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叶旭初的散文《​童年纪事》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叶旭初,1958年8月出生,原广场路小学副校长,广场路英才学校校长。多篇文章、诗歌在《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汇编》《湖北教育》《学校党建思想教育》《黄石教育学院学报》《黄石日报》《东楚晚报》《黄石周刊》等报刊发表。

童年纪事


我的童年,生活很丰富,很有趣,充满了酸甜苦辣。既有劳动的艰辛,也有幸福的快乐,令人回味,叫我难忘。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我童年时,家里兄弟姊妹多,家里经济很困难,所以,从小就要参加劳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减轻家里的负担。比如:种菜、锄地、扯草、放牛、捡棉花、割麦子、捡麦子、割芝麻、捡绿豆、耙花生、摘玉米、拔萝卜、栽油菜、插苕秧,挖苕、捡蝉蜕、捡粪、看瓜、拾柴、扎草把、做煤球、洗衣服、做饭等,可以说是什么家务活都做,见活儿就做。
特别是1968年至1971年之间,我只有十二、三岁的时候。大姐、细姐先后出嫁,而大嫂还没有嫁过来,两个妹妹太小,家里洗衣、做饭的事情一般全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当母亲身体不舒服或生病的时候,这些事情主要由我来做了。那时没有洗衣机,洗衣服全靠手洗。特别是夏天,一天有时要洗上十个人的衣服,要装满满的两大水桶。每当洗衣服的时候,都要把这些衣服用扁担挑到“龙塘”(水塘名)或铁岸水库去洗,洗衣服时还要带脚盆、搓衣板、棒槌、刷子、肥皂等。上十个人的衣服一般要洗一个多小时,才洗得完,洗得干净。衣服洗完以后,还要挑回家,一件一件晾晒在竹篙上。
再说做饭。做饭也不容易。那时做饭不像现在,能用电饭煲煲饭。而是用柴火、用大铁锅烧饭。做饭要经过洗米、淘沙、煮饭、滤饭、蒸饭等一系列程序。做饭时,你全神贯注,每个步骤都不能马虎,否则,做出来的饭就不好吃。比如烧火,火烧小了,饭烧不熟;火大了,就容易把饭烧煳。
当然,做好饭以后,还要做菜。做菜先要订菜谱,按菜谱准备菜。我们农村常见的菜有:萝卜、白菜、番茄、豇豆、扁豆、茄子、辣椒、土豆、南瓜、冬瓜、竹叶菜、丝瓜、瓠子、葫芦、莴苣等。一般来说,一餐要炒三、四个菜,都要用脸盆装,否则,不够全家人吃。
我小时候也常常和小伙伴们玩一些游戏。比如:打碑、打扎板、打珠子、打瓶盖、滚铁环、跳房子、踢键子、跳绳子、老鹰抓小鸡、盲人摸象等。最有趣的要数下雨天玩捉迷藏的游戏。家家户户都可以玩,家家户户都可以躲,家家户户都可以藏,厨房里、草垛旁、楼板上……到处都可以躲藏,经常是弄得浑身脏兮兮的,脸上就像小花猫一样,叫人忍俊不禁。
偶尔,也玩危险的游戏——猎抱之尔(摔跤)。记得十岁那年,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在铁岸(村里的地名)堤外放牛,牛在各自悠闲吃草的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玩摔跤的游戏。当我和刘清明摔跤时,我把他摔倒了,而他在倒下的时候,整个后背正好压在我的左胳膊上,一下子把我的胳膊压脱臼了,疼得我整个左手不能动弹。我就顾不上放牛,迅速跑回家告诉母亲。母亲当时又急,又气,又骂。
那时,农村的医疗条件不好,没有真正的医生,只有“赤脚医生”。上城市医院治疗,既不方便,我们又没有“合作医疗”,只好请当地的“赤脚医生”治疗。母亲就迅速放下家里的事情,提上一袋鸡蛋,带我到离家三、四里路远的钟家嘴找一位姓钟的医生,托他给我做左手脱臼复位手术。我们来到钟医生家后,说明了手脱臼的情况和找他的原因,希望他能帮我把手接上。当时,钟医生家里没有做手脱臼复位手术的器械和设备,只是用非常原始的方法。只见他搬来一条板凳,然后,把我的左手胳膊放在板凳上,再抬起左脚,使劲地踩在我左胳膊上,又用双手紧紧拽住我的左手腕,咬紧牙关,使劲往上一扯,只听“咔嚓”一声响,我感觉像手被撕裂了一样,钻心地疼痛,脸上顿时滚下了豆大的汗珠。只听他说:“接好了”!然后,给我上了夹板,还缠了绷带。他对我和母亲说了很多注意事项,还叫我们过一月再去看看。然而,一个月以后,当我拆开绷带一看时,简直吓坏了……左手胳膊接扭了,长歪了,搞得不好就成残疾了。当然,我和母亲再也不敢叫钟医生治疗了。
