人则喜欢坐在青石门槛上乘凉。  

有一天吃完午饭,小孩子照常去抢坐石狮子,大人照常抢占青石门槛,母亲则坐在紧靠后门的竹床上,优哉游哉地摇着大蒲扇,我却站在小板凳上,紧贴着热乎乎的灶台洗碗。邻居菊姑(母亲割头换颈的姐妹,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好闺蜜)看不过眼,说母亲好狠心,自己在一边呀依优,让一个还没有灶台高的孩子洗碗。我本来已经习惯了,经她这么一说,委屈的眼泪就夺眶而出。母亲却平静地说:“宁愿懒娘,莫懒女儿。从小不受点苦,长大嫁人后,就会受罪。”母亲的这句口头禅,我听过多次,以前没有感觉,此时才有所领悟:那就是母亲坐着乘凉,女儿就得心甘情愿地忍受酷暑做家务。  

这一年,由于生活所逼,母亲不得不外出打零工,已到县城上高中的姐姐每个星期六傍晚步行五十里回到家中,第二天一早就接过母亲的扁担挑煤、挑砖、挑谷壳,傍晚再步行五十里回到学校,母亲才能休息一天。我和哥哥则承包了所有的家务事。哥哥负责挑水打柴,洗衣、做饭、照顾弟妹和瘫痪的奶奶的重任就落在我这刚满七岁的女孩子身上。  

我十岁那年,姐姐远赴东北上大学,哥哥初中毕业离家外出谋生,奶奶去世了,又迎来小弟。哥哥、姐姐不在家,留在家里的孩子,我就是老大,我下面还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这以后,我才真正领受到“宁愿懒娘,莫懒女儿”的厉害。寒冷的冬天,我得第一个起床,打开河面的冰封,为弟弟洗尿布;酷热的夏天,我和男孩子一样顶着烈日下湖去割柴,晚上还要跟着母亲学习针线活。衣服破了,自己补,没鞋子穿,自己做。  

不仅如此,为了填补家里的经济开支,我还得带着妹妹编斗笠,缝袜口,穿鸡毛,挖野菜,除了小偷、要饭,只要是能挣到钱的,我们都得抢着去做。我和妹妹常怨恨母亲对我们太苛刻,太严厉。等我们长大了,才真真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因为那个时候,家里确实贫困。我父亲只是一名供销合作社的普通干部,主要负责农业生产资料,农忙要下乡,农闲要外出采购,很少回家。每月发了工资,他丢下十五元钱,就什么也不管。老老小小一大家子就靠体弱多病的母亲支撑着。母亲有严重的哮踹病,病发了整宿整宿不能睡觉,有时还得拖着病体去打工。特别是到了冬天,她既不能吹风,又不能下冷水,许多事情只能靠我们去做。要不是母亲狠心逼着我们早早学会独立,别说读书,仅凭父亲每月的十五元钱,我们几个孩子没饿死,也会冻死。  

有人说会读书的孩子,就不会做家务事,可我们在母亲的威逼下,既要好好读书,又要学会做事。因此,我们不仅上山能打柴,下河能摸虾,走进厨房会做饭,拿起针线会绣花,而且读书也不赖,我们姐妹四人,两位上了大学,两位读完了高中。  

“只有不懂事的孩子,没有不讲理的老人”,这是母亲又一至理名言。她虽然对我们很严厉,却很孝敬老人。  

私有制取消后,我家的茶馆开不成了,爷爷和奶奶就去九江跟我叔叔一起生活。后来奶奶瘫痪了,母亲知道了立马赶到九江接回了奶奶。她说叔叔、婶婶都是国家干部,没有时间照顾奶奶,爷爷年纪大了,也照顾不了奶奶。为了方便奶奶和我们一起吃饭,母亲把餐桌搬到奶奶床前。每次吃饭,好菜都让奶奶先吃。有一次吃粉蒸肉,母亲端上桌,首先就给奶奶碗里夹了好几块。我们兄妹几个眼睁睁看着一碗粉蒸肉去了一大半而敢怒不敢言。没想到,奶奶在每块肉上咬一口又丢回到菜碗里。看着那碗粉蒸肉,我们再也下不了筷子。我愤怒地指责奶奶不讲理,不吃就不要咬,害得大家都没有肉吃了!哥哥气得丢下碗筷,说再也不愿意与奶奶同桌吃饭了。妈妈举起手给了我们兄妹两一人一个爆栗子,骂我们不孝,说:“只有不懂事的孩子,没有不讲理的老人。奶奶是舍不得吃完,想留给你们吃。自己的奶奶咬过的有什么关系呢!”说完,自己夹起一块奶奶咬过的肉,可刚送进嘴里,她就往外跑。因为我知道奶奶咬去的是素肉,留下的是肥肉,母亲不吃肥肉,但她一发威,我们都不敢做声,只好低着头乖乖地吃饭,谁也不去夹那碗粉蒸肉。  

唉!好不容易盼来的一餐美食,就这样泡汤了!  

