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吕永超的散文《暖冬》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吕永超,生于武穴市梅川镇一个叫小金冲的村庄里,像坡上的芒草在那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长17年。后求学、工作,远离家乡,常常思念,闲暇写点文字聊以慰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现供职黄石文联。

暖冬 

日子在秋末打了个喷嚏,季节就转入冬天。阳光的档位渐次调节到安暖,指尖的光阴慢慢落在冷冷的风里。银杏叶抓紧时间沸腾,炙热的铜黄逼人眼疼;山河的轮廓更具版画线条,疏影横斜水清浅,苍劲中蕴含着深意:暖冬来了,我们在这里;暖冬走过,我们静静地生长。

暖冬的清晨,总是先被晨练者吵醒的。达·芬奇说:“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活多美好,体育锻炼乐趣无穷。

打太极的,三五成群,一袭白衣,迈腿抬手,在内不在外,在意不在气,静则松柔,轻则灵稳,每一个关节灵巧地配合着如水的乐曲,把这个早晨“八卦”成若有所待的情思里。

玩龙鞭的,一会儿“大鹏展翅”,一会儿“柳树盘根”,时蹲时跃,手腕翻动,鞭花龙舞,鞭到响到,黎明的薄纱被鞭子切开,分分合合、刚柔并济。

抖空竹的,左右升腾,前后飞转,或高或低,忽远忽近,摇曳在晨风里的飘带腾空辗转,幻化为道道彩虹,分外妖娆;嘤嗡的声响,高亢雄浑,直遏云端。爱跑步的,一身轻装,让双脚最大限度地与大地交流,让“嗵嗵”的节奏声和冬晨一起迸发出青春的活力,让周身的血液和四围的植物、动物一同苏醒。

不知名的鸟儿颇合时宜地用那短促的爆破音、滑音还拉着不太明显的颤音,一声声鸣啭起来,先独唱后合唱再独唱,更加深了我们这座城市冬天清晨的宁静。眼观六路,挂在视线上的,有血红的三角枫、沉淀的紫叶李和须毛全白的刺芒草,它们随风轻扬着最后的婉约,直至瘦身为岁月这部大典最美的书签。

暖冬的上午,鲜嫩的阳光斜斜地插向巷道口。烤红薯的壁炉立在拐弯处,浓浓的薯香,随风直入心脾,引诱行人不停地吞咽口水。得知摊主家有重症患者的信息,爱心涌动起来。没有人号召,你五十、我一百,不要烤红薯、不留姓名,钞票塞满了装钱的旧脸盆。中年妇女不停作揖,感激的泪水掉在壁炉上哧哧作响。卖小菜的放下生意不做,蘸着口水帮助她清点捐款,一万元还差一百五,连忙从腰间抠出塑料袋,一层一层地抖开,硬是用自己的硬币、角票凑足缺口。

此刻,一辆“宝马”轿车停在烤红薯师傅的身边,从车里走下一位女性,棕红色皮衣套在过膝黑裙之上,一袭长发批撒后背,戴着阔边墨镜,她不问烤红薯的价钱全部买下,装在后备箱里,一扎钱用报纸裹着,塞到烤红薯的面前,迈着悠闲的步子进了轿车,疾驶而去。整整两万元,烤红薯的妇女蹲在地上使劲地抽泣。

人们望着远去的车子议论,她是谁呢?她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爱心让这座城市的冬天很温暖,善举导航的是全社会永远的时尚。这场偶遇,恰如顺手抓一把阳光,感受着她熨贴的温度和仰视的高度,浸透到心底,迷醉了心扉。

暖冬的午后,适宜登高,重在寻觅格局。同是一座山,秋季眺望与冬季放眼,格局不一样。冬阳高照,立在山顶,视野通透,一览无余,这就是格局。粗壮的梧桐,挺拔的白杨,灰白的紫薇,黧黑的垂樱,青枝瘦影,凸显的疤,翘起的皮,巴叉的条,尽显傲视冬天的骨气;针叶与阔叶、黄褐与常绿、干练与葱郁,斑驳地杂然陈列着乔木的维度和风度;幸有苍松翠柏擎起巨伞,傲然伫立在岩石旁、悬崖边,依旧恪守着朝来夕往的冬令,坚守着上苍赋予的使命,用生生不息的一腔碧绿,传承着秋的葱茏,呼唤着春的气息。远山更远,远水更长,相看的风景,相望的眼神,从来未变。成败在细节,输赢在格局,有些事、有些物与人就是这样,越有格局越透出一股沉静的力量。在湛蓝的天空下,无数纤繁槎桠高举,一副洗尽铅华的清素向着寒空,姿度峭拔,自有一种尊贵。它的楚楚澹静,原是这般悦目的高华。清风起,聆听,或者不聆听,阳光都在树隙间问候。低头刹那,我们在心底,一定会把亲人想起。

暖冬的午后,亦可在田野里走走,放牧心情。这个季节的田野,青蛙冬眠,蚂蚁搬家,庄稼茬裸露,没有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明艳,却袒露出惊人的真实,每一寸泥土都饱含着神圣不可亵渎的原始美,没有界限、不分贵贱,更没有贫富差别,每一个物种、每一片土地,只管从自己向冬的生活中,去糟粕、取精华,滋养自己。这就是真实的全部意义。因此,这厢麦苗葱茏,那垄油菜碧绿,以各自状态,过各自日子;间或碰到一两位上了年纪的农民,耧地犁田或清沟排渍,面朝黄土而作、背朝蓝天而干,不在乎伟岸和渺小、无关形单影只的孤独,沉默地、有力地挥动着板锄,坚韧地付出与土地之间的相互消耗又相互吸引的挚爱;即便是在向阳坡地上,发现三五株月季,茂盛地怒放几朵粉红色的花,在轻寒风中散发出淡淡的幽香,也不会奇怪。就这样站在冬天的田野之上,远望、近观或者发呆,都是一种灵魂的放逐、淘洗。快乐的,忧伤的,随着冷冽的空气一起柔情的流动,在每一个清寂如水的时间,奏响心灵的和音,最终又归于平淡。惟有内心宁静,方能让一切归于简单安详,实现精神与生命的双重回归。

这时,不妨在暖冬季节里悄悄地种下一粒新希望,静待来年春暖花开。

(载2018年12月4日《黄石日报》“西塞山”副刊)

[柯尊解专号]黄石文联专职副主席吕永超致柯尊解从事文学创作五十周座谈会的贺辞

[黄石文坛]吕永超发表在《长江丛刊》2018年第10期的长篇的散文《寂寞飞云洞》

[黄石书画]翰墨见真情 丹青写春秋——焦文清书法人生/吕永超

[黄石文学选刊]吕永超发表在《章回小说》2018年12期上的中篇小说《越位》(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