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书画]翰墨飘香传雅韵——浅品邹志生书法作品/皮文龙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邹志生    1955年出生,黄石人。术业专攻中文,业余自修美术设计,书法拜王惠中为师。现为武汉轻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原解放军国防信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书协高校分会副主席。

浅品邹志生书法作品  

春天的雨,淅淅沥沥。仿佛去年的雨,下在了今夜,打湿了我记忆中的伞,让我忆起了往日的同学——邹志生。我俩在湖师大是同班同学。当时,班里只要是办黑板报,就会出现他的身影。每当看到他那自成一体,浑然天成的字潇潇洒洒写满整个版面时,心中只有艳羡,无法用言语来品评。  

由于他书法上的出众,引起了我的关注。只觉得他平日里除了学习功课外,还多了一爱好,就是常常拜师大著名书法家王惠中为师,操练书法。经过几年的潜心学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书法水平大有长进。毕业时,被师大留校专攻书法。后来由于书法出众,被武汉轻工大学作为人才引进。现为武汉轻工大学教授,硕师生导师。湖师大特骋教授,中国书协会员,湖北书协委员会委员,湖北书协高校分会副主席,武汉书法协会教育培训委员会主任。2009、2001年,两度评为全国高校通识类课程"最受欢迎的十大教授”。  

从教四十年,书法获中国书协大奖一次,省教育厅金奖九次,2005一一2017年,出版《书事心语》、《书法美学通俗解读》、《毛笔书法教程》、《大学语文新编》、《实用文书作教程》等著作13部,50篇作品入选湖北文联、湖北书协、湖北省书法院。83一一93年间,书法作品获全国性书展(赛)金奖30余次。2007年,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金、银奖各一枚。美术设计作品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银奖两枚。  

近日来,我有幸欣赏到他的一些书法作品。如:行楷《念奴娇-咏竹》、《西江月-岱顶示儿》、《聚艺厅雅集聆教记》、《翰墨绿》、《邹志生信函》、《邹志生致蒋圣琥书》、《西江月-登高留照》、《邹志生隶书-心经》、《山居秋暝》、《临松风阁》、行楷《念奴娇-赤壁怀古》、邹志生赴韩国展《兰亭序》,看罢这些作品,让我大饱眼福,不禁被他那苍劲有力,行笔潇洒的墨迹所吸引。姑且忍不住,要妄品一番。  

古人常用“翰墨书香"来吟赞大家的书法作品。我想这四个字用在大书法家邹志生名下恰如其分。他的书法作品,无不浸润着书香雅韵。为此,略谈如下感悟:  

首先感受到邹志生的作品能达到虚与实的完美的结合:  

他的书法,自成一体。书写时,以线条为基本表现语言,有很强的概括性,同时,又以汉字为书写对象,凸显它的实指性。他的书法作品能巧妙的融虚实为一体,兼收古代音乐、文学、绘画等学科的诸多因素,表达物象独特、深邃,更加博大精深。  

中国画尤讲虚实。实则厚重,虚则空灵。所谓"计白以当黑“、"知黑而守白”,依"书画同源"的理论,书与画均适宜。山水画中的云水多为虚白,而山石树林常常写实。石涛的"一画"说,强调的依然是以少胜多。即使近代张大千的泼墨山水,在实实在在的大片墨团中也留出层次,透出气韵。依"书画同源"的观点,邹志生的书法不仅用笔方法相同,更是虚实等审美观念的媾同,"点如高山坠石,勒如千里阵云"。  

邹志生的书法,藏锋与露锋极有考究。所谓藏,就是虚,声东击西,是看不见的存在,是刻意追求的一种境界。而露锋是藏锋的对立,是坦坦荡荡的锋芒,是真实的流露,是对藏的颠覆。所以,他的隶书楷书藏多露少,端严而不失活泼;他的行草书藏露牵带,二者并举,虚实锋起,意态万千,让人称奇。  

邹志生著作

湖北美术出版社邹志生专著《书法美学通俗解读》

世界图书出版社邹志生专著《书事心语》

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邹志生著《毛笔书法教程》第五版

湖北美术出版社《邹志生书法集》 (2)

湖北美术出版社《邹志生书法集》 (1)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邹志生著《硬笔书法教程》第四版

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邹志生著《毛笔硬笔合编版书法教程》第四版

教育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邹志生著《师范书法教程》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邹志生著《职教版书法教程》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邹志生著《大学书法教程》第二版

武汉大学出版社邹志生著《实用文书写作教程》

人民邮电出版社邹志生著《应用写作创意教程》

邹志生(序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大学语文》

邹志生(序三)科学出版社《大学语文》

此外,邹志生的书法,结构上讲究呼应,点画之间,一部分之间,字与字,行与行,局部与整体,正文与落款等的呼应,无处不在;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呼应,在行草书中可以牵丝,上引下带,十分考究。  

其次,邹志生的书法作品,能让人在品味过程中,发现有一种美感:  

首先是一种直觉美。这种美凭着潜意识的文化积淀,文化素养的积淀,人生阅历的积淀就能感觉到。  

二是朦胧美。看他的书法作品,如同雾中看花,雨中看山,帘中赏柳。好的书法作品,妙就妙在给解释者和欣赏者以相当大的余地,形成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这些特点,我们不难一一从志生的作品中品味到。  

三是含蓄美。书法即形式,形式即内容。梵高能用抽象的黄色象征光明,宗教能用教堂抽象的尖顶象征着人与上帝的联结,雕塑家能用抽象的扭曲线条来象征痛苦,那么,邹志生的书法在这种艺术氛围中是以各种不同的笔触来表达自己的真性情,真情感,和对美学的追求。表现阳刚之美时,则泼墨如洒;表现阴柔之美时,则运笔宁静平和;表现慷慨激昂之美时,则下笔波澜壮阔。  

总之,品味邹志生的书法作品,我们能从中感受到收放的对比,节奏的抒发,用墨的韵味,章法上视觉的冲击力。但愿他墨耕不辍,书写胸中大情意,法承古规形飘然。

书作展示

▲行楷 自撰词《念奴娇 咏竹》

▲自撰词《西江月岱顶示儿》

▲自撰文《聚艺厅雅集聆教记》

▲邹志生书法

▲邹志生信函

▲邹志生信函

▲邹志生致蒋圣琥书 (1)

▲自撰《西江月登高留照》

▲邹志生隶书心经

▲王维诗《山居秋暝》

▲临松风阁

▲行楷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黄石文坛]皮文龙的随笔《难忘兵叔》

[黄石文坛]皮文龙的随笔《魂牵黄金湖》

[2019三八特刊]惊才绝艳一抹红——记七中物理老师徐艳红/皮文龙

[黄石文坛]皮文龙的散文《故乡那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