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诗坛]李全修读诗小札(12)《梅秀英的乡愁》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李全修,出生于1940年,武汉市汉南区人。1960年于黄石师专毕业后分配至刚创办的黄石市教师进修学院(黄石教育学院前身)担任中文教师。1962年进修学院下马,进入大冶师范学校,先后任教员、教研组长、副校长,直至退休。被评为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获曾宪梓奖;曾参与若干项省级中师教育研究课题,发表若干论文并获奖,主编《语文教学艺术》一书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1991-1993年度著作二等奖;曾被《师范教育研究》作为首位封面人物。

读诗小札 

梅秀英的乡愁  

2018年12月29日《新东西》刊发了梅秀英的组诗《无法避免的离别》。组诗由四首构成,分别是《炊烟》《菜园《柴火》《落叶》。这是一组抒发乡愁的诗,与其他乡愁诗比较,颇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主旋律及其复现  

如果把这个组诗比喻为一支多声部的合唱,读懂它,首先要找到它的“主旋律”。主旋律出现在第一首中,即“无法避免的离别”与“无法回头的眷恋”。  

背井离乡自古皆有,加上“无法避免”则反映了新的时代特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解除了农民对于土地的依附,促成了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农民变成了“蓝领”;教育的大发展,又使许许多多青年学子跳出“农门”,变成“白领”或“金领”。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个人追求发展实现自我的必经之途。离开家乡是时代的必然,所以说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离别”。这是新时代新乡愁产生的背景。  

离乡本是好事,不然怎么会人人争相跳出“农门”?不过由于“故土难离”的观念,即使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而离乡,也依然有一种离别的惆怅。但这还不是产生乡愁的主因,主因是“无法回头的眷恋”。“无法回头”具有两层意思:一是外出的游子已经定居异乡,再也回不去了,再也无法叶落归根了;一是故乡本身再也回不到原来的状态了——如今的故乡再也看不到袅袅炊烟了,如今的菜地已经“长满了比人还深的荆棘”,如今的故乡再也没有拾柴的人了……因为“无法回头”,才产生了浓浓的乡愁,才有了深深的眷恋。眷恋是乡愁的表现,也是对乡愁的排解。  

一方面是“无法避免的离别”,一方面是“无法回头的眷恋”,两者的纠结就构成了无法排解的乡愁。这种心理状态,不仅是作者个人的,而且是许许多多游子的共同感受,必然会引起广泛共鸣。但是只有梅秀英用两个“无法”概括了这种现象和心理,这是她的首创,她把这首诗表现的乡愁盖上了自己的图章。  

为了突出这一主旋律,作者在第一首奏出这个主旋律之后,还在后面的三个“乐章”中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复现。主旋律的反复出现,既传达了作者念兹在兹的心情和入骨的乡愁,同时在组诗的结构上起到了贯串的作用,就如同杜甫用“故国平居有所思”贯串《秋兴八首》组诗一样。当然,主旋律的反复出现自然也起到了加深读者印象的作用,使读者对两个“无法”入眼入口入心。  

二、乡愁与生命历程  

这个组诗的另一特点,是突出乡愁与自己生命历程的血肉关系。在组诗的每一首中都在反复强调这一“历程”。在《炊烟》中,是说“小时候”如何,“长大后”又如何,“三十岁前”如何,“四十岁后”又如何。在《菜园》中,是说“幼儿时”“童年时”“少年时”“长大离乡后”各自如何如何。在《柴火》中,是说“儿时”如何,“而今”又如何。在《落叶》中,也是说“小时候”如何“长大后”如何。作者这样强调时间节点,这样反复地对照着写,是要传达自己的一种体验,即对故乡的认识和热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加深的。年轻人习惯向前看,充满理想,只有追求,“少年不识愁滋味”,是不会有多少乡愁的,到了中年以后,才会领略到“无法回头”的伤感,因而年龄越大,“归不了根的游子”内心的乡愁就会越浓。这一体验也带有普遍性,特别容易引起中年以上读者的共鸣与感慨。

