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柯亚平的散文《打塘鱼》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湖北大冶人。生于1979年。自由职业者。热爱生活,喜欢阅读。偶有文字散见于报刊及网络平台。


柯亚平


打塘鱼


      我们湾子有一口池塘,村人习惯叫做“门口塘”。这样的“门口塘”,很多湾子都有。那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兴修水利的时候,全村人锄挖肩挑地开凿出来的。池塘大概有三四亩的面积,呈椭圆形。它不像湾子后背山下的小水库――那个水库建在高处,有灌溉的功能;池塘就在湾子的前面,地势低洼,下雨的时候,地表的流水都汇入它的怀抱,所以它也就是我们湾子的风水屋场。

      池塘的四周用石头砌成。为了防止它垮塌,又打了一圈松木树桩加以保护。“水浸千年松。”松木树桩浸在水里,年代愈久,愈显坚硬。木桩上长满毛茸茸的青苔,有很多螺蛳寄生其上。盛夏时节,村人将水牛牵到池塘里浴水,顺手就将牛绳系在木桩上。

池塘就在堰沟边上,进水方便,排水也方便。

       池塘里面养着鱼。鱼苗是上春时节队长用公款买来投放下去的。这些鱼苗自然生长,不喂饲料。那些水牛将牛粪排泄在水里,这种发酵过的微生物,正好成为了鱼的天然饵料。村人在田间地头劳作,顺便扯几抱嫩草回来,抛进池塘里喂鱼。

      转眼到了年底,一般是腊月二十边上,队里就要打塘鱼,分给村人过年。那时候年货的种类没有现在这么多花样,但都是绿色食品,吃着放心。猪、鸡、鸭、豚都是自己家养的,鱼是门口塘里看着它们长大的,豆腐是自己种的黄豆,到豆腐坊里请人加工的,至于新鲜的菜蔬就更不消说了,要吃就到菜园里现摘。

       打塘鱼要选一个晴好的的日子。一大早,队长就带几个人将塘坝挖开一个缺口放水。为了防止鱼随着水流走,就用一个筛沙的铁筛子堵住缺口。约摸放了四五个小时,塘里的水就放得差不多了,隐约可以看到鱼的脊背。鱼儿离不开水,眼看着水越来越少,那些鱼就开始恐慌了,在泥水里不断挣扎,徘徊。更多的是顺着水流的方向,游到排水的缺口边上。

      这个时候就可以下塘捉鱼了。队长不会指派谁下去。都是自愿的。一般是青壮年自告奋勇下去捉鱼。当然也不是白捉的。捉完了每人可以领取两三条鱼作为酬劳。捉鱼是一件辛苦的事。寒冬腊月,天气寒冷,又没有皮衣皮裤,淤泥深得没过膝盖,穿深筒套鞋也不顶用,只有打赤脚下去。更恼人的是那些鱼胡乱扑腾,溅起满身的淤泥。

      塘坝上早就围满了看热闹的村人。大家七嘴八舌,在岸上指挥。“哎!哎!那里有一条大的!”“这里还有一条,莫让它跑了!”一时间搞得人欢鱼跃,哦火翻天。鱼只有在水里才有用武之地,可以畅游无阻,一旦离开了水,就只有束手就擒。但它们也不甘心被人捉住。你一碰它,它就像个弹簧似的蹦得老高。捉鱼也要讲究技巧。抓鱼尾巴没用,它用力一摆就溜了。得用双手掐住它的腰身,或者按住它,抠住它的嘴巴,它就逃脱不了。捉鱼的人一人一只箩筐,捉到的鱼扔到箩筐里。快满了就几个人合力抬上岸。太小的鱼不用捉,留着让它继续生长。

      捉上来的鱼,数鲢鱼最多。也有草鱼(俗称“鲩子”),青鱼,鳙鱼(胖头鱼),偶尔还有一两条红鲤鱼。黄鳝一般不会出来,它藏匿在塘坝的石头缝里。甲鱼、乌龟也肯定是有的,只是找不到。只有鲫鱼不动声色,它们偎依在淤泥里,用手去摸就能摸得到。都是二三两重的鲫鱼板子。“冬鲫秋鳑鲏。”冬天的鲫鱼,肉质细嫩,甘甜肥美,捉几条上来,熬成鲫鱼汤,哺乳期的少妇喝下去,奶水哗哗的。

      池塘里也有很多螺蛳和河蚌。特别是那些河蚌,都有碗口那么大,但是没有人去捡。据说河蚌的肉不怎么好吃,就像橡皮筋一样,咬不动。

      打好的鱼集中在队里的禾场上。各家各户,有拿四脚篮的,有拿蛇皮袋的,都赶来分鱼。先将所有的鱼统一过称,再按户头进行分配。大小、成色互相搭配,公平公正,童叟无欺。湾子里有个小孩,是个结巴,人们故意逗他玩,指着一条小胖头鱼,问他叫什么鱼?说出来了就可以拿走。小孩脸憋得通红,费了老大的劲,终于说出来了,这是胖、胖、胖、胖――头!说完抱起鱼就跑,惹得人们一阵哄笑。

       一般的年辰,池塘里每年可以打上来五六百斤鱼。队里只有二十来户人家,每家可以分得二三十斤鱼。过个年差不多够了。

      分到手的鱼要及时将它们好,洗干净。用盐腌在钵子里,留着过年吃。小一点的鱼和鱼杂,图个新鲜,当天就煮着吃了。

       现在湾子里的门口塘还在,没有人往那里投放鱼苗,但鱼应该还是有的,也有村人去那里钓鱼,打塘鱼也就成了一种记忆了。

[黄石文坛]柯亚平的散文《砖厂往事》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征稿启事:

1 、原创首发,诗歌(除旧体诗词外)、散文、小说、评论、收藏、书画等作品,拒绝一稿多投。百字内简介加个人清晰生活照一张。

2、作者文责自负,如有抄袭侵犯他人权益,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连带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