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仲常有,鲍叔牙不常有

 老鄧子 2020-07-30



今年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是就一段历史故事展开讨论。



管仲和齐桓公是良相遇明主。两人有私怨,齐桓公差一点死在管仲手里,但是齐桓公不计前嫌,让他当了相国。在其间穿针引线的是鲍叔牙,可以说,是他成就了管仲的功名,也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鲍叔牙和管仲是好朋友,两人合伙做买卖,管仲家里穷,出钱少,分红的时候却多要,鲍叔牙手下人不满,鲍叔牙安抚说,他生活困难应该多得;跟人打仗,管仲冲锋的时候在缩在后面,撤退的时候跑在前面,大家都不耻他的行为,鲍叔牙解释说,管仲不是怕死,是怕老妈没人赡养;管仲给鲍叔牙出主意,每一次都砸锅,鲍叔牙替他打掩护说,不是主意出的不好,是时机没到......两人各卫其主,鲍叔牙辅佐的公子小白上位成了齐桓公,管仲成为阶下囚。鲍叔牙向齐桓公举荐管仲顶替自己的位置,自己甘当他的手下。管仲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韩愈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鲍叔牙是管仲的伯乐,他比伯乐做得更多,不仅有知人之明,还有友善之德。上述场景换成是别人,管仲铁定被踢出朋友圈:
 
——“占人便宜,有才无德,此人不可交!”
——“你有老妈要赡养,别人就没有吗?”
——“给我出主意都不灵,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这种情形下,管仲就不会有后来的机会,很可能混身草莽,寂寂无闻。是金子总会发光,是励志语,谁知道被埋没在地下的金子又有多少呢?幸运的是,管仲遇到的是鲍叔牙,没有鲍叔牙就没有管仲,没有管仲就没有齐桓公。
 
有了齐桓公这个平台,管仲果然不负期待。他进行一系列改革,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治国理念,走富国强兵的道路。外交上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实际上开启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传统,对中国政治文化有深远影响。在他的经营下,齐国这个海隅小国迅速崛起,率先称霸诸侯。齐桓公葵丘会盟,“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都是管仲的功劳。
 
三个牛人,风云际会走到一起,互相成全,互相合作,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齐桓公有雅量,管仲有治国才,鲍叔牙有慧眼识人之智,更有成人之美的胸怀,三个环节缺一个,故事就是另一个版本。历史和现实中,互相猜忌互相拆台的失败案例实在是太多了,“管鲍之交”才成为千古美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