三、乡愁的取象  

一切文学创作都要求运用形象思维,诗歌创作尤其如此。中国古代诗论十分重视意、象、言三者的关系。三国时期魏国王弼《周易略例·明象》说:“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意”是诗作者要表达的意旨即思想感情,但“意”不能赤裸裸地呈现,必须通过“象”来呈现,这叫做“立象以尽意”。诗歌创作在确定意旨之后,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取象”,即找到一个合适的物象来表现这个“意”。这个组诗的“意”是抒发乡愁,作者不能“乡愁呀乡愁呀”空口地喊,她必须把乡愁寄托在最足以表现自己乡愁的“象”上,令读者熟悉可感可触摸。她所取之象是炊烟、菜园、柴火、落叶。这四者是过去农村常见的物象,用之作为回不去了的故乡的符号,很具有代表性,容易唤起读者久远的记忆。取象的恰当为本组诗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四、四首诗和而不同  

这个组诗是一部合唱,而不是齐唱,组成组诗的四首诗相当于四个声部,虽是共同表现同一的主旋律,但并不雷同,四者和而不同,构成了一部内容丰富而和谐的合唱。  

下面我就逐首说一说。先说《炊烟》。  

把炊烟作为故乡的符号与乡愁联系在一起,在诗歌中并不罕见。由著名词作家陈晓光作词、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作曲的《那就是我》可作为代表。这支歌声情并茂,我每听一遍都感动不已。现在把它的部分歌词抄在下面:  

我思恋故乡的小河∕还有河边吱吱歌唱的水磨∕噢,妈妈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微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我思恋故乡的炊烟∕还有小路上赶集的牛车∕噢,妈妈∕如果有一支竹笛向你吹响∕那就是我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炊烟是过去农村生活独特的景观,它与农家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清晨,它从农家烟囱飘出,表示孩子快要上学了,大人快要下地了;傍晚,炊烟又从烟囱中飘出,表示孩子要放学回家了,下地干活的人要在暮霭中归来了。日复一日,炊烟成了农家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想到炊烟,人们会自然想到家庭,感受到它带来的亲切而温馨的气氛,就像读到《诗经·君子于役》“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那样。  

梅秀英此诗不像《那就是我》一样,把炊烟作为乡愁的载体和符号,而是把炊烟作为一个比喻,用来比喻“无法避免的离别”和“无法回头的眷恋”,这就有了创新:  

小时候总以为∕天空是炊烟的向往∕长大后才明白∕这不过是一场∕无法避免的离别  

三十岁前是云做的心∕天有多高∕心就飞得有多远∕四十岁后的情怀∕如炊烟袅绕∕因了别过后∕无法回头的眷恋∕只在瓦房上徘徊∕不肯去远方  

但是这首诗的第一节,作者又好像想把炊烟作为咏物的对象,赋予它某种象喻意义,这就偏离了这首诗和组诗乡愁的主题,成了旁逸斜出、节外生枝。作者还是应该在炊烟与乡愁的关系上挖掘,而把第一节的内容写成另外一首咏物诗。  

第二首《菜园》与第三首《柴火》的写法近似,都是先写菜园∕柴火陪伴着自己从小到大,然后落脚到菜园∕柴火的现状:  

如今故乡的菜地∕像长满白发一样∕长满了比人还深的荆棘(《菜园》)  

而如今∕荆棘长到了村门口∕却不见一个拾柴人(《柴火》)  

这两首说明了两点,一是眷恋故乡的过去,不是因为那时比现在生活更优裕,而是那里留下了自己生命成长的印记,那里是自己成长的摇篮、乐园,那里给了自己不尽的精神营养;二是故乡的现状堪忧,故乡在荒凉,故乡在凋敝,这既是对触目惊心的农村现实的反映,也是作者乡愁之所以变得如此深沉的缘由。读到这里不免想起陶渊明“田园将芜胡不归”的句子,但是已经无法归去了,乡愁之愁就在这里。  

再说最后一首《落叶》。这首诗重点是想表达落叶不能归根的愁绪。既然不能归去,那就在一种虚幻的情境中“重温旧梦”,办法就是“喜欢在落叶时节∕去树多的地方徜徉”。第三首的“赴一局豪华宴∕不如吃一顿柴火饭∕更能滋补无关肉体的虚脱∕看一场奢侈烟火∕不及寻一堆柴火燃着∕更能让枯竭的情趣复活”也是一种“重温”。并不是柴火饭真的比“豪华宴”味美,吃柴火饭已经不是吃味道,而是吃记忆,是对不能归去的弥补,是在精神和感情上回归故园。许多人在乡愁袭来时也常常采用类似的方式:在虚拟中重温,在精神上回归。  

