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柯尊国的散文《豆腐果》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湖北大冶市人,退伍军人,共产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黄石市作协会员,黄石市散文学会会员,大冶市作协理事,大冶作协矿业分会副主席兼秘书长。2015年出版散文集《大广山的故事》,2017年出版散文集《铭记》。


柯尊国


豆腐果 


年味,在匆匆赶车回家的游子的脚步下,在超市里拥挤抢购年货的人群中,在家人团聚的欢声笑语里。年越来越近了,年味也就越来越浓了。说实话,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日常生活天天像过年。但,春节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是任何一个节日都不能替代的“年味”。  

我的夫人是个购物的能手,新下陆有六七个较大的超市,老下陆也有两个较大的超市,她常到超市里转悠很熟悉物价,哪个超市的副食蔬菜便宜,哪个超市的副食蔬菜质量好,她都了如指掌。家里的冰箱早已被她购回的鸡、鸭、鱼、猪肉、牛羊肉塞满了,外面还有腌好晒干的。小年的前一天,我问她说:“去超市卖些豆腐果回吧?”她说:“嗨,你还是老思想,现在过年有谁家还吃豆腐果呀!”没有与她多辩,我选择了沉默无言。早歺后孩子上学了,我就独自一人开车去了新港超市。我乘电梯上到超市的二楼,平斜的电梯挤满了人,超市货架旁人山人海,我挤到副食蔬菜区,包菜,萝卜,白菜,红菜苔价格都涨了,货摊上剩下的菜也不多了,人们都好像昨天晚上捡到了很多钱似的,见到鸡鸭鱼肉水果,也不问价钱,就拼命往篓子里装,几天后就是过年了。今年抢购年货的人群,就像抢金子一样一个个猴急猴急的。  
红菜苔虽然翻倍涨了价,我也不问这些就选了几捆又嫩又壮的红菜苔,我走到豆腐摊前问:“这豆腐果怎么卖?”一位卖豆腐的五十多岁的妇女忙说:“这豆腐、干子、皮子都是自家做的,豆腐果是自家炸的,豆腐果炸得很透,颜色金黄,捏一捏就有弹性。”她还自我介绍说:“我是金牛人,八十年代我夫妻俩出来躲计划生育,靠做豆腐为生,生下一个儿子,儿子今年有三十多岁了,也在做豆腐卖豆腐。”我们并没有人提问这些事,她却停不自禁地像高山流水一样哗哗道来。我和几个人站在她的豆腐摊前,都傻傻地听看她的自述故事。我微笑着说:“做豆腐是你的祖传秘方,做豆腐的老子,躲计划生到城里来,生下一个做豆腐的儿子发财啰!来,我称几斤豆腐果。”我买了豆腐果后,旁边的几位都买了好些豆制品,这位五十多岁的女老板,手脚很麻利办事快捷灵活,算账找钱都很精明准确,办年货的都跟过抢购,不一会儿,她摆在摊位上的豆腐、皮子、干子、豆腐果等都卖得个精光。  
我提着几斤豆腐果和几捆红菜苔回到家里,老婆看了笑眯眯的,歺的菜是草鱼炖豆腐果,清炒红菜苔等。金黄色的豆腐果煮在火锅的鱼荡里,鱼荡汁煮沸浸入豆腐果的腹中,豆腐果园园的胖胖的像个小皮球,咬一口有丝又很有嚼劲,鲜美的鱼荡汁流入口中,美味无穷,妙哉,妙哉!如果不小心,豆腐果内的鱼汁会烫着你的嘴巴。豆腐果也可以清炒,也可以烧肉,也能卤制豆腐果,也能清蒸或炖肉豆腐果是一道历史悠久常吃不衰的名菜,豆类制品美味营养丰富,豆腐果高蛋白低脂肪,是道人人皆宜的美味佳肴。庙上僧人的饮食只吃素不吃晕,僧人也思念民的鸡鸭鱼肉等美味佳肴,就用豆制品加工成素鸡、素排骨、素鸡腿、素鱼等副食品,来满足僧人的欲望和对民间生活的怀念。  
我记得在幼年时期,每逢过年,家里打鱼杀猪办年货,还要提前几天浸好黄豆,奶奶推着石磨,姐姐拿着铜瓢,一瓢一瓢地往磨孔里放入浸好的黄豆,白色的豆浆从园石磨的周围潺潺流出,磨完后就是过滤,烧浆,石膏水点浆,压榨豆腐,这些工具家里全有不用去借,父亲母亲都是做豆腐的高手,这些做豆腐的道道工艺他们都很熟练。点浆是做豆腐手艺中的技术活,炸豆腐果的豆腐浆要点老些,豆腐要压榨干些,这样炸出来的豆腐果个大柔绵。第二天开始炸豆腐果了,奶奶往柴火灶里加木柴生火,锅里的菜油烧得翻滚,母亲拿着白色的豆腐改刀成小正方形或小长方形,放入油锅里,锅里的热油就沸腾了,发出吱吱喳喳的响声……  
白色的豆腐进入油锅内,油炸之后变成了金黄色的豆腐果,香味四溢,豆腐果鼓鼓的胖胖的堆了一晒筐。过年期间吃不完,就用红线索连起来,一串一串的挂在火砖山墙上晒干,家里的干豆腐果多年头吃到年尾。  
今年过年前,我和老婆办了鸡鸭鱼肉类等年货,也买了豆腐果子。春节期间吃豆腐果子,是一种恋旧的回味,是一种年味的思念!金黄色的豆腐果,是人们的幸福之果!  

[黄石文坛]柯尊国的随笔《妹妹生在“晒谱节”》

[黄石文坛]柯尊国的散文《童年二三事》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征稿启事:

1 、原创首发,诗歌(除旧体诗词外)、散文、小说、评论、收藏、书画等作品,拒绝一稿多投。百字内简介加个人清晰生活照一张。

2、作者文责自负,如有抄袭侵犯他人权益,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连带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