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李全修谈古代游侠诗之三《游侠诗的主题》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李全修,出生于1940年,武汉市汉南区人。1960年于黄石师专毕业后分配至刚创办的黄石市教师进修学院(黄石教育学院前身)担任中文教师。1962年进修学院下马,进入大冶师范学校,先后任教员、教研组长、副校长,直至退休。被评为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获曾宪梓奖;曾参与若干项省级中师教育研究课题,发表若干论文并获奖,主编《语文教学艺术》一书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1991-1993年度著作二等奖;曾被《师范教育研究》作为首位封面人物。

游侠诗的主题 

游侠诗的内容重在歌颂游侠精神,表达对游侠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建功立业、身心自由、社会公正的渴望。游侠诗的思想内容可概括为五大主题:  

(1)报国主题  

这类游侠诗主要表现边庭游侠勇赴国难、立功疆场的豪情。这一主题始自曹丕的《白马篇》,而在李白、王维等唐代诗人的诗中得到更加充分的表现。曹植的“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李白的“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王维的“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是表现这一主题的最豪迈的诗句。  

这类从军报国的游侠诗还可以举出很多,如:  

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良弓挟乌号,  

明甲有精光。临难不顾身,身死魂飞扬。岂为金驱士,效命争战场。忠为百世荣,义使令名彰。垂声谢征伍,气节故有常。(阮籍《咏怀诗》)  

翩翩骢马驱,横行复斜趋。先救辽城危,后拂燕山雾。风伤易水湄,  

日入陇西树。未得报君恩,联翩终不住。(刘孝威《骢马驱》)  

西陵侠年少,送客过长亭。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闻道羽书急,  

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王昌龄《少年行二首》其一)  

(2)报恩主题  

感恩遇,报知己,是游侠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这形成了游侠诗的报恩主题。《史记·刺客列传》所写刺客都属于这种报恩的典型。豫让的话最能代表游侠的这种道德观念。豫让曾先后投靠范氏、中行氏、智伯,后来赵襄子杀了智伯,豫让逃遁山中,说:“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当赵襄子质问豫让:“子不尝事范、中行(háng)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的答复是:“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感于知遇之恩,不惜以死相报,这种精神可以感天地而泣鬼神,这是后代诗人讴歌并憧憬游侠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下列各诗:  

畴昔国士遇,生平知己恩。直言珠可吐,宁知炭可吞。一顾重尺璧,  

千金轻一言。悲伤刘孺子,凄怆史皇孙。无因同武骑,归守灞陵园。(庾信《拟咏怀诗二十七首》其六)  

刘生气不平,抱剑欲专征。报恩为豪侠,死难在横行。翠羽装剑鞘,  

黄金饰马缨。但令一顾重,不吝百身轻。(唐·卢照邻《刘生》)  

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李白《结袜子》)  

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王昌龄《答武陵田太守》)  

(3)复仇主题  

有仇必报,虽死不惜,这也是游侠的重要道德观念。最先表现这一主题的是汉乐府《杂曲歌辞》所载魏·左延年所作《秦女休行》,写女休为宗报仇,杀人都市的故事:  

始出上西门,遥望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女休。休年十四五,  

为宗行报仇。左执白杨刃,右据宛鲁矛。仇家便东南,仆僵秦女休。女休西上山,上山四五里。关吏呵问女休,女休前置辞:“平生为燕王妇,于今为诏狱囚。平生衣参差,当今无领襦。明知杀人当死,兄言怏怏,弟言无道忧。女休坚辞为宗报仇,死不疑。”杀人都市中,徼我都巷陌西。丞卿罗东向坐,女休凄凄曳梏前。两徒夹我,持刀刀五尺余。刀未下,膧胧击鼓赦书下。  

自此以后,曹植《精微篇》、《结客篇》,傅玄《秦女休行》,张华《博陵王宫侠曲二首》其二,李白《秦女休行》和《东海有勇妇》等所表现的也都是复仇的主题。现举傅玄《秦女休行》如下:  

庞氏有烈妇,义声驰雍凉。父母家有重怨,仇人暴且强。虽有男兄弟,志弱不能当。烈女念此痛,丹心为寸伤。外若无意者,内潜思无方。白日入都市,怨家如平常。匿剑藏白刃,一奋寻身僵。身首为之异处,伏尸列肆旁。肉与土合成泥,洒血溅飞梁。猛气上干云霓,仇党失守为披攘。一市称烈义,观者收泪并慨慷:“百男何当益,不如一女良!”烈女直造县门,云“父不幸遭祸殃。今仇身已分裂,虽死情益扬。杀人当伏法,义不苟活隳旧章”。县令解印绶:“令我伤心不忍听!”刑部垂头塞耳:“令我吏举不能成!”烈著希代之绩,义立无穷之名。夫家同受其祚,子子孙孙咸享其荣。今我作歌咏高风,激扬壮发悲且清。  

(4)信义主题  

“信”与“义”是游侠最核心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所谓“义”是指排难解纷、救助弱者、坚持正义、见义勇为、不矜其能,羞伐其德。所谓信,就是司马迁所概括的“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信义二字,是游侠的立身之本,是游侠这一群体不同于别的群体的基本特征。在游侠心中,信义是比生命还要贵重的东西。为了信义,游侠可以不计利害得失,可以不择手段,不惜“以武犯禁”,不惜舍弃生命。在所有歌咏游侠的诗中,无论是报国主题、报恩主题、复仇主题,都在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信义的价值观念。  

(5)行乐主题  

无拘无束、我行我素、及时行乐、狂荡放纵是游侠特别是都市少年游侠的重要品格,呼鹰嗾犬、好勇斗狠、斗鸡走马、蹴鞠纵博、锦衣玉食、醇酒美人是他们日复一日追逐的生活。行乐主题由曹植《名都篇》开其端,张华《轻薄篇》继其后,随后在南北朝至唐的以少年游侠生活为内容的作品中大加发扬。从积极方面讲,这类作品表达了对于自由的渴望,对于快乐的追求;从消极方面说,则是表现了一种轻薄的纨绔习气。对此,有的表示欣赏,如下面几首:  

豪不必驰千骑,雄不在垂双鞬。天生俊气自相逐,出与雕鹗同飞翻。  

朝行九衢不得意,下鞭走马城西原。忽闻燕雁一声去,回鞭挟弹平陵园。归来青楼曲未半,美人玉色当金樽。淮阴少年不相下,酒酣半笑倚市门。安知我有不平色,白日欲顾红尘昏。死生容易如反掌,得意失意由一言。少年但饮莫相问,此中报仇亦报恩。(李益《轻薄篇》)  

少年初拜大长秋,半醉垂鞭见列侯。马上抱鸡三市斗,袖中携剑五陵游。  

玉箫金管迎归院,锦袖红妆拥上楼。更向苑西买新宅,月波春水入门流。(唐·于鹄《公子行》)  

有的对之微施嘲讽,如:  

小来托身攀贵游,倾财破产无所忧。暮拟经过石渠署,朝将出入铜龙楼。结交杜陵轻薄子,谓言可生复可死。一沉一浮会有时,弃我翻然如脱屣。男儿立身须自强,十五闭户颍水阳。业就功成见明主,击钟鼎食坐华堂。二八蛾眉梳堕马,美酒清歌曲房下。文昌宫中赐锦衣,长安陌上退朝归。五侯宾从莫敢视,三省官寮揖者稀。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来任侠非。(李颀《缓歌行》)  

五陵豪客多,买酒黄金贱。醉下酒家楼,美人双翠幰。挥剑邯郸市,走马梁王苑。乐事殊未央,年华已云晚。(韦庄《少年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