这件事也把母亲急坏了。她又多方打听,听说当时团众大队有个叫张细球的医生,推拿手艺不错,我们决定再去找他帮忙,把我的左手矫正过来。母亲还是带着一袋鸡蛋,和我一起到团众大队去找张医生。事情总是那么凑巧,当我们找到张医生家时,他家人说他到五里路之外的地里干活去了。由于求医甚切,我和母亲只好到田地里去找张医生。当时是个大热天,我们找到张医生时,他正在地里锄地,干得大汗淋漓,湿透了衣衫。张医生看到我们在那么热的天到地里去找他,感到很吃惊。母亲见状便说明了来意。他苦笑了一下,便放下手里的锄头,拿起我的左手看了看,说:“你的手没有接到位,我得跟你重接一次,会很痛。”他问我:“你怕不怕痛呢?”我说:“不怕!”他说:“那好,你就忍一下子。”说完,他叫我把左手放在田埂上,然后,脱掉他左脚上的解放鞋,用左脚踩在的左胳膊上,接着用双手紧紧握住的我的左手腕,使劲地往上一扯,再将我的左手轻轻转动复位。顿时,只见我的左手胳膊立刻就肿大了。看到这里,我和母亲就有点害怕了。张医生看到我们的表情,知道我们担心了,就安慰我们说:“没关系,这是正常现象。过一段时间就会消肿,你的手也不会有问题。”随后,张医生把我们带到他家,给我的左手涂上了他自家熬制的跌打创伤药,再缠上绷带。我和母亲反复向他道谢。他叫我过半个月再去复查一下。在张医生的关心治疗下,一个月以后,我的左手胳膊真全好了,恢复了正常,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后来,我和母亲也再次上门感谢了张医生。
自从这件事情以后,我再也不敢玩危险的游戏了。
童年时代,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游泳戏水、捕鱼、钓鱼、用弹弓打鸟、捉青蛙、捕蝉等。
先说说游泳戏水。可以这样说,我们江边长大的孩子,个个都是“水里蛟龙”。一般来说,整个夏天,我们这些男孩子基本上天天都要在水里泡。特别是每天中午吃了中饭以后,都要在水里泡泡。很多时候,都是三、五成群,大家都打个赤膊,穿个裤头子,打着赤脚,一路小跑,你追我赶,争先恐后,有说有笑,打打闹闹。有时候到江边游,有时候到堤外的“龙塘”游,有时候到堤里的铁岸(湾子里的地名)水库里游,有时候到罗家凼子里游,或各自游泳,或打水仗,或游泳比赛。在水里一玩就玩一、两个小时。每次总是玩到嘴唇发乌、脸上发白才上岸。
接着说说捕鱼。因为我家住在长江边,每年长江涨水的时候,大水都要淹到我们村子的堤外。而堤外有很多水沟、水塘、水渠等,每当长江的水退到江中间的时候,那些水沟、水塘、水渠等地方都会自动留存很多积水,而这些水里往往会留下许多江鱼。什么鳊鱼、鲇鱼、鲢鱼、黄鱼、鲤鱼、鲫鱼、财鱼、鳜鱼、翘嘴白鱼、鱤鱼、鮰鱼、草鱼等品种都有,还有些说不出名字的鱼。捕鱼有多种方法;罩鱼、系鱼、围鱼、钓鱼、摸鱼等。
先说说围鱼。我们通常找到一条很长、但水不深的水沟,在水沟中间选一段筑起两条土坝,把水沟里的水隔断,然后用水盆或水桶把围沟里的水不断地往外舀,直到舀到看得见里面的鱼为止,然后,再把鱼一条一条地捉到鱼篓子里,或小桶里。捉鱼,是一件心花怒放的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是水里的鱼本身就是滑溜滑溜的,再加上你要抓它,它要使劲往泥巴里钻,或用力挣扎,大一点的鱼挣扎起来都很有劲,往往用尾巴不停地摆动,甩你一身泥巴,弄得你像个“泥巴狗”,挺有趣。每当我高高兴兴地提着鱼回家时,母亲也总是喜笑颜开,然后给我们全家做一次丰盛的鲜鱼大餐,大家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
