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陈小丹的随笔《书信往事》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陈小丹,网名松声听琴。出生于1975年,自由职业,现居湖北黄石市。我热爱户外运动,更加热爱诗词,诗词是我心灵的桃园,在我心情颓废的时候,给予我重新激活的力量,让我振作精神继续前行。诗词是我心灵的翅膀,让我穿越在古今文化时空中自由飞翔。

书信往事 

记得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人们没有电话、没有手机,更没有互联网。当遇到重要的事情要告之远方的亲人或朋友时,最便捷的方法是去邮电局发一封电报。身处异地的人们每当思念家乡、思念家人或朋友时,就要靠邮寄书信来传达消息和联络感情了。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二姐初中毕业后就离开家乡去武汉工作了。她在武汉国棉一厂上班,只有春节放长假才回家一趟。儿行千里母担忧,虽然姐姐在武汉还有叔叔、婶婶的照顾,但是妈妈还是很挂念二姐,经常叫我写信给二姐。那时候的我还是小学生,刚开始我不敢写,我认为写信是很慎重的事,不敢将自己歪歪扭扭的字写在信纸上。妈妈笑着鼓励我:“你大胆地写,写字不怕丑,只要笔笔有。不写错字就行。”我在妈妈的鼓励下,通过妈妈的口述,我在文字上加以润色,第一封信便大功告成。二姐收到信后很快寄了回信,表扬了我写给她的信,并讲了一些武汉大城市里的趣闻以及在厂里上班的趣事,以及她对家人的挂念。妈妈不识字,我便读信给妈妈听,听到二姐在信中说她在外面一切都好,妈妈才放心地笑了。每每读信时左邻右舍大婶大姐们都在一旁听着,因为以前的人很少出远门的。所以大家都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对二姐也都是很关心。  

当时我们家庭比较困难,家中姐妹众多,我和弟弟的学费和家中大的开支全靠二姐寄回来的钱。她自己省吃俭用,把工资都贴补到家里用了,解决了家中的困难状况,她是家里的大功臣。要是没有二姐的贴补,我肯定也念不了中学。回想二姐当年回家过年的情景,全家人都喜气洋洋的,围着二姐说个没完。那时候的二姐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她大大的眼晴、白皙的皮肤、得体的穿着,自信满满,神彩飞扬,形象气质颇具大城市人的风范。虽没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但也是光彩照人、青春靓丽。与湾子里有些灰头土脸、畏畏缩缩的同龄姑娘们站在一起,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后来政策要下放农工,我二姐就被下放回乡了。经媒婆介绍嫁给二姐夫,二姐夫的家当时也是一穷二白的,兄弟四人同住一幢平房里,分家时二姐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二姐是个勤劳肯干、自立自强的人。她并没有向困难低头,而是日以继夜地埋头苦干,去垦荒种稙一大片棉田。种棉花是最磨人、最琐碎的事情了,棉苗要经常施肥、打药、除草、掐枝等等,等到收获的季节就更忙了,天天白天采棉花、晒棉花。晚上收棉用薄膜盖好(怕露水打湿了)。晚饭后加班加点地剥棉花球,那真是没日没夜地忙着。在二姐和二姐夫共同努力下,他们终于盖起了一栋像别墅一样的楼房,二姐也因此黑了、瘦了、脸上的皱纹也出现了,与昔日青春靓丽的风采判若两人。看得我的心酸酸的,眼泪差点掉出来。妈妈为二姐而整天愁眉苦脸、长吁短叹。她为二姐天天拼命地劳动而感到心疼不已。  

除了给二姐写信,我还经常给四舅写信。妈妈是外婆家的老幺,她有五个哥哥。外公、外婆最疼爱她这个小女儿,但不幸的是,在妈妈很小的时候,外公、外婆相继离世。妈妈和五个舅舅相依为命,五个舅舅,最疼妈妈的是四舅舅了。四舅舅是军人,在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他在枪林弹雨中经历了无数次硬仗,也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战役,他是真正的战斗英雄,也是我们的骄傲。四舅舅退伍后分配到福建省三明市,他们一家子远离家乡在三明安家落户。妈妈以前常让我代她写信给四舅,四舅每次都给我们写了回信。四舅一家人有时候也回来看望我妈妈,总是带很多礼物送给我们。他们拉家常时,四舅常责怪他自己当年没有把我妈妈带到城市去,让妈妈在农村受苦受累的。妈妈总是安慰四舅说她自己没读书不识字,在城市里肯定无法立足的。  

妈妈是个心灵手巧的人,特别擅长绣花。她做的绣花枕头、绣花鞋在全湾她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的,妈妈是个吃苦耐劳的人,对于繁重的田地活她是日未出而作,日落而未息。妈妈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读书、不认识字。她从不重男轻女,我们家有二个男孩、四个女孩子,她对每个孩子都疼爱,压力再大,她也舍不得打我们一下。家里再穷,她也要给孩子们读书,哪怕是去找人借钱,哪怕是去学校赊帐。我以前读书有好几次是打欠条报名的,但过后妈妈总是及时把钱还上。湾里很多人劝妈妈放弃让女孩子上学,说女孩子终究是嫁到别人家的,没必要读这么多书,略识两个字就可以了,让我们回家养猪放羊还可以增加家庭收入。妈妈是非常有远见的,从来没有人能动摇她的决心。她说再穷只能穷自己,不能穷了孩子。读书是关系一辈子的事。  

再后来,我步入了社会,便去三明市打工了,在火车站附近一家摩托车配件商店上班。老板叫王娇媚,典型的南方美女,个子小巧、相貌姣好,对人非常和气,对我这个外来打工妹十分友善,从来没有看不起我,她还建议我去报夜校,关店门后去夜校学习。四舅舅、四舅妈都挺疼我的,逢年过节就接我去他们家。舅舅有空也去商店看看我,但我心里还是很想家,很想妈妈,想家时我便写信回家。写着写着,我的眼泪就如开闸的洪水一样涌出来。妈妈请湾子里的彭老师代她写回信给我,拆阅家书,字字叮咛、句句嘱咐,字里行间尽显妈妈的慈爱,一封封家书慰藉了我那颗飘泊在外的思乡的心灵。  

妈妈离开我们已有十二年了,恍如隔世一般。我曾经写的许多书信,有一些已经丢失了。每每翻阅这些信件,往事涌上心头,酸甜苦辣辛五味俱全。现在已是网络信息时代,书信已经成为了一段历史了。一封封信承载多少血浓于水的亲情、一封封信留下多少心酸而又难忘的故事,但那段书信往来的往事是多少人心中永不磨灭的记忆。

[磁湖夜话]陈小丹的随笔《守候的幸福》

[黄石文坛]陈小丹的随笔《乳名》

[黄石诗坛]陈小丹的诗《月下江城》

[黄石诗坛]陈小丹的诗《旧房子的记忆》

[磁湖夜话]陈小丹的随笔《初冬赏花有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