《落叶》的第二节也存在着与《炊烟》相同的问题:脱离了乡愁的主题而节外生枝了。  

【附录】梅秀英的组诗《无法避免的离别》  

炊烟

小时候不懂

灶膛为什么那么黑

而炊烟却又是那么白

长大后才明白

原来燃烧越激烈

就越能褪尽炊烟的青涩

而燃烧过后的伤痕

一次比一次黑厚

小时候总以为

天空是炊烟的向往

长大后才明白

这不过是一场

无法避免的离别

三十岁前是云做的心

天有多高

心就飞得有多远

四十岁后的情怀

如炊烟袅绕

因了别过后

无法回头的眷念

只在瓦房上徘徊

不肯去远方

2018年12月18日星期日

菜园

从蹒跚学步起

就跟着母亲去菜园

由眷念母亲的身影

到认知土地的神奇

时光见证了

一个小女孩的脚丫

在菜地如花开一样

一寸寸长大

幼儿时菜园是摇篮

童年时菜园是瓜果乐园

少年时菜园是认知土地

无私奉献的启蒙书

长大离乡后菜园是最具

故乡感召力的精神绿园

向往少小离家老大还

原来有多久的离别

就会生长出多长的忧愁

岁月是一把野蛮的种子

有多深情的土地

就会长出有多无奈的荒凉

如今故乡的菜地

像长满白发一样

长满了比人还深的荆棘

2018年12月28日星期五

柴火

儿时最开心的时光

是与小伙伴背着小竹篮

满世界去拾柴火

小小竹篮盛满向往

一根枯枝一寸温暖的盈光

一片枯叶攒着一颗饭的芬芳

喜欢柴火,就像喜欢

奶奶韶华不再的干爽怀抱

喜欢柴火,就像喜欢

母亲焐热寒夜的棉床

总以为青山依旧在

故乡不会老,而如今

荆棘长到了村门口

却不见一个拾柴人

我看荆棘

是忧伤的柴火

荆棘看我

是陌生的离人

赴一局豪华宴

不如吃一顿柴火饭

更能滋补无关肉体的虚脱

看一场奢侈烟火

不及寻一堆柴火燃着

更能让枯竭的情趣复活

2018年12月22日星期六

落叶

印象最深的落叶

是从儿时门口的梧桐树上

如一串童谣的音符

经秋风一吹

哗啦啦地向下飘落

这份金黄色的记忆

已被打上故乡的印痕

以至经年不改

喜欢在落叶时节

去树多的地方徜徉

小时候喜欢落叶

喜欢她干爽祥和的暖色

喜欢她轻灵如蝶的活脱

长大后开始欣赏落叶

欣赏她欣然凋零的高姿态

欣赏她生命的尽头

不忘回报大地的情怀

叶落归根是一种情怀

更是一种幸运

世上没有不归根的落叶

只有归不了根的游子

有一种人生,注定

是一棵有痛感的树

一半扎根故土

一半悬在他乡

他年纵使落叶萧萧

只能化作异乡的幽魂

2018年12月23日星期日 

[黄石诗坛]李全修读诗小 札(1)《读向天笑的“表嫂系列”》

[黄石诗坛]李全修读诗小 札(2)《徐凯:为普通人立传》

[黄石诗坛]李全修读诗小札(3)《胡晓光:目击道存》

[黄石诗坛]李全修读诗小札(4)《胡晓光:曲终奏雅》

[黄石诗坛]李全修读诗小札(5)《向天笑:颂歌也可以这样写》

[黄石诗坛]李全修读诗小札(6)《向天笑:“老爷子”的典型性》

[黄石诗坛]李全修读诗小札(7)《古代诗人笔下的乡愁》

[黄石诗坛]李全修读诗小札(8)《台湾诗人的乡愁》

[黄石诗坛]李全修读诗小札(9)《刘放的乡愁》

[黄石诗坛]李全修读诗小札(10)《吴灿明:故乡是磁场》

[黄石诗坛]李全修读诗小札(11)《王合心:冬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