再说说钓鱼。我小时候特别喜欢钓鱼。这其中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那时家里穷,一年到头如果靠用钱买鱼吃,那是不可能的,根本买不起。要想改善生活,吃到鱼,要靠自己捕或自己钓;二是母亲身体一直不怎么好,经常想喝点鱼汤,补补身子;三是有乐趣,我自己喜欢钓鱼。有时在我家屋后的池塘里钓,有时在屋后的港里钓,有时在门前堤外的池塘里钓,有时在罗家凼子里钓,有时在景家凼子里钓……一句话,哪里有水有鱼就到哪里钓。小时钓鱼的器具都我自己做的,很简陋。钓竿,就是用在我家后面的竹园里砍的小竹竿做的;钓线,就是用来织网的尼龙丝作的;浮标,就是在鹅身上扯下一根鹅毛,把鹅毛剪断,用毛杆部分做的;鱼钩,用大头针做的。把大头针弄弯,将其尾部系在尼龙丝的一头,再把用鹅毛做的浮标系在离钓钩大约两尺远的地方,最后用尼龙丝做的钓线另一头系在钓竿的梢头,一个完整的钓具就算做好了。钓鱼,要用鱼饵。做鱼饵的食材很多,有时用青草团做,有时用苍蝇做,有时用蚱蜢做,更多的时候是蚯蚓做。
有一次钓鱼,特别有趣,至今难忘。那是一个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也和许多棉农一样在地里摘棉花。但是,我和别人不一样的是,我是边摘棉花边钓鱼。那次摘棉花,刚好在景家凼子旁边的地里摘。而景家凼子里的鱼很多,品种也多,草鱼、鲫鱼、鳊鱼、鲇鱼等都有。我在摘棉花之前,就把上好蚯蚓的钓钩甩到水里,再把鱼竿插在岸边,再去摘棉花。过了一、二十分钟以后,便放下棉花篮子,跑到放钓竿的地方看一看,若浮标不见了,就说明被鱼拖走,那一定是钓到鱼了。只要看到浮标没在水里,我就把鱼线使劲往上一提,一般就能钓到一条两斤重的大草鱼。每钓到一条鱼,我就把它藏在棉花篮子里,跑着送回家,生怕别人发现了。每当我把鱼送到家里时,母亲都非常高兴,笑得合不拢嘴。那一天,我一口气钓了七条草鱼,重十多斤,把母亲高兴得不得了。
最后说说用弹弓打鸟。我们小时候见到的鸟儿有很多。有斑鸠、布谷、黄鹂、八哥、麻雀,还有的鸟叫不出名字。我们小时候最喜欢打的是麻雀。一是那时候麻雀很多;二是麻雀好打,经常在我们面前偷吃我们晾晒的麦子或豆子,离我们的距离很近,所以很好打。我们打麻雀不是用猎枪,也不是用铳,而是用弹弓打。弹弓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做弹弓要准备很多材料,如做弹弓用的小树杈、橡皮、子弹皮等。做弹弓用的树杈一般用晒干的小桑树杈,干桑树杈坚硬,经久耐用。树杈要两边对称,好上手。做弹弓用的橡皮一般是用自行车破旧的内胎剪的。把破旧内胎剪成一厘米宽、十五厘米长(两根)。包子弹的皮一般用牛皮或猪皮做。一般要把牛皮或猪皮剪成四厘米长、三厘米宽的长方形,再在长方形的两端中间挖两个小洞。做弹弓时,你只要把两根橡皮一端分别系在准备好的桑树杈两个顶端,橡皮的另一端分别穿过子弹皮的两个孔,用线系牢系紧,这个弹弓就做好了。打鸟的子弹一般都是小石子。打鸟时,要蹲守在晾晒的麦子或豆子旁边,还要多准备一些小石子,带上弹弓,把小石子包在子弹皮里,一手握住弹弓手柄,一手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包小石子的皮,使劲往后拉,看到麻雀吃粮食的时候,对准麻雀用力射出去,只要小石子打到鸟,它一般都跑不了。打麻雀打得多的时候,一天要打七、八只,可让全家吃到一顿野味。
童年的记忆是依稀的,童年的记忆是难忘的,童年的记忆是有趣的,童年的记忆是有味的。童年像一首歌,唱响了精彩人生的序曲;童年像一本书,记载了懵懂孩童的稚趣;童年像一叶舟,荡起了平淡生活的浪花。感谢童年,它让我知道韶华的美好;感谢童年,它让我懂得生活的艰辛;感谢童年,它让我体味勤俭可持家;感谢童年,它让我领会勤劳能致富;感谢童年,它让我找到人生的方向……

                                                              2020.5.8.

【黄石文坛】叶旭初的散文《外孙的趣事》

【今日头条】叶旭初的散文《我和刘贵庆老师的故事》

【黄石文坛】叶旭初的散文《妻乡的石头壳》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征稿启事:

1 、原创首发,诗歌(除旧体诗词外)、散文、小说、评论、收藏、书画等作品,拒绝一稿多投。百字内简介加个人清晰生活照一张。

2、作者文责自负,如有抄袭侵犯他人权益,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连带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