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李全修谈古代诗人外号(18)《刘禹锡:诗豪》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李全修,出生于1940年,武汉市汉南区人。1960年于黄石师专毕业后分配至刚创办的黄石市教师进修学院(黄石教育学院前身)担任中文教师。1962年进修学院下马,进入大冶师范学校,先后任教员、教研组长、副校长,直至退休。被评为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获曾宪梓奖;曾参与若干项省级中师教育研究课题,发表若干论文并获奖,主编《语文教学艺术》一书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1991-1993年度著作二等奖;曾被《师范教育研究》作为首位封面人物。

谈古代诗人外号  

18、刘禹锡:诗豪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德宗贞元末,与柳宗元一道参加以王叔文、王伾(pī)为首的革新集团,称为“二王刘柳”集团。由于改革触犯了藩镇、宦官和大官僚的利益,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革新很快宣告失败,王叔文赐死,王伾被贬后病亡,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被贬为远州刺史后,又继贬为远州司马,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刘禹锡生前最后官职为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世因称“刘宾客”。刘禹锡诗文俱佳,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

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云:“彭城刘梦得(禹锡),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新唐书·刘禹锡传》:“(刘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以诗自名者,尝推为‘诗豪’,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称刘禹锡为“诗豪”,是指其诗崇尚风骨,接近盛唐诗风,即明胡应麟所称“梦得骨力豪劲”(《诗薮·内编》),清方东树称其《石头城》诗“亦堪接武”盛唐(《昭昧詹言》)。

刘禹锡诗的这种豪劲之气,早在入仕之前就显露出来了,在《华山歌》中,他借华山明志:

 洪垆高山元气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寥廓灵迹指爪杀气棱角凡木不敢生,神仙聿来托。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 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高山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特达,虽贵犹碌碌

【注】洪炉:天地。《庄子·大宗师》:“今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恶乎往而不可哉!” 元气:天地未分时的混一之气。橐(tuò):鼓风风箱。  灵迹:传说巨灵神开华岳,留下踪迹。   神仙:传说华山有马明生、呼子先、卫叔卿等仙人。聿:语助词。   托:居住。    帝王宅:帝王建都之所。  关钥:关防要塞。  下国:下界,天下。  换神骨:谓精神振作。  特达:杰出的功业。碌碌:平庸貌。

参加革新失败,在贬谪二十三年的岁月中,更体现了他的风骨。在《浪淘沙词》之八中,他表现了坚持理想、绝不因遭受打击而动摇立场的坚定态度: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注】迁客:被贬谪到边远地区的人,此处自指。

《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与《再游玄都观(guàn)》二诗更表现了他决不妥协决不屈服的风骨。前首诗云: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借桃花以讽朝政,用桃花千树比喻新贵。这下可惹了祸。孟棨《本事诗》记载:

刘尚书自屯田员外左迁朗州司马,凡十年始征还。方春,作《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尽是刘郎去后栽。”其诗一出,传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他日见时宰,与坐,慰问甚厚。既辞,即曰:“近者新诗,未免为累,奈何?”不数日,出为连州刺史。

于是再次被贬谪十四个年头。但是再次长期贬谪,并未消磨诗豪刘禹锡的锐气,唐文宗大和二年(828)春再次被召还京师时,又作《再游玄都观》诗云: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诗前有长序,记述两游玄都观的经过与遭遇:

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时,此观(guàn)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guàn)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

“玄都观里桃千树,都是刘郎(刘禹锡自指)去后栽”,“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充分表现了刘禹锡的傲岸、倔强和豪气。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在被放逐了二十三年之后,罢和州刺史任,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也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相赠: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zhù,筷子)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诗中对刘禹锡的遭遇寄予深深的同情。刘禹锡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为酬答,却没有表现出白居易所说“不奈何”“长寂寞”“独蹉跎”“才名折”“折太多”所应有的愤怨、哀戚,更没有以诉苦来博人同情: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巴山楚水:指刘禹锡被辗转贬谪的地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借此表达被贬二十三年后暮年返乡人事全非,恍如隔世的心情。    沉舟、病树:刘禹锡自比。

虽然对放逐二十三年感慨良多,却没有意志消沉的表现。

刘禹锡的豪气还表现在对秋天的歌咏上。“悲哉,秋之为气也!”自古以来,歌咏秋天的诗往往脱不掉凄凉悲哀的基调,而刘禹锡所作两题三首写秋天的诗,却一反历来诗人“悲秋”的情调,把秋怀写得无比豪壮,这也是“诗豪”品格的体现。一首是《始闻秋风》,虽是写于病中,却豪气干云: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五夜飕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拳毛:旋毛。唐太宗著名的“六骏”中有拳毛(guā),马身若有旋毛而贱丑,则矫健善走,蹄大快程。

       颈联是脍炙人口的警句,与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异曲同工。《唐诗别裁》评曰:“下半首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唐诗三百首续选》亦云:“寓悼望于秋风,英气勃发,笔力雄健。”

另两首《秋词二首》同样豪迈: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在长期贬谪期间,刘禹锡并没有整天哀叹,精神萎靡,而是饶有兴趣地深入民间,热情地学习民间歌谣,创作出《竹枝词》《浪淘沙词》《堤上行》《踏歌词》等一类优秀作品,充分体现了诗歌革新精神,这也是“诗豪”精神的体现。下录广为传诵的几首: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竹枝词》)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柳枝。(《杨柳枝》)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浪淘沙》)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踏歌行》)

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堤上行》)

刘禹锡所写咏怀古迹诸作也不愧“诗豪”之称,如《西塞山怀古》:

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藩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如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此诗怀古而切今,思想深刻、感情深沉,而且叙事简洁,描景传神,用字精当,允为“诗豪”之作。后蜀何光远《鉴诫录》卷七《四公会》曾记载了这首诗写作的故事:

长庆中,元微之、刘梦得、韦楚客同会白乐天之居,论南朝兴废之事。乐天曰:“古者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今群公毕集,不可徒然,请各赋《金陵怀古》一篇,韵则任意择用。”时梦得方在郎署,元公已在翰林。刘骋其俊才,略无逊让,满斟一巨杯,请为首唱。饮讫不劳思忖,一笔而成。白公览诗曰:“四人探骊,吾子先获其珠,所余鳞甲何用。”三公于是罢唱,但取刘诗吟味竟日,沉醉而散。

“诗豪”刘禹锡真是豪气逼人!此诗享有很高的声誉。清人薛雪《一瓢诗话》说:“刘宾客《西塞山怀古》,似议非议,有论无论,笔著纸上,神来天地,气魄法律,无不精到,洵是此老一生杰作,自然压倒元、白。”清人钱朝鼎《唐诗鼓吹笺注》称此诗“于极感慨中却极壮丽,何等气度,何等佳构!此真唐人怀古之绝唱也”。

[黄石文坛]李全修谈古代诗人外号(10)《李白:诗仙》

[黄石文坛]李全修谈古代诗人外号(11)《杜甫(一):诗史》

[黄石文坛]李全修谈古代诗人外号(12)《杜甫(二):诗圣》

[黄石文坛]李全修谈古代诗人外号(13)《杜甫(三):情圣》

[黄石文坛]李全修谈古代诗人外号(14)《刘长卿:五言长城》

[黄石文坛]李全修谈古代诗人外号(15)《李冶:女中诗豪》

[黄石文坛]李全修谈古代诗人外号(16)《孟郊、贾岛:诗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