我家三妹比较调皮,是个孩子王。有一次,她把邻居家的男孩打哭了,男孩子爷爷奶奶就这么一个孙子,宝贝得不得了。那老头走上来不问青红皂白就把我三妹推到在地,老太婆一边楼着自己的孙子,一边指着三妹骂了。三妹倒在地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气愤地跟他们理论,老头子举起手来吓唬我。我一手叉腰,一手指着他骂道:“你这老家伙,就你家男孩金贵,我家女孩不金贵?你欺负我妹妹,还想欺负我,你敢打我一下,我就跟你拼命……”  

见我们吵得不可开交,有人叫来母亲。母亲一来拉起三妹,见没有受伤,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给了我一巴掌,并要我向二老赔礼道歉。我捏紧双拳,两眼怒瞪着母亲又哭又叫:“别人欺负你女儿,你还打我!你是不是也嫌弃自己的女儿多了,嫌多了,为什么要生我们?生下我们,当时为什么不掐死我们?我又没错,凭什么向他们道歉?”  

母亲气得又要打我,被邻居拉住了,只得大声吼道:“你这没大没小的东西,只有不懂事的孩子,没有不讲理的老人,不赔礼道歉,就回家跪踏板(床前垫脚的木板),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我不跪,我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一个人气急了,胆儿也肥了,我把平时对母亲的不满,借此机会一股脑儿都宣泄出来。  

在别人的劝说下,母亲虽然没有再打我,却把我拉回家关进房间,不给饭吃。直到晚上,邻居家媳妇端了一碗油盐饭来我家赔礼道歉,母亲才把我放出来。我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怎么骨气、面子都丢到九霄云外去了,端起那碗油盐饭三扒两口就倒进了肚子。  

这天晚上,母亲第一次心平气和地跟我进行了一次长谈。别看我母亲只是一个没文化的普通妇女,可她能说会道,是居委会的调解委员。她对我说,做人有理也得让三分,何况你妹妹先打哭了别人的孙子,老人爱孙心切,情急之下推了你妹妹一下,你妹妹也没受伤,你还跟一个老人计较什么?以后遇到事情,得饶人时且饶人,少惹祸上身……  

那年,我才十二岁,母亲的一套大道理说得我晕晕乎乎的,第二天,老老实实地跟着她去邻居家道歉。  

“宁愿苦自己,也不能亏待别人”,这句话可谓是母亲为人处世的哲学。  

我们常常怨恨母亲对待侄儿侄女和外甥比对自己的亲生儿女都好。中秋节买的月饼,舍不得给我们吃,吊在屋梁上留着招待他们;春节自家做的糕点,只让我们解解馋,就藏起来,留着他们来拜年作回礼。我姑姑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家里有好吃好喝,她不愿呆,放了假,就往我家跑。每次来我家住一段时间,体重总会增加两斤。  

我们家除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亲戚里还有几位特殊老人:孤身一人的三爷爷(我太奶奶的养子),无儿无女的三外公、三外婆。过年,过节,家里有什么好吃好喝的,母亲从来不会忘记他们。那时候,我们小镇供销社有个收购门市部,收购员是一位外地的老人,我们叫他晚爷爷,经常帮他洗衣缝被。每到冬天,就有农民来卖牛皮,每张牛皮里都有一条牛尾巴。每次晚爷爷剥好牛尾巴,就叫我去拿。我拿回家吊在屋梁上,等攒到五、六条时,母亲就用大鼎罐煨。母亲怕我们偷吃,每次都是晚上开始煨。睡觉之前用大火烧开,睡觉之后用小火慢炖。睡到半夜,我们总会被牛肉的香味馋醒,但母亲在身边,谁也不敢起来偷吃。第二天一大早,晚爷爷和几个老人端着酒壶就来我家吃肉喝汤,没来的,还要送去一碗,落到我们碗里就只有一小块。  

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可我们家虽然穷,也不在闹市,来往的亲戚朋友却很多。近亲不说,还有三位不知隔了多少代的远房姑姑,因为娘家没有人,都把我们家当娘家走。有位山里的姑姑每年“三月三”一来,就会住上十天半月。那时候粮食都是按人口定量的,本身就不够吃,为了招待客人,我们家大米缸旁边总是放一个小米缸,我们每次从大米缸里量好一餐的定量,再从中抓起一把米放入小米缸里。这样就更不够吃了,我们只好在米饭底下多垫些蔬菜。如果来了客人,量好定量后再从小米缸里抓出两把米。饭熟了,先给客人盛上一大碗白米饭,母亲再把蔬菜和米饭搅拌在一起,我们吃到的可谓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只见绿叶,不见白米。  

母亲经常对我们说:“宁愿苦自己,也不能亏待别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此,赢来了街坊四邻的好评,也深受亲戚朋友的尊重。  

这就是我们的母亲,不仅教会我们做事,还教会了我们做人。  

感谢母亲,给了女儿们勤劳的双手,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四姐妹虽热都下过农村,但没有一个做逃兵。感谢母亲给了我们宽容善良的心!我们四姐妹虽然都嫁给了兄弟姐妹多的大家庭,但都没有婆媳之间的矛盾,也没有姑嫂之间的摩擦,更也没有妯娌之间的纷争。  

母亲,您虽然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但您的言传身教让我们受用终身!  

[黄石文坛]邢福林的随笔《垂钓的野趣》

[黄石文坛]邢福林的随笔《老顽童与小顽童》

[重阳节特刊]邢福林的随笔《携手四十年》

[黄石文坛]邢福林的散文《悠悠故乡水》

[黄石文坛]邢福林的散文《我家的茶馆》

[黄石文坛]邢福林的散文《记忆中的老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